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备受关注的柯洁大战阿尔法狗,让AI(人工智能)又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关于AI的电影不胜枚举,早在1927年的《大都会》就已经出现。
但以机器人作为主角的电影,应该要追溯到30年前。
鱼叔就来说说这部80后的科幻经典——
霹雳五号
Short Circuit
这是一部1986年的科幻喜剧片,距今已有30年。
豆瓣8.6,好于96%的科幻片和96%的喜剧片。
被顶得最高的评论是:
80年代出生却没看过的人可以去死了。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但对无数80年代生的人来说,的确是童年回忆。
先是被央视的正大综艺引进,后来在电影频道播放不止50遍。
在国外,同样有很多人怀念这部电影。
在IMDB上,一位父亲这样评论,What a great movie for kids!
虽然用现在的眼光评价,它有点粗糙,但是概念十分超前,已经关注到机器人意识的探讨。
电影的主角,是台叫做No.5的机器人。
有木有感觉很眼熟?
《机器人瓦力》和《超能查派》中都有这个机器人的影子。
尤其是瓦力。
在外形上和No.5非常相像,特别是眼睛和履带的部分。
No.5是NOVA军火公司研发出来的战争机器人。
和它同一批生产的机器人一共有五台,顺位排下来,No.5就成了No.5。
跟代号007是一个道理。
这些装满武器的铁皮家伙,拥有简单的机械手和坦克般的履带。
功能很强大。
有的用来模块化高级军用机器,有的用来进行机枪射击。
所以NOVA公司试图说服军方,使用机器人作战。
有一天,No.5不小心被雷劈中,还阴差阳错被当做垃圾,运了出去。
它闯入到了一个热心保护动物的女孩史蒂芬妮家中。
在这里,因为踩死了一只蚂蚱,第一次认识到了死亡。
慢慢有了自我意识。
它甚至给自己起了个人类的名字。
不断的从口中说出,五号是有生命的,而不是战争用机器人。
但这样的No.5被人类视为威胁。
因为它身上存在着巨大的破坏力,会对人类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于是NOVA公司不惜派上长枪短炮和直升机,以及另外四台机器人,追杀No.5。
不再受程序控制的No.5,不愿意再回到NOVA公司充当杀人工具。
同时,他也对死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嘴里嚷嚷着不要拆卸、不要截肢、不要死亡的No.5,能够躲得过人类的围追堵截吗?
片中的机器人的两个转变过程,表现地很细腻。
一个过程是自我觉醒。
它认为自己是人,而不是机器人。
在史蒂芬妮家里,No.5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生物。
面对五花八门的新事物,开启了超强的学习模式。
不仅哗哗哗飞快地翻书学习;
还会像个孩子一样专心致志的看电视,然后模仿片中人物的口音。
它随便看个驾驶说明书就学会了开车,用最快的速度认识人类的世界。
最重要的是,它的身上有着善良的本性。
它会学习蝴蝶煽动翅膀那样来眨巴自己的眼睛;
会和史蒂芬妮一起模仿电视中的人物跳舞;
会对着蝴蝶和人类说beautiful和nice;
当踩死蚂蚱以后,甚至想要把蚂蚱修复好。
而且它并从未用武器伤害过人类,哪怕人类已经对它举起了枪。
也只是给了人类一个小小的教训而已。
最终,它选择成为一个活着的机器。
另一个过程是说服别人,相信它是活着的。
最重要的就是创造它的那个科学家,牛顿。
对于自己亲手创造的机器人No.5,牛顿不忍心就这样被公司毁掉。
但同时,他认为No.5只是一个机器。
就像是熨斗和吸尘器一样,不会拥有人类的情感。
直到牛顿和No.5来了场彻夜谈心。
牛顿拿出了一张「罗夏墨迹图」。
除却说出了图上痕迹的原材料,No.5更是说出了枫叶、鸟这样带有想象力的词语。
它终于证明自己是有感情的生命。
在片中,No.5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活了。
拥有意识的机器人,会对人类产生威胁吗?
霍金在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
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所以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也提出警告,最少只要5年,人工智能可能就会给人类带来极端危险。
雷德利·斯科特在《银翼杀手》中,早已表示过这种担忧。
机器人和人类拥有完全相同的智能和感受。
人类只给他们设置了四年的寿命,所以他们只能够被人类奴役。
但人类最终却宣布这些机器人为违法物,并大规模击毙。
但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悲观。
《三体》作者刘慈欣说,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警告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从现在的发展状况看,人工智能离威胁到人类生存还很遥远。
Google创始人施密特也反驳人工智能威胁论,他说:
机器人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回顾历史你会发现,过去的经济繁荣,大多数是因为采用新技术而引发的。
《霹雳五号》这部30年前的电影,所带来的思考,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人类,难下定论。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超越人类的智慧。
阿尔法狗已经验证了。
想重温这部经典的鱼友,b站有资源
喜欢这篇文章的人也喜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