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

图片发自App

1.

“人在职场混,哪能不跳槽?” 每年开春的跳槽季总是热闹非常。

试问一句:中国人到底有多能跳槽?

数据最能说话。

2017年智联招聘的调查结果,近八成白领(办公室工作人员)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12%的白领正在办理离职手续,65%已更新简历正在求职,19%表示有跳槽意向,暂时没有行动。明确表示不想跳槽的白领仅占4%。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1张图片

前程无忧的指数显示,在过去三年间,应届毕业生工作一年内的离职率已经达到26.5%,这一现象呈现连续三年逐年上涨的趋势。并且,2017年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离职时间少于6个月。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2张图片

根据我的观察,国内几大网络招聘平台上活跃的并非是985、211学校的毕业生,月收入水平很多不到1万元,年纪大部分是85后、90后。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90后进入职场,网络招聘平台所代表的人数比例在我们的白领大军中是相当可观的。

美国盖洛普发布2013年“员工敬业度和工作环境研究”报告称,中国的敬业员工比例仅为6%,远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

更具体一点,在年轻人占多数的销售和服务类员工中,只有4%的员工敬业,文秘和办公室员工仅为3%。

综合上面这几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近似的结论:中国现在的年轻人比较热衷于跳槽


2.

跳槽人人都会,跳得好不好才是问题关键。

那么,年轻人跳槽的满意度如何?

中华英才网数据显示,该平台上2016年有31%的白领选择了跳槽。英才研究院发布《2016年白领跳槽满意度报告》,称对3137名平台上跳槽的人进行了调研,对满意度实行打分制。

结果显示,有41%对2016年跳槽结果感到满意(6分以上),对跳槽感到不太满意的达到了59%(5分以下),其中包括23%的人直接表达了不满意(2分以下)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3张图片

受访者提及离职原因时,68%的人提到工资问题,其次是发展受阻(59%)和团队氛围差(44%)。 在对新东家的选择上,41%的人最看重高额待遇,24%看重优厚福利,再往后是良好前景(17%)和优质平台(14%)。

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受访者说薪资待遇是离职的最大原因,并且选择新东家时薪资是最在意的因素,但中华英才网实际数据显示,有31%的白领跳槽后出现降薪现象

What?难道我看到了假报告?

近六成的人对跳槽结果不太满意,还有三成多的人钱拿得更少,这样的跳槽效果怎样看都不算太好。甚至可以说,有相当比例的朋友跳槽反而越跳越糟了。

接下去这个问题价值百万:如何避免跳槽越跳越糟?

知乎上有不少大咖写过跳槽时的考虑因素和行动步骤,可谓标准动作,可以效仿。

但所谓幸福的家庭总是那么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我更想通过两个小案例来聊聊不幸的背后是什么情况。


3.

小A,女,25岁,外贸专业,毕业两年,正准备从一家私企辞职。两年来,小A已经换了八个工作,平均两个月就换一次,最长的不超过半年,最短的只有几天。每次跳槽的理由各不相同:老板骂人脾气暴,同事小气处不好,加班时间苦又长,工资奖金不够花,工作琐碎太无聊,办公地点离家远……

我不禁怀疑小A是不是传说中的处女座了,对工作的要求可真是不低。

小A总是能“慧眼”看到工作环境中出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像是她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搁得她整个人都不好了,她处理的方式是赶紧把这个鞋子扔了,换双新鞋子。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4张图片
网络是第一需求!

由于着急地想离开前面的工作,小A这时对于要换的新工作没有多大要求,只希望前面那家碰到的问题不再出现就好。入职后不久,小A的“慧眼”发现新东家存在新的问题,新的一轮循环不自觉地又开始了。

“我怎么就这么倒霉呢?”眼看着两年过去,很多同学升职加薪了,自己的薪水比出道时才涨了几支口红的价格,小A开始嘟起了自己的小嘴巴,有对同学的羡慕嫉妒恨,也有对自己的不满和沮丧。

不过,小A忘了自己每次炒掉一份工作的时候,那个感觉就一个字:爽!每次辞职时看着老板那个错愕的神情,小A心里桃花朵朵开:特么这么难搞,老娘才不伺候你呐!

从生物学来讲,炒掉老板那一刻,人体分泌出大量的快乐激素:多巴胺,它能给人带来瞬间愉悦,让人感觉人生巅峰。这个多巴胺持续时间很短,除非有新的目标达成来激发再一次的多巴胺分泌。可是,连人家老板都被你炒掉了,还指望在这里继续获得开心的机会吗?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5张图片
冲动是魔鬼

对于小A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做出跳槽决定前,需要综合考虑一下跳槽所带来的得与失。 比如,她能够得到瞬间爽的感觉,暂时躲掉问题,这些都是她跳槽的收益。那么这个决定会有什么代价呢?她要花时间找新工作,在新的地方可能碰到新问题,她也将失去在这家公司成长与锻炼的机会。

大凡冲动地作出决定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短期的小收益,付出的是长期的大代价。当我们面临一个短期体验很爽的时候,不妨警惕地问自己一句:长远有怎样的损失呢?

