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生存—— 自然界的法则应该是这样的

今天的人们在疯狂地享受着高度文明的便利,酒足饭饱、醉生梦死之际又意识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于是乎一些要回归自然的声音就破茧而出。于是乎就有了避暑山庄,人造森林、人造草原、人造……等等,怎么感觉自然是人造出来的啊!就连电视上各种综艺节目也用回归自然大做文章,比如《xxxx旅行》《xxx生活家》等等,于是乎各类名人明星纷纷响应,积极参加,仿佛去参加节目了就是保护自然了,就是维护生态平衡了,实际上一切不过是一场场秀,一场场为了赚钱的秀。真心喜欢自然,真心喜欢旅游,大可自己徒步远足去,或者邀上三五好友一起去,都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用自己亲身经历和阅历来说话的人,像彼得.渥雷本,他的《大自然的社交网络》《森林的奇妙旅行》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书。


物竞生存—— 自然界的法则应该是这样的_第1张图片
作者  彼得.渥雷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彼得.渥雷本在德国可谓鼎鼎大名,没人不知道。他童年就立志成为一名自然保护主义者。之前二十年一直在林业管理局做公务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生态理想,他辞去公职,在德国埃菲尔地区领导并管理着一片环保林区,致力于恢复这片森林的原始形态。

在《森林的奇妙旅行》这本书里,彼得.渥雷本用他的经验,为我们介绍了在森林中旅行会有多么奇妙的体验,无论是对树木的观察,还是各种昆虫的观察,亦或是大型食肉动物和大型食草动物的观察,都非常细致而又有趣。这本书里也指出了人们对森林理解的误区。例如:在森林里大声嚷嚷,是否真的会惊扰到动物呢?答案是否定的,作者用他的多年观察经验告诉你,动物最怕的是狩猎者,而狩猎者通常都是悄无声息的,无声的才是危险的。所以当我们在里面大声讲话时,就是传递给动物们一种安全感,是不会惊扰到它们的。

再比如:我们喜欢区分“益虫”和“害虫”,小时候老师这样教我们,我现在也这样教孩子们。然而在这本书里我们会知道,大自然的字典里是不分“益虫”和“害虫”的,在这里我们口中的大灰狼也不是坏家伙,它们都只是大自然的一员,奉行的只不过是物竞生存的法则而已。

所谓的“益虫”和“害虫”只是我们人类因为自己的利益而强加给这些物种的名字而已,对我们有利的就是益虫,对我们有害的就是害虫。

当然人类这样区分其实也没有什么错,人类也是“遵循”自然法则而已。只不过人类是主宰世界的最高生物,所以可以将对自己有害的敌人说成是害虫,坏家伙等。就像古时候的皇帝,将反对自己的人群或者失败者都称为敌人一样,即使是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难逃这样的敌意。

还有就是我们现在认为的森林真的是森林吗?人工造的森林还是森林么?远古的森林里应该是“万花齐放”的,就是各种树木,各种动物、各种生物、微生物并存的地方叫森林,而现在的森林里大部分品种单一,为了经济效益,可能都是针叶松、也可能都是云杉等等。

这不叫森林,我觉得应该叫“松树之家”更合适了!至于以后要变成谁的家,就看谁有经济价值了。

这本书里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仅只是介绍新奇的各种树木、动物、生物以及微生物,它还是一本户外徒步指南,一本森林科学指南,一本动植物科目指南,包括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选择什么样的时间,穿什么衣服等;在徒步行走时要注意防止什么样的蚊虫和选择什么样的地方露营合适等等,也包括下雨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树避雨,还包括鸟儿为什么鸣叫的时间不一样等等。

不过这些看起来琐碎不堪的事情,我在阅读的时候却并不觉得枯燥无味,反而觉得妙趣横生。因为作者用的方式就像是在和老朋友讲述他的经验一样,又像在朋友耳边低声嘱咐一样,还像妈妈对要出远门的孩子细心叮咛一般,让听者听了如沐春风,让读者读了如入佳境一般。

通过阅读本书,会觉得彼得.渥雷本像是一个老作家了,笔触流畅,叙述自然,没有一点造作的痕迹。这个我想应该归功于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态平衡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他人生的丰富阅历、从业经验是分不开的。

我觉得最难得的是作者敢于批判的精神,书里不乏对德国当局的讽刺,对地方政府的不作为或者无能为力的批判,以及对那些利欲熏心的人或者产业链的无情嘲讽。例如那些开着巴士去采集菌类和苔藓的、以保护自然的名义投放食物喂食动物,实则是为了更好的捕猎的人们以及商家。作者都无情的予以揭露。

说到底,物竞生存才是自然界的法则,我们人类更多的应该是放手,而不是强加干预。强加干预的结果往往是恶劣来临的开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物竞生存—— 自然界的法则应该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