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访谈节目的存在必要性正在经受更复杂、细致的考量。访谈节目逐渐成为公众人物重塑形象、争夺资源的砝码,其本应肩负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在无形之中被忽略、消解,成为速朽的商业环境下的衍生品。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一场幽默、克制、回味无穷的访谈节目了?
今夏顶流《乘风破浪的姐姐》衍生出一档姐姐访谈节目《定义》,请来访谈界最“刚”的女主持人易立竞坐镇,试图探索30+女明星身上的“女性力量”。
但在节目中,易立竞显然有所保留,收敛锋芒,更多的是听姐姐们说,毕竟节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乘风破浪的姐姐》创造更多的谈资和热度。
访谈节目最初是电视台为填补新频道空档的低成本营生,而到如今,当影视音全方位占据我们的空闲时间,访谈节目也日渐式微。
《圆桌派》不再似《锵锵三人行》那般针砭时弊、胸怀天下,而成为主持人窦文涛拉三两好友、真正闲话家常的综艺节目。
访谈界的常青树陈鲁豫,如今被网友嘲讽为“聊天鬼才”“反PUA大师”;硕果仅存的《十三邀》,以“带着偏见看世界”为卖点,但其精英化的访谈语言,在全民娱乐化浪潮中却又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访谈节目,还有一席之地吗?
从《实话实说》到无话可说
谈到中国的访谈节目,时间轴还要拉回到24年前。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市场经济腾飞,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社会极需一档电视节目,来鼓励老百姓说话和说实话。
怀抱着这种期许,1996年3月16日,《实话实话》诞生了。
不同于以往罗京、张宏民那样字正腔圆、诗朗诵式的主持人形象,出现在《实话实话》镜头里的,是一个穿着松垮西装、面相略窘、笑起来跟哭一样的青年。
这个不太“正统”的主持人,却很快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被亲切地称呼为小崔。
1985年,崔永元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
当时,央视有一个叫时间的节目制作人,是崔永元的大学同班同学。因为这层关系,崔永元经常能接一些央视的“私活儿”,帮他们的电视节目出点子、撰稿。
当《实话实说》苦于找不到主持人时,时间想起了他的这位好哥们。
他让崔永元先来做几期救救火,直到节目组找到更合适的主持人。小崔当时甚至还不知道脱口秀主持人是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走到了镜头前。
不同于如今那些主持人和嘉宾一对一的访谈节目,《实话实说》更像是一个带有访谈性质的新闻调查节目。
《实话实说》首播时正值315,节目组就以“谁来保护消费者”作为第一期的主题,邀请当时的“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来到演播室。
王海在过去的一年间在北京各大百货商店买假索赔,获得11万元赔偿,行为引发社会很大争议。《实话实说》请来消费者协会发言人、社科院研究院、律师、教授等专家,和观众一起讨论王海行为的正当性。
为了响应“打假”主题,节目组当时还在现场放置了好几个假人充当观众,没想到多年之后,这些画面又被扒出,网友惊讶于那个时代的节目怎么这么朴素,连几个真人观众都请不到。
给你3秒钟,说出图中有几个假人。/《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的优势就在于它选题上的“贴地飞行”。
《父母眼中的孝子》这一期,节目围绕子女要不要给父母寄钱,探讨孝顺的含义;《家里的旧东西》以一台老旧洗衣机作为切入口,展示出两代人对于家中旧物的争端。
家长里短拉进节目和普通观众的距离,但需要实话实说的显然不单只有这些鸡毛蒜皮。
1994年国内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捐款事件,当时社会各界为一位身患疑难杂症的农家少女杨晓霞捐款87万余元,但随后杨晓霞的父母却提出:春耕快开始了,想从捐款中拿点钱购买种子和化肥。
《实话实说》为此专门录制了一期节目《捐款结余怎么办》,最终,杨晓霞将45万元剩余捐款转赠宋庆龄基金会,并设立“少年儿童疑难病症科研奖励基金”,事件才画上句号。
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3月至6月,每周日7:20到8:00的所有收看电视的观众中,有六成以上是在收看《实话实说》。
