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两个女孩的七天游记(7):小吃货在南京

带孩子游玩,最要紧的是一日三餐要吃好,而且要准时。哪顿饭吃不好,或吃得稍晚,她们就像缺了水分的鲜花,立刻显出蔫头耷脑的样子。步子走不快了,表情也萎了,花瓣儿一样的红嘴唇转来回头发出的就是同一个单音节字:饿,饿,饿。

如果急忙找不到合适的吃饭地儿,这个字简直像紧箍咒,搞得我和阿源团团转着找饭店,恨不能生出千里眼和八只脚,赶快给这俩吃货加料添食儿。

南京第一天中午,从江宁织造出来,路边有人在卖热腾腾的梅花糕,大小像冰淇淋杯,五元一只。阿源说这是南京有名的小吃。

自从到达南京地界,阿源完全成了我们私人导游,我啥都不需要操心,只管跟着他走就是,彻底体验了一把拥有一个私人管家和导游的爽歪歪!

梅花糕是糯米上敷一层豆沙,甜滋滋,热乎乎,带着一层香喷喷的锅巴。我们一人一只,一边嚼着热气腾腾的梅花糕,一边沿路寻找吃饭的地方。阿源说鸭血粉丝是南京名吃,这附近有家鸭血粉丝汤店尤其好吃。

这家店铺不起眼,我们来回走了好几趟,才找到。

等我们找到空座位坐下,鸭血粉丝汤上桌了,孙小主举着半个冷了的梅花糕为难道:“这个不好吃了,怎么办呀!”

“你干嘛不赶紧吃掉啊!”我们异口同声。

“它不好吃!”

“冷透了,糯米锅巴肯定太硬,怎么能好吃啊!”我拿纸巾擦桌子。

“就这么个小小的梅花糕都吃不了,真拉倒!”人民群众毫不客气对她展开批评。

我在家向来不吃烤鸭,因为听别人说二十元一只的烤鸭连烧鸡都不如,特别不安全。鸭血粉丝更没吃过,这次纯粹是冲着名头去的。

那家据说是附近最好吃的鸭血粉丝小店,人满为患。阿源说鸭血粉丝是南京名吃,南京人特别爱吃鸭子,曾有人提议把南京叫鸭城。

想来如果不是这个名字太容易让人产生不好的联想,说不定真干得出来。

吃着鸭血粉丝真没觉出有啥好吃,就是鸭血汤炖粉丝而已。我觉得还不如我在家做的白菜炖粉条中吃。

跟鸭血粉丝汤必须一起品尝的南京灌汤包,我勉强吃了一个,特难吃。

我与两个女孩的七天游记(7):小吃货在南京_第1张图片

江南贡院那条街上小吃店琳琅满目。在街上买了两只冰糖葫芦,十元一只,阿源和蓉蓉一人一只,桃子只要了一块山楂糕。

进了江南贡院,蓉蓉举着巨型糖葫芦问我:“我吃不下,太酸了!”

我一看,她把最上面一颗糖葫芦裹着糖的皮儿都啃掉了,只剩下山楂果肉。

我也不客气:“拿过来吧,我都吃了!”

她又并不舍得给我。我明白了,她以前总是让爸爸妈妈吃酸果,她只啃甜甜的皮儿。父母百依百顺养大的孩子,是很不会体谅别人的。她以为我也可以像她父母那样迁就她。

“那不行,你吃就得全吃下去。不吃就都不要吃了!”我没有商量的余地。

再后来我就再也看不见这个小姑娘了,她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再看见她的时候,长长的一串糖葫芦她都吃完了。

一开始我还很满意,以为她听我话都吃了,后来一琢磨:不对,她躲到一边大概是因为啃完糖葫芦皮儿,方便她扔掉酸酸的果肉。

哈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江南贡院出来,天已经很晚,我们挑了一个看起来有些特色的店,柜台上摆着各种冒着热气的特色小吃,工作人员在柜台后站着现场煎炸烹煮,顾客看着柜台上各种吃的,要啥就直接给放在盘子里。

小米粥一份十五元;素烧鹅一份二十元;水晶糕一份二十元;炒饭一份二十五;东坡肉五六小块一份三十八元。其实相当不便宜,但几天以来第一次吃这么丰盛,四个人花了一百八十八元,跟我们在上海吃不饱还贵得要死比起来,感觉很便宜了。

