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抢“一分钱”的红包吗?

2014年,腾讯推出的一款颠覆性的手机应用,微信。

2015年,腾讯和阿里为了抢夺移动端的支付市场引爆全民抢红包热潮。

2016年,抢红包的乱象成了社会一大治理难题。

先看一组数据,你就知道微信的力量是多么可怕了:

微信每月活跃用户5.49亿

微信支付用户达到了4亿左右

25%的微信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30次

55.2%的微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10次

微信支付和钱包功能受微用户广泛欢迎

其余的不说,就最后一条足以让人唏嘘。现如今打开微信,张口闭口都是要红包、钱多钱少都要抢红包,个人聊天是这样,微信群里就更不用说了。十句不到三句都是土豪发红包。

一个带头全部跟风发红包。不管是不是土豪,被人家吆喝两句,心一横发了个红包爽了再说,管他三七二十一!

“谢谢土豪”、“谢谢老板”的微表情刷了一屏又一屏,真爽,网络世界就能让你享受这种虚拟的存在感。

“恭喜发财、大吉大利”。好不容易抢了几天一分钱的红包,被人奉承两句土豪,大手一挥连本带利全豁出去了,这是何等可怕的语言绑架啊。

但如果不发,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儿,至少得做到合群吧。想想也就几块钱的事,真不值得较真。你倒是活得透,人情世故啊。

在这一系列的演变中,不知何时起,人们开始接受并习惯,微信成了维护人际关系的主战场。

微信,也正是揪准了中国社会是人情社会这个点,礼尚往来的风俗在微信的“发红包”功能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在抢红包中强烈感受到了这股民俗力量;哪怕是一分钱,在微信上也能让人一哄而上;若然掉在大街,却是无人问津的现实。

为何?归根到底,网上的红包与现实中的红包虽然不同,细分也能发现其中的相通元素。

现实中的红包,是一种正式的人际契约,能真切感受到体温、眼神、人情的传递。而网上的红包,在我看来更多是网络灌水的一种延续,反映出来的也只是一组冷冰冰的数据,别无其他。

但这种灌水,多少带有点现实性,毕竟是来自网络的人情嘛。这恰好也说明,一分钱,为何在微信上能让人一哄而上,掉在大街却无人问津这件事:不过是互联网社交场合联结后的一种确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还在抢“一分钱”的红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