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在区块链世界里,你的数据就是赚钱机器?

用户行为产生的数据=用户数字资产

资产可分为有形的,跟无形的。 对于有形资产,像房子,食物,电脑等,大家是很容易理解的。但对于无形的资产,可能就不那么直观,比如知识产权。其实还有一种被大家忽略的资产,就是在网站上,app上,用户自己生成的,创造的内容,还有一种更为隐秘的数据,就是在产品上,其行为所生成的数据,比如行为数据,比如交易等。

这些数据,目前被应用,网站免费使用,但都是用户自己显式或隐式创造的,可能一时大家并没有觉察,认识到。

平台通过收集这些数据的,通过大数据来优化对用户的了解,从而实现“投其所好”,实现从用户那榨取更多的利润,最大化平台的利益,而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用户数据就是用户行为所产生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有主观创造的内容,比如写的文章,拍的照片,这些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于用户在产品上个各种行为数据,比如浏览文章,点赞,收藏,点击的数据,对用户来说,是看不见的,但是的确是有被记录下来。 且通过平台分析,可以挖掘出价值的原料。

特别的,在电商平台上,交易数据,就是一种用户自己创造的数据,但是了,对于用户而言,这些交易记录,好像并没有什么用处。 但是,这些数据数据对平台,对商家就特别有用,比如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交易数据,来评估用户的信用,用户的喜好,来对用户实现更为精准的营销,推荐,比如最近滴滴,京东等平台通过大数据杀熟

这些由用户创造的,不管是可见的,还是不可见的,其所有权应属于用户,是用户的资产。在数字资产时代,用户可以拿那些数据变现未来

可见内容资产token化

任何东西一旦被确权,它就有了价值基础。

目前很多区块链项目,在做内容确权的事情,目前确权的是可见内容的确权偏多,比如对文章,电子书,图片,视频等可视内容进行确权。 而对用户行为数据的确权的,并不多见。

那么谁会对内容确权这件事情,最上心,最有动力,通常而言,就是那些被大量盗版的内容,需求是最为迫切。那么什么东西被盗版最多?自然是那些在各个细分领域做的最好的内容。

对不同领域而言,在产品起步阶段,这些迫切需要版权保护的内容是:

书籍 - 行业牛人写的:热销书,经典书,畅销书

文章 - 行业有影响力的牛人写的文章,专栏

图片 - 知名摄影师,拍的照片

教程 - 行业名人写的教程

视频 - 知名视频创造者,团队拍的视频

人决定了产品的多样化,层次化

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是层次化的,因为由不同层次认知的人构成的需求,必然会导致在产品层面上的多样化,层次化。

即便是同一个产品,在其不同的生命周期,其用户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

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也叫做产品生命周期(PLC模型),在产品的引入期,其核心用户是创新者,到了产品的成长期,用户逐渐增加,这些用户的特点跟起步阶段的用户又有所不同,这期间的用户,被称之为早期大众,随后产品进入成熟期,这时候产品进入主流大众用户群体,这期间新增用户,被称之为晚期大众。 最后产品进入衰退期,这时候新增的用户,就是落伍用户。

对于区块链产品,也必然出现类似的情况, 会经历起步,增加,成熟,衰退等阶段,特别是应用类,工具类产品。

目前区块链产品形态主要有:

公链,平台类

协议类

应用类

工具类

公链,平台类产品是根基,分叉不可避免

公链,平台内产品就如同windows,os x, linux是一切应用的基础。不过平台也是有其生命周期,而且随着市场的发展,会出现新的平台,同时,由于区块链项目的开源特性,分叉一个平台是很容易的,就如同linux可以分叉处好多版权。

社区是由人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分歧,人越多,分歧会越来越多,越大。 这就跟地球上有着不同国家的道理一样,因为文化,历史,种族,气候等造成人的不同,从而在不同的区域,形成不同的国家,即便是美国,它由各个州构成一个联邦,不同的州在某些法律条文上,也是有差别的,即有着不同的共识。

