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关于学习、知识的名言,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知识就是力量”。不少学校把这句名言挂在教学楼的走廊里,或者教室里,以勉励学生们。
说出这句名言的,是英国哲学家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1561年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官员型学者,在英皇詹姆士一世时期做到了大法官,地位仅次于国王。但几年之后因为受贿罪被剥夺官职,永不录用,从此退出政坛,全心投入研究。
1626年,培根因为在雪地中实验冰冻对于防腐的作用而感染风寒,病情恶化,4月病逝。
培根的名字一直与近代科学联系在一起,他为近代科学做出了系统的论证,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新工具》,是培根写就的《伟大的复兴》的第二部分,意在为科学的复兴提供新的工具。这里的工具是认识层面的,对标的是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认为以演绎推理为基础的逻辑是“旧逻辑”,不能产生新知识。
而获取新知识,就需要新工具,让人类更好、更完善地运用理性
《新工具》对中国知识分子影响巨大,康有为受此启发,反思当时的中国过分注重刀的哲学,而轻视实验科学,才导致了积贫积弱。
《新工具》最大的亮点不是提出“新工具”本身,而是对以往知识进行的分类和认识知识扫除障碍。
1
培根把以往的知识归类为三种,都是虚假的学问,并不是真的知识。有趣的是,培根的归类,在今天依然能找到对号入座者。
虚饰的学问(delicate learning),这种病症就是追求文字的雕琢、华丽,但内容空洞,毫无内涵。跟现在的的“伪文青”类似。很多人,尤其是明星喜欢微博上发一些矫情的连自己都不知道内容的文字,立“文青”人设,就是培根说的虚饰的学问。
争辩的学问(contentious learning)。培根指当时的经院学者,巧言善辩但思想空洞,言之无物,为了辩论而辩论,完全无助于知识的增长。如今网络上有一批“杠精”,专门为了“杠”而“杠”,从不理解别人说话的含义,只为了凸显自己的存在感,就可以对应成这一种。
幻想的学问(fantastical learning),指虚假的知识,如迷信、宗教中的神迹,这种“知识”直到今天,在中老年人喜好转发的“养生文”中依然可以见到。
针对这些知识的弊端,培根认为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工具,来认识、获得知识,这就是《新工具》书名的由来。
运用新工具,需要人心的纯净,不能有其他先入为主的偏见和困扰,因此,为了更好地运用新工具,培根先对占据人类理智的假象进行了分类批判。
2
人的族类本性中的假象。表现为人类一旦接受了一种意见,就会根据这种意见来“先入为主”去理解其他事物。例如一则新闻里一位河南的女士因为诈骗而获刑。有地域偏见的人会从“河南”这一地域来理解这则新闻,而有性别歧视的人又会从“女性”入手来看待这则新闻。这都是族类假象。
洞穴假象。“洞穴”的比喻,最早见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指在洞穴里的人看见火光投射在墙壁上事物的影子,而当成是真实的,对真正的太阳视而不见。培根用洞穴比喻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性,这种特性是每个人自己的洞穴。
洞穴的形成由于这个人所受的教育、经历、阅读的书籍、崇尚的权威等等而形成独特的思维习惯。例如五六十年代的人受时代所限,推崇“体制内”“国企”的稳定,和八九十年代的人向往的“自由”“高薪”之间,就可以看作“洞穴”的不同。
洞穴假象给人们的认知造成不同的影响,官本位的思维会一切从官出发,而金钱至上的思维又会从钱上找原因,都是影响认知的洞穴假象。
剧场的假象,则更有哲学意味。培根认为,各种既有的哲学体系是一些“舞台剧”,是哲学家根据自己的“布景”创造出来的,培根将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划分为三种:注重诡辩,以亚里士多德哲学为代表的,少数实验为基础的经验哲学,如炼金术,还有神学的迷信哲学,如柏拉图等。
市场的假象,是指由于语言文字的歧义使用而造成的假象。称为“市场”,是说人们在市场中的交流、交往的含义。这是在四种假象中比较棘手的。语言和知识密切相关,没有明确的语言这一工具,知识就会滥用、不明,这一点在20世纪非常兴盛的语言哲学可以看到培根的洞察力。
培根还提出了一些非常有启发性的想法,例如划分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虽然培根没有明确提出这两个词,但含义已经非常明显了,可以区分为普通人在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和在更敏锐的理智和观察中使用的语言,科学家的语言则要更规范化,很多时候可能会和普通人的语言发生冲突。
3
“新工具”和“旧逻辑”的分歧,是建立在不同的原则上的,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旧逻辑”进行了批判,崇尚经由经验和理智来认识自然,实现科学的“复兴”。
《新工具》所提出的从感觉、实验入手来进行研究,开创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先河,并提出了归纳的概念。
寻求和发现真理,有而且也只能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从感觉和个别事物飞到最普遍的公理,然后从这些原则进到判断,进而发现中间公理。
另一个途径是从感觉和个别事物经过逐渐而不间断的上升引出公理,直至最后达到最普遍的公理的。
——《新工具》
但人人都必须承认感觉会有错误,这一点在笛卡尔的《沉思》里被描述得淋漓尽致,感受会受到欺骗。
培根不否认感觉会有错误,但他认为不能因此抛弃感觉,抛弃了感觉,等于抛弃了知识,走向怀疑论。感觉的作用是对实验做出判断,实验本身比感觉精细得多,实验对事物做出判断,只有加入了实验的经验,才不是盲目的,而是黑夜里的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
为此,培根有一段著名的话:
历来从事科学的人要么是实验者,要么是教条者。实验者好像蚂蚁,它们只是收集材料来使用;推理者像蜘蛛,它们用自己的材料做成蛛网。而蜜蜂采取中间道路,它从花园和田野的花里收集材料,但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和消化这材料。
真正的哲学工作与此并无不同,因为它不仅仅或主要依赖于心灵的能力,也不是从自然史和机械实验中得到材料,并将它们在记忆里全都按照原样贮存起来,而是将哲学材料经过改变和消化贮存在理智中。
因此,从实验和理性这两种能力的更紧密、更纯粹的联合中,我们能有望得到更多的东西。——《新工具》
“新工具”为科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提出了新的认识知识的方法,然而缺陷也是明显的。
那就是我们不可能收集全部的事实材料来证明,猜测、假设、推断在科学研究中是和事实的合理结合,并不是像培根说的那样严格按照范式进行推进。
归纳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能与演绎结合,作用就非常有限。最典型的例子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如果仅仅在建立在归纳的基础上,就无法说出这句话,因为除非穷尽所有乌鸦,只要有一只乌鸦是白的,这句话就不成立了。
而且归纳不能断定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点在后来的休谟那里,发挥到了极致。
尽管培根的“新工具”有着种种缺点,但提出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本身就意义重大。当时哲学还没有发展到认识论层面,培根几乎是“不自觉”地走入了认识的层面进行探讨,给后世巨大的启发,他的思想也是经验主义哲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