《实话实说》实乃上世纪末的国民节目,崔永元也以其机智幽默、随和朴实的形象,被观众戏称为“邻居大妈的儿子”。
但节目火了,小崔却开心不起来。每次录像前,小崔都会焦虑得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到2001年,沉重的工作压力让崔永元患上严重的精神抑郁症。2002年,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
离开《实话实说》的崔永元开始成为情怀老炮和娱乐圈的纪检委:重走长征路、拍摄《电影传奇》、炮轰《手机》主创、曝光范冰冰的阴阳合同、自费赴美拍摄转基因纪录片……
人们惊讶于当时那个朴实又睿智的小崔为什么突然变得狭隘又刻薄,但崔永元却回应称:“我一直保持自己《实话实说》的风格,你问我什么,我可以说的我就告诉你,不可以说的我就告诉你不可以说。”
离开小崔的《实话实说》也像丢了自己的魂魄,在经过主持人替换、平台调整等坎坷后,栏目最终因收视率不理想,在2009年播完最后一期节目《四世同堂齐欢乐》后宣布停播。
尽管《实话实说》不可避免地被时代淘汰,但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谈话节目,它将中国电视正式引向访谈时代,这一开创性意义仍然不可磨灭。
《鲁豫有约》:娱乐圈的百度百科
在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的同一年,南方的那座孤岛小城里,一个顶着标志性蘑菇头的女主持,带着一档署有自己名字的访谈节目,走入内地观众的视线,它就是《鲁豫有约》。
紧闭的窗扉轻启,迎面而来美轮美奂的娇艳春色,这是《鲁豫有约》最早的片头设计,暗示着希望嘉宾来这里打开自己的心扉。
凤凰卫视把这档访谈节目交给在台里待了六年之久的陈鲁豫,本意是想寻访那些特殊时期的风云人物,创造一种新颖的、充满人情味的谈话记录。
为了塑造精英话语,《鲁豫有约》避开当下绝大多数热点话题和人物,把镜头对准那些几乎要被历史湮没的昔日英雄、争议人物,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已故外交家乔冠华的遗孀章含之;我国首个知青典型邢燕子,等等。
不仅如此,《鲁豫有约》还挑战当时的电视节目选题禁忌,将艾滋病人、同性恋者带到镜头前。
节目的成功带来大量的模仿者,节目后期也逐渐暴露出采访资源匮乏的问题,于是2005年,《鲁豫有约》选择进行大改版。
首先,稀释精英受众,走娱乐亲民路线,通过加大演艺明星的采访,吸引普罗大众的注意力。
其次,改变一对一访谈的“有约”氛围,将节目放到有300个观众参与的演播室录制,一周一期改成一天一期。
从此,《鲁豫有约》开始在“娱乐圈百度百科”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至今为止,《鲁豫有约》已经播出了数千集,几乎将中国所有的演艺明星都采了个遍,它成为了娱乐访谈中无可争议的“垄断企业”,一举捕捞所有明星粉丝和自媒体从业者。
CNN把鲁豫比作中国的“奥普拉”,《新周刊》在2005年评选她为“年度节目主持人”及“最佳谈话节目主持人”。
光线传媒副总经理李德来说:“在国内的谈话节目中,《鲁豫有约》是唯一可以消除所有嘉宾在这个栏目不同身份的全民访谈节目。”
导演陈嘉上来到《鲁豫有约》,一上台就对鲁豫说:“你还是蛮厉害的,因为目前的谈话节目中没有多少是真正谈话的。”
这句评价点出了鲁豫作为主持人的可贵之处,她婉约含蓄的形象和直白短促的提问方式总能让受访者放下戒心,不知不觉把什么话都倾吐出来。
采访歌星毛阿敏时,对方刚从逃税风波中走出,鲁豫没有选择旁敲侧击,开门见山地跟毛阿敏说:
“直到昨天晚上其实我还挺担心的,因为我不知道你做了多大的准备,就是说你准备对我讲多少……你心里应该会想到,我可能会问得很坦率。”
这样的坦诚也让毛阿敏惊讶,直接对鲁豫说“你什么都能问”。
孙红雷那期节目中,孙红雷讲起自己从影前的辛酸经历,鲁豫并没有及时抓住对方说话的档口,进入下一个话题,而是深情地看着他,这让孙红雷一下子就落下泪来。
通过装傻充愣,降低嘉宾的心防,勾起他们更大的诉说欲望,这是鲁豫最大的访谈特色。
但等如今的年轻网友再次回顾她的采访,这些不着边际、跳脱的对话言语却成为佐证她“聊天鬼才、反PUA大师”的铁证。
改版后的《鲁豫有约》,确实暴露出鲁豫自身的一些采访缺点:控场能力弱、话题纵深度不足。有时候她会在开场问场下观众今天的嘉宾帅不帅,以此来调动现场气氛。
真正的滑铁卢出现在汶川大地震的专题节目中。5月16日,鲁豫跟随摄制组深入灾区录制节目,可她浓妆艳抹、身穿小礼服、头顶太阳伞的出场方式,却遭到观众的极大不满。
陈鲁豫的高知女性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手捧一本杂志、抿一口手磨咖啡,才符合她的身份,灾区这样的场合显然不太适合她。
访谈节目还有救吗?