所以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壮大,社区分裂是必然的,比如btc的各种分叉币bch,bcg等分叉币,还有etc分叉出eth,就是一些很好的例子。

网络社区也是如此,因为构成网络社区,构成国家的基本单位是人。 所以社区发展到一定规模,那些在起初看起来是小众的,有相同需求,爱好的人会聚集,逐渐形成一个小社区,然后随着这个社区的发展壮大而壮大, 如果这个小社区的规模变的足够可以形成一个大分支的时候,它就会选择分叉。就如同树一样,在不断成长,变大,变高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大的分支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对于区块链产品出现分叉也不足为奇了。

这跟现有的产品发展的逻辑一样,在足够多的用户使用互联网时,市场不断的细分,即便是在一个小的领域,也能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市场,形成一个分支。

公链,平台类产品作为区块链产品的基础设施,是其他所有区块链产品的根基,所以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为过。 但是分叉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目前很多平台项目,都采用先开发,等快完成的时候,再选择逐步开源相关代码。这样可以减缓分叉的发生。

协议类产品

协议其实是一套程序规范标准,把一些通用的功能抽象成接口。 把协议接口实现,实际上算是实现了这个协议的一个产品。 所以,协议的实现可以有很多个版本,这又有点跟SDK类似,比如做统计的平台,它可以把自己的功能以SDK的形式提供给开发者。 而协议实现版本,表现起来跟SDK没什么区别,至少对开发者而言,是一样的,给你提供一个LIB或者一个API,你直接调用就好。

说白了,协议类产品算是个功能模块,只不过这个功能模块,可以被很多的应用用到,但对于使用产品的用户而言,他们是感知不到这个协议的存在的,或者说他们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个协议,就可以很好的使用这个产品。

内容分发领域的协议Press.one

在内容分发领域,有一个协议叫:Press.one,但跟传统意义上的协议有所不同。 就目前所了解到,它做的事情,其实非常简单,核心的功能只有以下4个:

数字身份 (区块链)

确权 (区块链)

版权买卖 (智能合约)

Token经济系统 (智能合约)

看到没有,它是没有社区的,在区块链内容分发这块,这些是最重要,最核心功能。 不可再剥离了。 可以算作是,区块链内容分发领域中的: 内核 或 灵魂

它是一个最小可行的区块链系统。

用户社区这块完全由应用方来做,而这个协议,只负责给所有用户一个统一的数字身份,然后让用户发布自己的内容,打上时间戳,进行确权,再绑定一个自动售卖机。

带有token协议,可以让参与者,比如开发者,内容发布者,社区建设者,获得回报,一个带token的协议这就跟一个服务商一样,它会提供一些服务,以API的形式提供,调用一次收取多少钱是一样的,比如现在的消息推送服务,比如在线人脸识别api,按使用api的次数付费。 不过这些费用会回到Token经济系统中,比如用于社区建设,维护,奖励等等。

从目前所了解的信息来看, 在Press.one设计中,用户发布内容需要消耗少量的prs,这个好理解。 因为要把文章存储起来需要消耗存储空间,把身份,文章的hash打包进交易里面,放到区块链上,使用tosky协议服务对图片盖章,以及执行智能合约需要消费算力,这些都需要发钱。

要实现自动售卖机功能,发行自己的token,在执行智能合约,内部经济系统良性运转,使用一个统一token,相比用其他各种代币来实现这样的工具,就简单的多,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复杂性。

协议有必要发token吗?

对于“用prs代币来赞赏作者,付费订阅,购买文章,转发权,改编权。” ,用prs代币实现交易,到底有没有必要?