我点的素烧鹅,还以为又是鸭子肉做的呢,一吃才知道,就是豆腐皮儿,跟鸭子没有一毛钱关系。东坡肉,仨女性都没吃,肥肥腻腻的看着就咽不下去,管他是不是有名的东坡肉呢。苏东坡被贬到广州海南,蛮荒之地,能吃上个肥肉肯定是美味的不得了。现在谁还愿意吃它,躲都来不及。

东坡肉都被阿源包了圆。

水晶糕软软的糯米里面有甜甜的豆沙馅,最符合女孩子的口味。

这个晚上,每人都放开肚皮吃了个饱,感觉很满意。

我与两个女孩的七天游记(7):小吃货在南京_第2张图片

吃的最好的一顿饭是第三天从南大鼓楼老校区出来,在一个胡同口,进了一家店,名字叫“人全到小馆”。

楼下桌子全坐满了,我们往二楼去。

二楼人也不少,坐了好一会没上菜,服务员大姐过来说楼下有空位了,楼上这张大桌有一帮客人预定了。看来真是名副其实“人全到”。我们又去了楼下。

我还是本着怎么填饱肚子怎么来的老原则,随手点了两盘手工水饺,又点了两个在我看来有点特色的菜:干锅肉末茄子,酱汁锅巴。

阿源跟我们比起来算是南京通了,他嘲笑我外行,接过菜谱又点了一个。

酱汁锅巴一上来,两个女孩儿不约而同惊呼了一声:嗬——

我也吓了一跳,好大的盘子里盛着山丘一样的大锅巴。结果我们一动筷子,全都笑了。原来锅巴是中空的,碗状的一层倒扣在大盘里,锅巴粘着酱汁,又脆又香,的确很不错。阿源说这不是南京特色菜,他在即墨饭店也吃过酱汁锅巴。

手工饺子口感纯正,有我们自己家包饺子的味道,量也很足。

”这个肉末茄子别点就正好!“阿源指了指还没来得及消灭的茄子。

正说着服务员大姐又端上一个大大的汤钵。

我本来怕剩饭,惊见又上来这么一大盆汤,有些发愁:”咦,还有这个?太多了吧!“

阿源说这才是南京名吃:桂花酒酿元宵。

我看了看,里面有小颗的元宵,有桂花瓣儿,有煮开花的细长的糯米粒。

每人一碗还剩半盆,一喝,甜糯中浓浓的桂花味,齿颊留香。这家店桂花酒酿元宵的量很大,同样二十元钱,别家每人一碗而已。

本来要剩的饭菜,因为好吃,大快朵颐,风卷残云,都吃光光了。连一向挑食的蓉蓉也吃得很欢。

这顿饭花样多,味道正点,结算下来,花了一百六十元,实在不贵。

这个店被我们给予最高评价。我特意给小店拍了一张照,给以后去南京的朋友提供一点攻略。

我与两个女孩的七天游记(7):小吃货在南京_第3张图片

吃得最奢侈的是去先锋书店那晚,找了一家正宗的日式料理。进门从青花布帘进去,上得二楼。

坐在旁边桌子上看电脑的老板娘站起身把电脑页面拿给我们看,让我们点餐。对日式料理我是个乡巴佬,阿源接过餐单点了炒饭,刺身,三文鱼,照烧脆皮豆腐,还有一个什么糕,我点了一个乌冬面,给两个小姐一人点了一份主餐。

刺身,三文鱼,好像吃日餐不能不吃这些。乌冬面是我从韩剧里面知道的,韩剧中人们经常吃乌冬面。很想知道是啥名堂。

等我们的饭菜陆续上齐,老板娘拿来剪刀,亲手给我们把刺身剪成小段,一边很随和的询问我们从哪儿来,是不是附近的居民。

我们这桌对面来了个三十岁左右的高个子男人,打扮整齐帅气。老板娘上去请他点餐,他说还有一位,要等一下。一会儿,来了一个高挑的年轻女子,跟男子打招呼。点餐的时候,两人在跟老板娘讨论,银鳕鱼刺身三文鱼是不是新鲜,哪些是今天刚来的新货,哪种以前没吃过。这个不吃,那个吃过了。一顿餐点了足有十五六分钟。

说着说着就说两人一个住南京最南,一个在南京最北,专门约到这里来吃这家的日餐。

我低头慢条斯理吃乌冬面,正使劲寻找乌冬面跟我们自己家打卤面的区别,听见对桌一番谈论,差点惊脱下巴:随便找的这小日式店,这么厉害?

