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2.22.WDGM.肥总”
(日期、地点、场次、座位号、同行人的代号)
这是 Z 世代(1995 年后出生)青年一种另类的晒票根方式。他们想用创新的方式晒晒生活,晒晒自己看过的演出、电影、话剧,而不是简单地晒票根。
市场营销者常常将生育高峰一代分成三个更小的群体——最早的一群、核心群和末尾一群——每个群体都有他们自己的信念和行为特征。
“空巢”原指家庭生命周期中,子女成人后独立出去,只剩下老一代独自生活的状态,常见于“空巢老人”。
这一概念后被“空巢青年”借用,指代离开家乡和父母在大城市租房独居的单身年轻人。
以下数据报告来源:华扬数字营销研究院《空巢青年手册》(文章首发于公众号「叶涩文」)
为什么关注空巢青年?
在90后、00后刷屏的时代,空巢青年是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
首先他们的人口数量不断膨胀,消费价值、传播价值日益凸显;其次,初入社会却无人陪伴、无人监管的他们,将90、00后的特征无限放大,也是了解年轻人的捷径。
独居人口持续增长,一线城市尤甚。国家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我国超过6600万独居人口,一人户比例从1990年的6%升至15%。一线城市独居人口比例更高,上海达1/4,北京达1/5。
他们,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追求品质生活,他们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
空巢青年多是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离开家乡和父母,在大城市过着租房独居的小生活。实际上,当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时,就注定与那些渴望安逸、平稳的同龄人有所区别,他们往往更渴望成功、愿意接受挑战,希望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即便目前收入水平并不高,但消费能力和欲望都不容小觑。
他们,连接两个世界
他们在自己所处的圈子中往往拥有更强的影响力。
作为大城市与家乡的连接点,他们往往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家乡同龄人的消费选择与内容偏好。
另外,孤独感是人类进行社交分享的重要动因之一,一个人生活的孤独感让空巢青年更加渴望社交,更加频繁地进行社交分享。
在无人管束的生活状态下,他们往往拥有更为丰富和深入的兴趣爱好,有更多可被分享的体验。这些因素都使得他们的传播价值比其他同龄人更为突出。
9 个人设
9 个人设,以“xx 青年”的形式,归纳了空巢青年心理和行为的9 种特征:
彩虹青年 纠结青年 孤僻青年 孤寂青年 尴尬青年 拖延青年 任性青年 迷茫青年 套路青年
请注意,这 9 个关键词并非“人群分类”。现实生活中的同一个人,常常是多种特征的混合体;每一种特征,可能只是他在某些阶段、某些状态或者某些情境下所呈现的一个侧面。
9 个故事
01 #彩虹青年#
文青的周末-姜楠的故事
姜楠自诩文青。尽管每周都要固定工作六天,但是到了唯一的休息日,他也不想像个死宅一样睡到天黑,那样太掉价,不符合他当初来到大城市打拼的人生设定。
豆瓣上的成功文青告诉他,标准的周末是这样的:
早餐沿着家附近的河边散步,和公园打太极的老大爷聊聊人生;去菜市场买挂着露水的青菜水果,回家给自己煲一盅汤;下午出门去市区里的咖啡厅、书店参加一场读书会、分享会;活动结束后顺便逛逛周边的特色小店,换上柔软舒适的家居服,窝在沙发看一部涤荡人心的经典电影……
当然,想象又不需要付费,多想想也无妨。
#彩虹青年# 受到影视、文学作品的影响,他们对大城市、高品质生活带有脱离现实的憧憬。他们的理想如彩虹般美好,却不大接地气。
空巢青年有着相似的憧憬。定期健身,喝咖啡或茶,参加插花、读书会等周末活动,自己做饭,家里收拾的整洁而有情趣……都是理想生活的典型场景。而这种统一的理想在他们的爱情观、事业观上也有所表现。
这样和 #彩虹青年# 聊天
①
融入他们的理想
如通过有设计感的商品、高逼格的品牌体验
让他们找到幻想成真的感觉
②
强化产品、服务体验的仪式感
比如为产品起一个具有深刻含义的名字
创造品牌独有的沟通暗语,或设定出人意料的服务标准与流程
③
品牌植入是影响彩虹青年心智的有效方式
但需注意,这种植入不仅仅是产品露出
而是需要真正融入影视作品中呈现出的生活方式与场景
02 #孤寂青年#
云养狗-李郸的故事
李郸一直想养一只宠物,但是一个人租房的状态似乎不允许他养猫养狗。无奈中,他加入“云养狗”大军。
闲暇时,他会打开直播软件,看各类萌宠网红的直播,虽然只是喂食、喂水、散步这种没什么爆点的内容,但每当看到柯基圆圆的小屁股,泰迪圆圆的大眼睛,哈士奇憨憨的笑,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也会跟着傻笑起来,无人陪伴的孤单似乎也能被治愈。
#孤独青年#一个生活、无人陪伴,空巢青年的生活中总免不了寂寞。