《实话实说》和《鲁豫有约》如同一个维度上的两个极端,一个开启了中国电视的访谈时代,囊括世间百态、家长里短;一个则是内地娱乐访谈的开山鼻祖,深扒各位明星的演艺之路,满足观众的吃瓜欲。
中国的电视访谈节目由它们而起,走上顶峰,也从它们开始走向衰落。
随着网络综艺的大量兴起,访谈节目逐渐离开电视,涌入各大网络平台,向垂直化、优质内容发展。
2015年,《南方人物周刊》前高级主笔易立竞推出深度访谈节目《易时间》。在节目中,她如同铁面判官,直戳明星的软肋。
她说杨幂“演技不好、质量没有办法保证”,说李小璐的公众形象“矫情、假、不真诚、爱秀”,说得对方面露难色、哑口无言;她跟郭敬明聊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说得郭敬明口干舌燥,只能靠喝水掩饰尴尬……
易立竞的采访绵里藏针、出招快准狠,让观众荷尔蒙骤升、一阵叫好,默认她为“中国最好的人物访谈记者”。
2017年,陈晓楠离开任职17年的凤凰卫视,加入腾讯新闻,推出人文访谈节目《和陌生人说话》,意在“倾听陌生人的故事,找到人类灵魂的共通之处,从而真正而温和地消除偏见”。
人间戏永不散场,而个体的故事总能折射我们所处的时代。
《和陌生人说话》首次采取竖屏拍摄,去除画面中的冗余信息,使观众全身心地投入到受访者身上。与主人公或诡谲或坎坷的故事相比,主持人陈晓楠则更像是一个完全沉浸其中的倾听者。
可惜的是,这种大象无形的采访方式能保证采访过程的客观性,却很难将话题引向更深处。
《十三邀》的出现,直接打破了这一症结。节目改室内访谈为室内外结合的拍摄形式,通过主持人许知远的视角观察采访对象。
许知远在节目中不修边幅,更不熟悉什么采访技巧,时而像个迂腐的老古板,时而像个不买世俗旧账的巨婴,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不理解。
但他试图在节目中展现的,却是自己作为一个“文化人”对于时代的忧虑和情怀,尽管它披了一层“带着偏见看世界”的外衣。
二十多年来,国内的访谈节目浮浮沉沉,采访场景由棚内转向室外,采访对象涵盖公众人物、底层人物,播放平台由电视转向网络,传播内容越来越垂直、精细。
它打破了精英和普罗大众的阶层隔阂,关注性别、法制、教育等社会议题,为变迁中的中国社会撰写下一章又一章的人物志和田野调查报告。
但在如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访谈节目的存在必要性正在经受更复杂、细致的考量;资本的涌入给访谈节目带来新的血液,也让其不自觉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访谈节目逐渐成为公众人物重塑形象、争夺资源的砝码,其本应肩负的文化和社会内涵在无形之中被忽略、消解,成为速朽的商业环境下的衍生品。
回想当年《实话实说》戳破“伪气功”的一期节目,节目为破除气功迷信,主持人崔永元以头试砖,头顶7块砖头,准备现场表演“铁锤碎砖”。
落锤之前,专家司马南跟崔永元说:还有什么话就赶快交代,小崔赶紧说出一大串话——
各种观众朋友,每礼拜日晚上第一套节目,二十一点一刻,欢迎收看其他主持人主持的《实话实说》。
顶着砖块的小崔不忘开玩笑。/《实话实说》
这种不经意、不张牙舞爪的幽默感,我们似乎也好久没有见过了。
要想适应时代的变化,在逐渐坍塌的言论空间和强大的资本席卷下存活下来,访谈节目或许还是得好好想想,如何坚守“实话实说”的品质,保持其独有的幽默感和感知力。
《访谈节目“消亡”史》首席人物观
《中年崔永元的梦想与情怀》王小峰
《电视谈话节目的嬗变———从<实话实说>到<一虎一席谈>》刘娟
《“实话实说”崔永元》白秀
《从<实话实说>看电视谈话节目的中美差异——兼论我国谈话节目的发展趋向》周振华
《崔永元:刚加入<东方时空>时纯属接私活》新京报
《新华社评小朋友画廊:公益仍需信任专业的力量》新华每日电讯
《<鲁豫有约>:人文精神与市场压力下的价值选择》王熙、周星宇
《从<鲁豫有约>看电视谈话节目的选题》崔立霞
《电视谈话节目的安身立命之策——以<鲁豫有约>为例》杨卫华
《凤凰卫视名栏<鲁豫有约>解析》余丽霞
《浅析<鲁豫有约>》孙璐璐
《浅析融媒时代访谈节目创新——以<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为例》刘言明
《访谈节目的创新探究——以<十三邀>为例》郭佳林
《评析网络访谈节目主持话语风格——以<十三邀>为例》吴超凡
《网络纪实访谈节目的价值建构与发展策略——以腾讯新闻出品的纪实访谈节目为例》秦秀宇
作者 | 赵皖西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广告合作请联系微信号:xzk96818
微信更改推送规则,点击【在看】和【星标】
在每一篇推送里,与新周刊及时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