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祁老师说我前面两天的图偷懒没有认真画,哈哈,确实确实。自从发起思维导图刻意练习之“遇见...”计划以来,每天脑子里都在想着“今天要画点啥呢”,我自己脑子里的那点货早就被掏空了,于是就加大阅读量,把很多之前束之高阁的书又重新翻出来看,虽说日更不易,但也正因为日更让我提升了看书的节奏和效率。
本人之前画思维导图比较随性,想起来就画一下,没有具体的目标,按照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一直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现在发现,习惯了就好,日更其实也没有现象中的那么难。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惯性思维,为什么分享这个内容呢?这事要从好友朋友圈的一条——某些教育杂志热衷于造“专家”说起,为什么热衷呢?因为市场需要呀,为什么有市场呢?因为人们“迷信专家权威”呀。如此循环往复,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大师遍地,专家比砖头还多。出于好奇,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于是从韦秀英所著的《思考力》一书中了解到答案:这种迷信权威的心理属于一种思维惯性误区的一种类型。下面我就书中内容节选出来,和大家逐一分享。
什么是惯性思维误区
物理学上的惯性,是指物体具有的抵抗其状态(保持静止或者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被改变的性质。
惯性思维是指人们用过去的知识、习惯、经历、经验或者是直觉等,对问题的原因或者是结果不自觉地直接做出条件性判断,从而所形成的思维定式。它容易使人形成一种难以改变的惰性,让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盲点”,从而影响人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走入惯性思维的误区。
影响惯性思维最重要的因素是过去的经验,它时刻都在影响人的思维,并深人到潜意识,逐步形成一种牢固的惯性思维,使人经常按照一种方式思考冋题和解决问题。
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惯性思维能够使人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一且条件发生改变,如若依然依照惯例行事,必然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惯性思维误区的类型
(一)传统惯性思维误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于按照“老规矩”“老惯例”办事。而走入传统惯性思维的误区,这种思维使人不思进取、墨守成规,不利于创新。
(二)经验惯性思维误区
由于对事物的新信息和偶然性缺乏关注和思考,在处理问题时仍然按照老习惯、老经验去做,就会不自觉地走入经验惯性思维的误区,它会导致处理问题的失败。
(三)从众惯性思维误区
进入从众惯性思维误区的人,主要表现为别人怎么想我也怎么想,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顺从大伙儿。这种盲目从众、人云亦云的人不可能有独立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
(四)权威惯性思维误区
人的思想和观念一旦遇到权威就无条件地服从,就进入了权威惯性思维的误区。进入权威惯性思维有两种原因:一是由于自幼接受的权威教育,使人容易形成对权威的敬畏,一遇见权威就会不自觉地无条件服从;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的差异,造成隔行如隔山的普遍现象,行业与行业之间,知识技能高低之间都存有一定的神秘感,从而形成专业的权威。走入这种惯性思维误区,容易使人变得自卑和不自信,干起事来缩手缩脚,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五)名言惯性思维误区
学习和工作中,有些人无论写文章还是做报告,不问场景或情势,动不动就引用名人名言,并片面地按照名人名言做事情。这就很容易走入名言惯性思维的误区,如果场景或情势不对,仍然生搬硬套引用名人名言,就会张冠李戴。
(六)书本惯性思维误区
不关注和研究现实,看问题做事情总习惯于照本宣科,引经据典,那就是走入了书本惯性思维的误区。书本惯性思维的误区容易使人照本宣科,思想僵化,一旦书本理论错误,就会直接导致人的思维和行为出错,后果不堪设想。
(七)麻木惯性思维误区
麻木惯性思维是指反应比较麻木和迟钝,不能感知周围事物的变化,或者即使感知到了,也不及时做出反应。它使人对事情的严重性麻木不仁,既不引起重视,也不采取行动,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