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办事、相处、学习

      人一生都始终面临两件事:成才与成功,而成才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所以如何成才是首要思考的问题。何为成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公布一个世界通行标准,即懂得处理四个方面的关系:做人,办事,相处,学习。

    【做人】的要旨是道德,什么是道德?通常理解为通过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所遵循的意识形态。譬如民间常说:穷死不撒谎,难死不骗人,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即属于道德范畴。道德规范和调控着人们的所有活动领域,包括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之所以统御并维系中国社会秩序两千多年,就充分说明并体现了道德规范在维系社会正常秩序重要作用和意义。没有道德规范的约束,这个世界一准混乱不堪。由此可见,道德水平的高低,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石。一个失德不讲规矩的人,注定成不了大器,即使偶尔投机取巧获得一点世俗意义上成功,也断然不会长久。

  【办事】之要义则是专注、清晰、条理。一个人身处于纷繁复杂的世俗社会,无论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都必然面临处理各种各样的事务,其成效优劣,依能力强弱而结果迥异。有人虎头蛇尾,有人善始善终;有人心猿意马,有人专心致志;有人井然有序,有人乌七八糟;有人拖泥带水,有人雷厉风行。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将相公侯伯子爵。小到吃饭,大到事业,能否坚持做到专注、清晰、条理,在相当程度上左右并决定着某件事物的成败兴衰。老百姓常说某人说话做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等,大意是指某人办事不靠谱,不着调。没有任何人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相处】则相对容易理解。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中,人更多的时候群居远远多于独处,任何人离开了族群互助、社会救济以及所提供的必要条件,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维系下去,更不消说有品质的生活。农民不种粮食没饭吃,没有公共交通行路难,同事关系失调不成事等,角角落落,不无瓜葛。人类从蛮荒开始便以群居方式共同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而延续至今。相处,始终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并日益成为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以及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当今互联共享时代,不懂的合作,逞匹夫之勇,能耐再大也无济于事,甚至导致灾难性后果而殃及自身以及他人。

  【学习】不仅是学生时代的选项,也是一个人终其一生必须要做的事。学什么?学思维方式。网络时代获取知识已退居其次,想要得到某方面或领域的专业资料信息,搜索引擎就可以基本做到,而学会从浩瀚的知识中萃取生活工作所必需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或能够帮助我们提升思想品质和丰富内心世界,则变得尤其重要。过去常讲“百无一用是书生”,又有“书到用时方很少”,指的是死读书,读死书,教条死板,不知变通,听上去满腹经纶,用起来一无是处,而非狭隘地理解为读书学习无用。所以,学习的要旨是通过学习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很欣赏陈果老师的一句话:学习无须刻意记住什么东西,那些生命中水过无痕、从未真正打动过内心的东西,也没必要死记硬背,即使记住了也没什么用处。所谓“明心见性”、“不思量自难忘”,不需要用力去记住而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东西,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和有用的。学习是这样,处人也是如此。

                                  ——杂感

                                      2018年11月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人、办事、相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