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那个出生在豫东南农村的女孩(二)

70年代,那个出生在豫东南农村的女孩(二)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百度


8.学习中的偷奸耍滑

不难看出,我是一个学习成绩很漂亮的孩子,也不用家人操心。 不过,直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学习中的我有多“狡猾”。

小时候最怕抄应用题,觉得麻烦,不就是让列个算式并计算结果吗?抄应用题有什么必要?!

不过我从来没想过跟任何人说,只是在抄写的时候,自动偷工减料,两三行的应用题,我只抄一半左右的字,原本作业速度就快,加上“方法得当”,我的学习总是很轻松。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有没有被老师发现,因为从来没有老师因为这个事情找过我。

9.考试冻得哇哇大哭

不知道为什么,小时候的冬天总是特别冷,雪也总是特别大。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我的手冻的握不住笔,写不上字,着急加上寒冷,小小的我坐在泥做的“课桌”前,哇哇大哭,班级好像就我一个人给冻哭了。

老师看我哭的揪心,就让我带着试卷回家,自己做好了再带过来交给老师。 然后我就带着试卷回家了。

后来试卷发下来,好像只有60多分,那时候还对分数没什么概念,爸妈对我学习也不关心,所以学习没有任何压力。

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消息,我是班里的第一名。

也没觉得60多分的第一名有什么不妥,自然对第一名也没什么感觉。

10.转学后饿了三天肚子

小学三年级,爸爸为了多分担地里的活儿,从县城调到了离家近一点的乡镇工作,同时把我和二姐、妹妹三个人转到了他所在的乡镇中心小学,妈妈说那里的教育比大队的好。

只是爸爸几乎每天都去所辖村,极少在乡镇呆。

生活还不能自理的我们,第一次出远门的我们,住在乡政府的宿舍里。 年龄小,还不太会做饭,火炉总是过夜就灭,又没有胆量去乡政府食堂赊账打饭。

我们整整挨了三天饿,才吃到了一个热心叔叔特意从食堂给我们打来的蒸面条。看我们狼吞虎咽的吃完,他又把二姐带到食堂师傅那里,告诉他是我爸的孩子,以后孩子们打饭就记到我爸账上。

从那以后,我们才每天都有饭吃。 后来说起才知道,他看我爸爸一直不在,也不见三个孩子做饭,总是关着门,看不见我们吃饭,他有点担心,就给我们送了饭。

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单纯质朴的情感。现在还能清晰记起那个叔叔的模样。

11.披星戴月的转学生活

由于乡政府离中心小学比较远,还有早自习,但是我们没有钟表,不知道时间,只好每天看月亮判断时间起床。

孩子的经验太过粗漏,所以我们经常在担惊受怕中早早爬起,看到路上没人,更以为上学迟到了,没命地跑到学校,才发现大门禁闭,校园里黑灯瞎火。

有时候是黑夜满天,看不见星光;有时候是月上柳梢头,不知时间几何。

借着黑夜,或者借着月光,我们就枕着破旧的书包,斜躺在学校旁边的沟坎上,三个人呼呼大睡。等到学校开大门,我们立刻爬起来,冲进学校。

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辛苦,但是当时并不觉得,心里每天都被担心塞的满满的,担心睡过了头会迟到,担心早自习回来没饭吃,担心吃完饭再一路小跑地去学校会迟到,担心中午又没了饭吃,担心晚上火炉又灭了……

无暇想太多,拼命地活着已经耗尽了精力吧。

12.再写这么烂的字,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记忆里,唯一被妈妈关注学习的事儿,是一个周六下午(当时周末只有一天半),半大的二姐骑着跟她差不多高的28自行车,颠颠簸簸地载着我和妹妹骑了8公里的路,才从镇里回到家。

那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竟然关心起我的学习,这是从来没有的事儿,她看了我的语文作业,把我狠狠地骂了一顿:

如果下星期回来,你的字还写的跟狗爬的似的,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我下意识地摸摸自己的腿,虽然瘦弱纤细,如果断了,怕是不能走路上学了吧,而我最喜欢上学了,只要上学就不用干活了。

不记得那一周我是怎么改变的,等下周回去,妈妈没有再检查我的作业,也没有再提起这件事儿,怕是她早就忘了吧。 但是,从那以后,我的字真的就变得比以前好多了。

13.爸爸被检察院带走

有一天放学回到我们在乡政府的家,按照以往爸爸应该在的,可是那天他不在。院子里的邻居似乎说着什么话,但对我们几个孩子,总是躲躲闪闪的。

隐隐约约觉得可能跟爸爸有关,但是没有人跟我们说,也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后来,过了很久,才从妈妈那里知道,那天爸爸被县检察院的人带走了,原因是说爸爸贪污了3800元现金。 因为爸爸是会计,从单位的账面上发现一笔3800元钱被爸爸取走了,并且还签上了爸爸的名字,笔迹也是他的。

爸爸虽然被带走了,但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承认是自己贪污了公款。

历经周折,在经历了县、地区(现在的市)两级笔迹鉴定,才最终确定那个签名是爸爸的同事模仿爸爸的笔迹签的,最终爸爸平安回家,那个叔叔因此被判了3年半有期徒刑。

我这样刚直不阿的性格,不知道跟这件事有多少渊源,但一定是有关系的。

14.再次转学到县城

小学四年级,我们家在县城的房子盖好了,爸妈就把我们转学到县城。至此,我家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迁徙。

说起这次进城,还挺周折。

妈妈10岁从县城跟随被下放的姥姥回到我们所在的村子,一过就是30年,虽然生活极其艰难,但是她没有一刻放弃回城的念头。

爸爸是不同意回城的。他觉得城里压力大,没有地种,这么多孩子会饿死的。 尽管他有一份事业单位的工作,尽管他在县城工作多年,最后还是不断地往乡镇调,直至下岗,退休,工作关系也没回到城里。

但是,妈妈不管这些,她就是要回城,就是要把孩子们带回城里上学。家里的小卖部是她一力坚持的,城里的地皮是她借了钱才买的,房子也是她坚持要盖的。

后来曾跟我提起,从来没有被生活压垮的妈妈,因为回城这件事,给了爸爸两条路,要么跟她回城,要么离婚。 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到县城上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70年代,那个出生在豫东南农村的女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