老板娘显然很高兴,急忙要求跟女子加微信。女子掩着口笑说:”你还是别要我的微信了。我整天到处去吃好吃的,你看了我的微信会心里不好受的!“

这个女子好厉害,牛皮吹得段位这么高。

老板娘脸上有些尴尬,恰好楼梯口又走进两个年轻苗条的女子,肤如凝脂,眉黛春山。年纪稍长点儿的女人很熟稔的跟老板娘打招呼,坐下后很仔细很在行的点餐,点的都是当天空运过来的鲜货。

我心想:这俩是真正的吃家。

她们很快就点好了。等餐的时候,老板娘问她怎么好久不见。她说最近南京降雪,天太冷了,去泰国了。

老板娘问她有没有去澳门,赌了多少?

女子很兴奋,说赌了几千块,又给老公买了八万块钱的手表,打折返还了两万。

老板娘连连恭喜说返还两万,好棒!

自从这俩年轻女人来了,旁边那自吹自擂的一男一女再也没一点儿动静。

听土财主们互相吹捧,有滋有味,我反倒觉得乌冬面清汤寡水,有些吃不下去,其实跟家里的打卤面没啥区别。

我把五颜六色的饭桌拍个照,发在亲友群里,妹妹说:这饭要上千吧。

我默默扫了一下饭桌,随手打了几个字:大概是吧!

其实花了二百二十元,没有想象的那么贵。

可实在有些倒胃口。什么日餐,八辈子不吃也不想念。

最爆笑的一顿饭是离开南京前一晚,在南艺附近一家叫做三六九糕团的店吃的。

这家店面很大,点餐正规。千层油糕,骨头海带汤,金春煎饺,荠菜蒸饺,才花了六十八元,便宜的让人不可思议。

蓉蓉表演她的筷子”神功“,她不夹饭,胳膊肘放在桌子上,筷子攥在手里,杵在我跟前晃来晃去。我夹煎饺,一直要设法躲避她晃来晃去的筷子,惹得对面的桃子嘻嘻哈哈笑个没完。

蓉蓉筷子夹着一个千层油糕,老吃不完,一看煎饺要没了,赶快去夹盘子里的煎饺,结果煎饺啪嗒掉在桌子上。

桃子笑得更响。

我说:算了,掉了就不要了。

她伸筷子又夹一个,啪嗒又掉了。盘子里只剩一只煎饺了。

桃子阿源和我,笑趴下了。

”就剩最后一个了,好好夹,再夹掉了,你就甭吃了!“我捡起桌上的,扔进空盘子里。

这次她可是小心翼翼,还没等到送进口中,神一般的,啪嗒,又掉啦!

只好再给这个小仙女重新买一份荠菜蒸饺。

不会用筷子的小仙女,给我们带来很多欢笑。

我们住宿的古林饭店早上有早餐,但不免费。第一天早上我去餐厅已经八点多了,问了一下,服务员说有还有早饭。我们每人交了十五元吃了鸡蛋小米粥馒头咸菜。阿源说以后别在这里吃了,吃得不好,还贵。

后来的几天早上我们都去饭店旁边一家超市门口的早餐店买锅贴,豆浆,梅干菜锅盔。两个女孩特别爱吃,挑食的蓉蓉都能吃掉一整只锅贴。每天早上阿源还没起床,她俩就梳洗好,主动请缨去买锅贴豆浆。

那个卖锅贴的胖婶都认识俩小姑娘了。每次最先给她们在平底锅上煎着,询问是加培根还是牛肉,加不加葱和甜酱。同时一边手脚麻利的打豆浆,一边跟她们聊天。

热乎乎的梅干菜锅盔是附近另一家一个小伙子开的店,五元一只,别有风味。

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街边小吃,是一个地方,一个城市,最令人怀恋的味道,远胜富丽堂皇的餐桌上那有卖相没吃头的什么日餐西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两个女孩的七天游记(7):小吃货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