嬗变 —— 一个小书店业主的行业思考之二

记得当初刚刚得到某社要在深圳建一个自己的代理站的消息后,我们先写了一个可行性报告,刘慈慰老社长看了应该是比较满意,于是安排一个来深圳出差的处长与我们进一步面谈。那时,我们都不是专门经商的,但互相很和眼缘,经过交流,增加了彼此的信心,推动书店很快落地了。

作为具体负责运营的我,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除了价格不能谈,其它事情都好商量。刘社长也反复交代我,为了生存,要考虑经济效益,但不能忘记社会效益,一旦产生了经济效益,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当时深圳还有一个和我们书店定位有点类似的书店,开在一个住宅小区的架空层里,开车拐来绕去的话大约有两公里。这是一个国企,是北京一家单位的分支机构,由个人承包经营,我托人将负责人约出来,谈是否有合作的可能性,被拒绝了。

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可是无意中找到一张当年的宣传单张,才留意到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这个词,时间过得真快,世界变化真大!


嬗变 —— 一个小书店业主的行业思考之二_第1张图片

在明确要开书店以后,选址就是最重要的问题。以前没有现在这样多如牛毛的地产中介,也没有网上资料供查阅。恰好我又被借调到大鹏那边工作,虽然自己开车,那时车少,但每天来回一百多公里也要花不少时间,不得不早出晚归,有时甚至几天才回一次,因此沿街打听店铺出租的是就是很麻烦的事了,这种情形持续了几个月,在最后宣布要放弃的情况下,偶然遇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店铺。这是一个销售专业仪器的店铺,店主从别人那里接手过来就是准备开专业书店的,但一直无法办理文化经营许可证,不得不转让,当听说我们也是要开这个专业书店时,非常爽快的将店铺转给我们,并带我们和一手房东签约,连他当初向别人支付的转让费都允许我们延迟半年支付。

图书销售的行话不多,在第一次添货时除了因为“码洋”、“实洋”闹了点笑话以外,书店就这么开张了。店铺原来就有装修,虽然是卖仪器的,但货架当书架也不错,只是尺寸有点大,但刚开业时书少,几乎每一本都能躺着,我们只去定做了一个收银台。

书店开业不久,刘社长就利用到深圳出差的机会来到店里指导工作。虽然将出版社的书全品种上架了,但因为复本少,书店面积相对大了,加上又有很多镜面的折射效果,显得空荡荡的。因为是顺路,一行人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刘社长在谈了他理想中的书店经营思路和要点后,专门提到“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虽然是出版社的代理站,但是如果只卖本版图书,不能够满足行业读者的需求,他告诉我“可以销售其他兄弟社的好书”。可是,去哪里找其他出版社的好书呢?

我到图书馆去看书,看到好书就把出版社名字记下来,然后想办法查找联系方式。在深圳罗湖书城,很多出版社都有灯箱广告,为我查找出版社提供了便利条件。按照找到的地址,我大概寄出了约有二十多封信,好像全部石沉大海,没有回复。

有一天我陪朋友去中山古镇采购灯具,路过珠海,在找地方吃饭时偶然看到在一个酒店正在举办全国科技图书订货会,我找到会务组要了一份房间名单,到中山办完事以后赶到酒店,一间一间的去敲门拜访,记得一共陌拜了七八家出版社。

过了几天,就有几家出版社的老师甚至社领导陆陆续续来到书店考察,建立了联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嬗变 —— 一个小书店业主的行业思考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