为梦想而奋斗 ——记我校获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等奖的团队

        12月9日,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在北京落幕,我校学生余丹、陈风雷、刘成共同完成的作品《Warrior》荣获一等奖。我校在类似活动中也曾获得过奖励,但对于这个由不同学院学生组成的团队,却是有着独特意义。

团结合作

团队三位成员中,余丹来自人文学院,陈风雷、刘成来自美术学院。三个人能够相遇相识并相互合作,陈风雷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2011年,陈风雷、余丹通过严格的考试,加入校报记者站。在这个由各学院优秀学生组成的学生团体,同学们经常一起参加各种活动,拍照、写作,工作之余,也会相互交流学习。短短两年时间,他们都在新闻及文学创作、摄影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也在工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13年夏季,余丹得知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即将开赛,向陈风雷发出了参赛邀请,陈风雷提议邀请平面设计方面成绩出色的同班同学刘成加入团队。当天晚上,三位同学聊了很久,专业上的跨度让他们可以取长补短,对参赛内容的共识,也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就这样三个年轻人组成团队,报名参赛,并开始了最初的合作。

余丹就读与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有着扎实的文字功底,还在公文写作方面颇有造诣;陈风雷所学的是室内设计专业,摄影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突出;刘成攻读平面设计专业,擅长平面设计,成绩突出。他们在前期准备工作中,明确分工,刘成负责画图,余丹负责写稿,陈风雷负责制作PPT,这样的工作方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完善产品,他们迎着凉凉的秋风,走街串巷一次次进行实物参照;他们会就一个细节展开激烈的讨论,经常一起工作到深夜。

激烈竞争

经过数月的辛苦工作,三位同学共同创作的“Warrior”终于火热出炉了,这件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心血和希望的作品,以出色的构思和设计元素,顺利通过学校的初选,在众多参赛小组中以89分的成绩脱颖而出,获得了代表我校去北京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

12月7日,三位同学奔赴北京,代表学校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参加比赛。北京的天气异常寒冷,但他们心中的激情并未冷却。此次比赛共有来自全国的600余所高校的代表队参赛,看着浩浩荡荡的参赛队伍,三位同学在承受压力的同时,也感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比赛分实操和答辩两个环节进行。每支参赛队伍,都选派出最具表现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选手参赛,比赛异常激烈,选手的出色表现让三位同学既紧张又兴奋。他们认为自己前来参赛,不仅要力争取得最好的成绩,还要向强大的对手学习,在这个年轻人的舞台上锻炼并展示自己。

实操比赛开始了,刘成沉着应对,凭借敏捷的思维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出色的完成了每一个实操环节,赢得了评委老师的肯定;答辩环节由陈风雷代表团队参战,唯美的产品设计思路、有条不紊的阐述、沉稳的现场发挥,赢得了在场观众和评为热烈的掌声。

收获成功

激动人心的颁奖时刻即将到来。三位同学心中有忐忑,也有期待和信心。当听到自己的团队荣获“ITAT平面设计团体赛全国一等奖”的时候,三个年轻人兴奋相拥,高声欢呼,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刻,他们就像是云南的马樱花,红花满树,花团锦簇,他们的青春在离家千里的首都炫彩绽放。

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有来自全国600余所高校的5263支代表队正式参赛,共有102支代表队获得了一等奖,平均获奖率为1.82%,云南省10所高校参赛,仅有我校获得一等奖。我校此次参赛科目包括“ITAT平面设计科目”、“安卓智能终端创意科目”和“电子商务与互联网金融科目”。云南省的参赛高校在“ITAT平面设计科目”中,我校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受奖学生共有27名。

12月9日,三位同学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学校,重新开始了紧张而平静的学习生活。余丹说,“经历了两个多月的准备,虽然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通过比赛我们收获很多,不仅是得到了锻炼,也更加自信。我们相信,只要努力,无论对手多么强大,我们也可以取得胜利。”

陈风雷回顾比赛的经历感慨良多。他说,“三年前,我们到记者站时还都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之中。不仅学会了很多知识,得到了很多锻炼,也获得了友谊。让我在遥远的异乡,找到了家的感觉。”

青春路上,三位同学通过共同努力取得佳绩,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彰显了曲师学子的独特魅力。相信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他们将取得更好的成绩。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梦想而奋斗 ——记我校获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一等奖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