第三方应用里面,有自己的代币,比如ivery,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他们只需知道应用的代币ivery,而不需要知道底层各种协议的代币的存在。 用户完全可以用应用的token来实现下面的功能:

赞赏作者,付费订阅,购买文章,转发权,改编权

也就是说,在第三方应用里面,用户完全不用管prs到底是否存在。

不过第三方应用可以通过一个去中心化交易引擎的或中心化的交易api,自动按一定的汇率把应用的token兑换成prs,用prs代币来实现下面功能的支付:

赞赏作者,付费订阅,购买文章,转发权,改编权

但对于第三方应用而言,多了一个步骤,降低了效率,增加了复杂性,除非转换的时间是忽略不计的,或用户对交易完成的时间是不敏感。 如果每个第三方应用都有自己的token,经济系统,激励机制,那么从应用的角度来说,会尽可能的把自己的token在应用中应用起来, 而不是prs。

所以,对于prs而言,如果要让用户感知到其价值,那么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做一个基于press.one上的应用,且这个应用是不发自己的token的,直接使用prs来结算。 如果这样来做,press.one更像是一个应用,同时把自己的核心功能,以API的形式开放给其他基于prs的第三方应用

从目前来看,基于press.one协议的应用,更有可能指的是,直接使用press.one功能模块,使用prs代币构建的应用。 而不是ivery这样的自带Token的第三方应用。

谁会用press.one协议

除非press.one做的非常好,比如功能非常好用,速度快,甚至免费,自己开发一个类似功能的的成本远高于直接使用press.one协议时,开发者才会采用,否则也没有必要使用它。

或者press.one的用户足够多,数据足够多,足以支撑在其上面对press.one上的的数据进行二次开发,比如facebook,wechat有了足够多用户,他们便开放出一些api,让开发者使用,来做一些平台上的应用。

但是press.one的用户怎么来,数据怎么来,除了从应用带来用户,想不去别的办法了。

不过数据,这个倒是可以办法做。 那么有了数据,是不是就可以吸引用户过来了,这个逻辑上是讲的通。

所以了,press.one协议要跑起来,先出一个基于press.one协议的应用,使用prs代币作为结算代币,往应用里导入优质内容,就可以启动。

数据+智能合约 = 数据自动售卖机

一个带有token协议,现在都称它为胖协议,之所以胖,是因为协议里面,包含了最为重要的东西: 一套架构在区块链上的经济系统,可以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点对点的,交易。 俗称: 让内容躺着挣钱,其实就是把数据跟一个智能合约绑定,使得数据跟程序融合成一体。

如Elastos创始人陈榕所说的,把数据变成程序,让程序自己帮你交易,赚钱。 目前在内容分发领域,或者说任何的数据,不管是主动创建的,还是自己行为数据,都可以通过绑定智能合约,使得数据可以成为一个自动挣钱的机器。

Press.one其实就是在做这件事情,把内容跟智能合约绑定,把内容程序化,实现内容自动挣钱的功能。

一个内容应用里面最核心的部分,包括了数字身份,版权,交易,内容。而press.one协议就提供这样的功能,所以把它称之为一个内核平台或精简平台更贴切点。

一个具体的细分领域的应用,会聚集不同的用户群,那对于用户运营,社群建设,推进的事情,就需要应用方各自去做。 也就是实现了,基于press.one之上,做各种内容相关的应用。 而这时,press.one看起来就像一个协议,也像一个平台。

那么像press.one这个台内容引擎怎么启动起来了?对于press.one而言,前期主推,只用prs代币来结算的应用,即基于prs的第三方应用,做出一些明星应用,然后再去去推动,那些自身有代币的,与内容相关应用,接入press.one协议可能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否则,press.one怎么这个台内容引擎怎么启动起来了?通过发行press.one协议的token,再做出几个使用prs代币结算的明星应用,才能带动press.one协议的在其他第三方,独立于prs代币的应用(这些应用可以是传统的,也可以是像ivery这样的区块链内容相关的应用)接入press.one协议。

协议如何跟底层公链交互

对于协议来说,它是独立于底层实现的,也就是说,协议里面涉及到区块链部分的,只要其底层公链支持协议约定的格式交易,那么运行协议的节点,接就可以把交易发送到底层公链上去。

那么如果运行协议的节点,可以支持多条公链,那么理论上讲,是可以自由切换到不同的公链上, 对于协议而言,它并不需要了解,底层到底是跑在哪条公链上。

说的具体点,拿press.one协议举例,在一台电脑上,运行一个程序,这个程序里面了,同时包含了press.one协议功能,跟其他各种底层公链通信(比如发现p2p网络节点,发送交易,验证交易等)功能,同时打通press.one协议跟底层公链的之间的通信。

