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入门100讲第16讲 凯恩斯理论的兴衰

本文由“币嗨Bihi内容合伙计人计划”赞助

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   

      —— 沃伦•巴菲特

2018年6月19日GBI指数:8536.05

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时期,人们一直对市场报以极大的信任,认为市场“无形的手”可以自动调节一切。

尤其是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整个学说建立在“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自动均衡”五大原则基础之上。

他们认为在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都能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达到均衡。

商品价格波动能使商品供求均衡;

资本价格利率的变动能使储蓄与投资趋于均衡;

劳动力价格工资的涨跌能使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政府只是守夜人的角色,一切人为的干预都是多余的,尤其是政府的干预,只会破坏这种自动调节机制,反而引起经济的动荡或失衡。

但是开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动摇了人们对经济学的信任,也动摇了经济学家对市场的信任。

传统经济学供求理论认为市场能够自动通过价格调节需求与供给,使得二者总是相等。

供过于求,价格下跌,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但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出现的一些现象,似乎要推翻这个供求理论。

第一,  生产过剩,就是产品的供给大于需求。

第二,  物价持续下跌。

价格下降应该没有生产过剩,但是现实情况是生产过剩和通货紧缩同时存在, 还有居高不下的失业率 。

一个是产品市场的供求失衡, 一个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看起来这些都违背了供求理论。

我们学过科学方法论都知道,一门科学的理论需要经过事实验证,如果出现反例,即证明该理论错误。

传统经济学的供求理论似乎已经证明为错误,经济危机还在继续,此时唯一的办法要么修改理论,要么重起炉灶。

在此危机时刻,凯恩斯理论横空出世,将传统经济学关于市场自动调节的理论全部推翻,认为政府不能只做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政府要大力干预市场,才能解除经济危机。

凯恩斯是何许人,我们先看看他的简介。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生卒于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

1936年,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创立宏观经济学,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

凯恩斯师从马歇尔和庇古,他原来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直至20年代末仍信奉传统的自由贸易理论,认为保护主义对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增长没有任何好处。

但在1936年出版的书籍中,他一反常态,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

凯恩斯的理论一出来,给处于危机中的各国以新的希望,大家都采用凯恩斯开出的这副药方,以挽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经济。

尤其是美国,在大萧条的第四年,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一系列经济政策,核心是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的“3R”政策,俗称“罗斯福新政”,被认为是深得凯恩斯理论精髓,力挽狂澜,将美国经济从深渊中解救出来。

罗斯福根据凯恩斯理论才推出新政,其实是学界的一种误解,我们看下时间就知道了。

“罗斯福新政”在1933年推出,而凯恩斯的书籍《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1936年出版,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不管怎样,谁先谁后不重要,理论有用就行。尤其是“罗斯福新政”,带领美国人民走出了大萧条,给各国也带来了巨大的信心。二战后,各国纷纷采用了凯恩斯理论,似乎可以用这个灵丹妙药来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

二战后,各国也经历了近30年的繁荣期,有鉴于此,凯恩斯一度被誉为“战后繁荣之父”。

但是到了70年代,凯恩斯给各国开出的药方,似乎产生了抗药性,各种后遗症终于爆发出来。

尤其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这种奇怪的现象被称为“滞胀”,是凯恩斯理论所无法解释和解决的。

沃伦•巴菲特说,只有退潮了,才知道谁在裸泳。奇特的“滞胀”情况,让人们开始反思凯恩斯的理论,也许之前凯恩斯给他开出的药方不是解药,而是一种慢性毒药,经过30年的历程,如今药效开始慢慢发作了。

其实,凯恩斯理论刚出来时,业界已经有不少反对的声音,但是面对被各国政府视为圭臬的理论,加上如日中天的凯恩斯本人,这些声音都被有意或者无意的忽略了。

当弊端越来越多的时候,也就是一个理论寿终正寝的日子。凯恩斯代表一个时代,但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学派开始崭露头角,新学派不但可以解释“滞胀”的成因,还有相对应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一个新的时代又来临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学入门100讲第16讲 凯恩斯理论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