回想我自己第一次跳槽,就是因为经理给我的绩效评级与我的期望有落差,冲动之下跳到了另一个咨询公司,还接受了降薪。我的收益是解决了当时因不满而产生的沮丧、愤愤不平,而我付出的代价是失去了即将来到的升职加薪,并且放弃了在这家优秀的公司里充分收获价值的机会。(给我纸,我出去擦一会眼泪)

现在想起来,如果我那时踩一脚刹车,做一个代价和收益分析,我作出的决定会更加明智。即使还是倾向于跳槽,我和下家进行薪酬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大胆一点,确保获得的收益能够对得起付出的代价。(还有纸么)

如果你和小A一样,很享受炒掉老板的快感,那我就要建议你,拿一张纸列出跳槽能带给你的收益是什么,代价是什么,两相权衡,你会作出更为明智的判断决策。(什么,纸被我拿光了?!)

不要为了一粒沙子而把鞋子扔掉,正确的方式是主动解决沙子的问题。你可以取出沙子扔掉,或是学会与沙子和平共处。


4.

小C,男,28岁,二本学校计算机专业,感觉自己专业学得比较浅,性格比较内向。毕业后做过好几份编程工作,总感觉不够自信,在工作中比较拘束,惧怕承担责任,结果工作成绩差强人意,只好不断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期望能碰到好的公司、好的领导能把自己带上正轨......

在和小C聊天时,能听到他的不自信和缺乏自我价值感,甚至能感受到他的无奈和无助,这种状态影响到他的人际与处事,让他倍感挫折,而这种挫折感更加深了他的不自信。

人有时会不经意走入一种负向循环,刚开始只是小小的不适,慢慢地它就变成一种令人恐怖的漩涡,吸干人的能量,把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而个人又感觉无法与这样的漩涡抗争,只能顺着它的力量原地打转,甚至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小C就是陷入了一种负向循环:

不够自信-不敢投入-绩效不好-更不自信

他对自己的不够自信,使得他自己从一开始就怀疑是否能干好眼前的工作,而这种怀疑让他不敢真正投入、放开地去做,那么他能获得的绩效的确就会不如人意。这种现象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小C的能量状态仅能够支持他机械式地打工,他能找到的跳槽机会基本上也是让他继续这样的工作方式而已,而屡次跳槽的不满意结果,也会进一步让小C的心态变坏。这就像我们在股市中如果选股总是不如意,心态变坏的情况下,我们会更加盲目任性地选股,越选越差,亏损越大(呃,好像在说我自己)。

类似地,我们在择业中还有一些负向循环需要警惕,比如:

不喜欢-不擅长-更不喜欢

失望-逃避问题-跳槽-发现新问题-失望

如果你发现你前面的几次跳槽没有带来正面的结果,甚至有越跳越糟的感觉,那么你就非常有必要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掉入什么负向循环的陷阱。 越早发现,造成的伤害就越小,跳出来的可能性也越大。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6张图片
负向循环

如何跳出负向循环,进而转化为正向循环呢?

我建议的方法:在识别出来的负向循环中找到一个通过你的小努力就可以转变的机关,把它拨到正向的一面,实现看得到的正面结果。

比如,对于小C来说,他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而提升自信的方式就是做出一些令自己感到振奋的成绩来,这就需要一点积极的投入。 因此在原来的负向循环中,多一点投入就成为转变机关。

那么,什么是可得到的正面结果呢?它可能是“学习一门软件开发的课程”、“在某技术模块上做一个经验分享”,等等。这个结果必须小到通过一些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小C一定能够完成。而一旦得到这个结果,就会提升小C的自信,让他有动力做更多的投入来取得下一个成果。

这样,小C就走入一个正向循环:

投入-正面结果-自信提升-更投入

类似地,原先对各种工作总是觉得不喜欢的,也可以努力去发觉工作中自己有兴趣的地方,把这个有兴趣的地方做成自己的强项,那么这个正向循环就是:

喜欢-擅长-更喜欢

总是以各种问题为理由而频繁跳槽的朋友,勇敢一点直接面对问题可能是你新的职业生涯的开关:

勇敢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与问题共处-成长自信-更勇敢面对问题

并不是跳槽本身带来价值的提升,而是跳槽后所带来的能力上涨机会带来价值的提升。所以,没有带来能力上涨机会的跳槽行为只会造成自身价值的损失。

没有建立正向循环的习惯,跳槽只是一种逃避问题、投机碰运气的行为,是低层次的行为;建立了正向循环的习惯,跳槽就是有意识地增加挑战、扩大职责、提升能力的高价值行为。


5.

跳槽的浪潮是不可避免的,但盲目的跳槽却是可以避免的。

如何避免盲目跳槽?需要平时多锻炼两个情商思维能力。

第一个是因果思维(Consequential Thinking),它是我们在做决策时综合思考代价和收益的能力。它既能让我们避免像小A那样作出各种冲动之下的跳槽,也能让我们鼓起勇气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选择跳槽。

第二个是心智模式(Pattern),它帮助我们识别自己是否陷入到负向循环,并有意识地把它转化到正向循环上。它能让我们避免像小C那样用跳槽来遮盖心智模式上的问题,主动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成为职业发展的正向力量。

这两个能力来自于六秒钟情商的行动模型,六秒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情商公益机构,其愿景是“到2039年,全球有10亿人学习和应用情商”,为此愿景点赞!

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_第7张图片
六秒钟情商模型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槽,避开越跳越糟的泥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