更具体点来说,是把press.one中的交易数据,拼装成符合底层公链交易格式的交易,并转发给底层公链。 但是这又涉及到把prs代币映射到底层公链上。

也就是说,在理想的情况下,对于那些底层公链而言,他们并不知道press.one协议的存在。

对于协议来说,它可以随时替换底层公链,只要有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更可信的底层公链出现,就可以立马切换到新的公链。

协议内部会自动管理好在各个底层公链上的交易数据,对于使用协议的应用来说,他们不必关心这个交易到底是在哪里存放,对他们可见的就是协议提供的接口,提供的Api。

但是如果按上面方式来做,如何基于prs代币的交易打包到在底层公链上,因为底层公链也有自己的代币。

通常情况下,底层公链都有自己的代币体系,比如在以太坊这条公链上,大家可以在上面发各种token,那么基于这些token的交易,也只能记录在以太坊平台上。

那就是说,如果一旦prs选择了一个底层公链,那么prs代币要映射到底层公链才可以。 因为目前press.one的代币是基于以太坊的。

但是从目前mixin上实现的功能来看,不需要映射也可以在mixin上实现各种代币的流转,还免费,而且是秒转。

通过之前的了解,mixin能实现内部账户之间秒转,其原理跟支付宝账号之间转账道理是一样,它并没有把交易发送到区块链上,而是把交易记录在数据库里面,转账其实就是对数据库记录的更新操作,所以速度就非常快。

prs是基于xin底层公链,prs上的交易,可能先在xin全节点,对用户账号余额进行增减,可以瞬间完成,让用户感觉到交易速度很快,体验跟现有在淘宝上支付体验一样快。

理论上讲,xin完全可以做到,只要用户不从xin的钱包转账到其他钱包,就不会在token所在的区块链上发起交易。

xin中有提到TEE,即可信执行环境,ARM最近的一些处理器芯片已经支持TEE,目前大部分手机包括iPhone,Android手机都是采用ARM架构的处理器,这个东西就是一个Trustzone,它可以保证在Trustzone中执行的程序,数据,不会被运行在非Trustzone的程序访问到,从而避免恶意的软件,病毒破坏敏感的,重要的数据,信息。

这可以保护用户手机上钱包的安全。

更合理,安全的做法是,xin服务器在收到转账等交易后,先在自己的传统数据库记录下这些交易,然后再批量把这些交易,处理完后转化成区块链上的交易,并发送到其相应的区块链上,比如prs, 它是基于以太坊的token,那么它就会把这些token交易提交到以太坊上去。

但是如何保证那些那些不上链的临时的,保存在传统数据库里面的交易数据的安全? 或许他们以及想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了?又或许他们不是这样做的了?

那么在xin上的prs代币怎么来了,怎么工作了? 其实比较简单,就是xin服务器他们会有一个钱包服务器,支持各种链上的token,比如btc,bch,ltc,eos,eth,以及基于eth发行的所有token,这个钱包服务器,会把用户充值进来的token保存到相应的钱包。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他们要在press.one上发文章,因为每发一篇文章需要消耗很小部分prs,那么用户,就需要往钱包里冲值(prs token), 不过在press.one运行前期,很有可能不需要用户自己掏钱,或者直接给新注册的用户,奖励prs。

而这个钱包就是xin的钱包,用户可以在里面实现0手续费,秒到转账,交易。

对于press.one团队而言,他们会按需把用于激励社区的prs,冲一部分到xin的钱包里面(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做), 当有用户转发一篇文章时,press.one协议会给用户奖励prs,把prs从press.one官方的xin钱包转给用户,这个过程也是秒完成。

PS: 以上基于press.one的思考,是基于从官方渠道了解到的信息,加上我自己的理解而来,很有可能具体逻辑,实现并非如此。
(未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说,在区块链世界里,你的数据就是赚钱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