他们依靠社交网络与人交流,通过一些社交技巧挑起话题,提升关注度;同时也沉迷于能够带来陪伴与温暖感受的人、事、物,希望借此排解孤寂。
这样和 #孤寂青年# 聊天
①
为品牌赋予人格,提供陪伴感
品牌可选择成为他们诉苦的树洞、晒成长的平台
或者下饭伴侣、24 小时在线的陪聊小伙伴
②
关注孤寂青年的社交传播价值
远离家乡与同伴的他们更依赖社交网络,更愿意晒生活
在社交网络上的活跃表现赋予他们更高的传播价值
③
借鉴孤寂青年的社交技巧
孤寂青年总有独特的社交技巧
品牌可从中取材,创建以此为主题的社交分享活动
也可据此提升产品体验流程
创造更有逼格、更有创意、更有益于分享与关注的体验、购买、使用仪式
03 #套路青年#
久搜成医-王亚的故事
都说久病成医,但王亚觉得自己是久搜成医。自从一个人生活后,一有小病小灾就能她烦上好一阵子。倒不是因为病倒了没人伺候,而是最初完全没法判断这些病到底重不重,什么样的病可以自己扛过去,什么样的需要吃药,什么样的需要去医院。
“身上起了一圈小包,奇痒无比,这是个啥?”“公司体检发现这两项血液指标不正常,它们都代表什么?”王亚在网上搜索着这些问题的答案,顺带着了解不少食疗养生的常识,虽然不是专业出身,但在同事圈里依然一副养生大师的模样。
#套路青年#一个人生活的空巢青年需要自己解决生活中的大事小事,但生活经验尚不丰富的他们对很多问题束手无措。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他们通过网络搜索、收集生活小窍门。但他们也会由于缺乏生活经验,盲目听信,深陷套路无法自拔。
这样和 #套路青年# 聊天
①
借助生活技巧类内容展开营销话题
②
关注百科、问答类平台,垂直论坛
空巢青年依赖他们获取知识
③
提供更全面的产品、服务信息
或人工、机器的问答机制
对于好奇心旺盛、问题多多的空巢青年来说
在购买商品前,他们需要更多辅助信息
帮助他们快速了解使用方法与窍门,辅助购买决策
04 #尴尬青年#
第二杯半价-王佳的故事
王佳毕业后一个人来到广州工作,以前熟识的朋友、同学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到周末连个玩伴都没有。上次周末一个人出门,想吃点好的,但根本吃不完一盘菜;路过麦当劳甜品站,第二杯半价的活动还在,但也没个能分享的人。
一怒之下,王佳一个人消灭了两个麦旋风,两个香芋派。之后在电影院里,她透心凉地听着左边的情侣卿卿我我,后排的小朋友一边踢着自己的椅子一边向妈妈问东问西,右边一对小闺蜜不停剧透,自己孤家寡人还时不时地打出个甜腻腻的饱嗝。
此时的王佳只想对自己翻一个大大的白眼。“楼道里一声招呼就能凑齐一桌海底捞的日子真的是回不来了。”她掏出手机,更新了自己的 QQ 签名。
#尴尬青年#一个人生活,难免在需要群体参与的场景中显得力不从心,他们承受着群体性社会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这一点在恋爱交友的问题上尤为突出。
这样和 #尴尬青年# 聊天
①
避免隐性的单身歧视
创造一个人也能使用、拥有良好体验的产品和服务
②
空巢青年值得生活方式类品牌特别关注
如何提升居家生活品质是空巢青年普遍关注的问题
他们不仅关心如何装饰装修
也对各种能够提高生活品质的商品趋之若鹜
…
关注公众号「叶涩文」,获取其他 5 个青年故事及完整版报告
无人陪伴 无人督导
种种共性心态与行为特征,基本源于两大生活状态:无人陪伴、无人督导。
无人督导,任性与迷茫中摸索前进的方向
初入社会的迷茫期,无人督导的空巢青年开始自己生活、自己选择前进的方向。大到如何利用时间,小到卫生纸该扔进纸篓还是马桶,从适应一个人生活的需要,到发现属于自己的形象与定位,他们关心可能面对的所有问题。
另外,一个人生活的空巢青年在兴趣的发展上更加任性,生活方式上更加自由。
无人陪伴,孤独与尴尬如影随形
一个人生活的他们总要经历孤独。无人诉说苦楚、无人分享喜悦。
同时,一个人生活的尴尬也逐渐凸显。订外卖凑不到起步价,第二杯半价总能戳到脆弱的小心脏,想体验一把去咖啡馆坐一下午的小资情调根本不可能,因为上个厕所或者去柜台要个纸巾的功夫,桌子就已经被清空。
他们的价值
01 成长空间
空巢是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普遍经历的人生阶段,他们在这段人生中学会独立自理,开始融入社会,是消费观、生活方式成型的重要阶段,也是品牌影响他们的好时机。
02 传播价值
空巢青年作为两级城市受众的连接点,是面向三线及以下城市传播的重要意见领袖,对于家乡亲友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03 消费价值
空巢青年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愿意尝试新品牌、接受新生活方式,是部分类型品牌的理想目标消费群体。
3 大最应重视的媒介形式
社交、视频、搜索制霸空巢青年媒体应用。
空巢青年独自生活的状态,让他们更加依赖社交网络与外界取得联系;
有更多自由时间的状态,让他们更有条件沉迷于视频娱乐;
而独自解决生活难题的状态,则让他们不得不更加依赖搜索(包括搜索引擎、社交搜索、视频搜索、知识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