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经日课28天】创世记 Study 3 Genesis 4 & 5

经文:创 第4&5章 (本次网上提供的版本为新译本。欢迎大家自己使用自己熟悉的和合本,NIV 1984,ESV 或NASB等
4:1亚当和他的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说:“借着耶和华的帮助,我得了一个男儿。”2她又生了该隐的弟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3有一天,该隐把地里的出产拿来,当作礼物献给耶和华。4亚伯也把自己羊群中一些头生的,和羊的脂油拿来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礼物;5只是没有看中该隐和他的礼物。该隐就非常忿怒,垂头丧气。6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甚么忿怒呢?你为甚么垂头丧气呢?7你若行得好,岂不可以抬起头来吗?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口了;它要缠住你,你却要制伏它。”8该隐对他的弟弟亚伯说:“我们到田间去吧。”(《马索拉文本》缺“我们到田间去吧”一句,现参照其他抄本及古译本补上。),该隐就起来袭击他的弟弟亚伯,把他杀了。
9耶和华问该隐:“你的弟弟亚伯在哪里?”他回答:“我不知道;难道我是看守我弟弟的吗?”10耶和华说:“你作了甚么事呢?你弟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呼叫。11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了你弟弟的血,现在你要从这地受咒诅。12你种地,地也不再给你效力;你必在地上流离失所。”13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担当。14看哪,今日你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我要躲避你的面;我必在地上流离失所,遇见我的,都要杀我。”15耶和华对该隐说:“绝不会这样,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了一个记号,免得遇见他的人击杀他。
16于是该隐从耶和华面前出去,住在伊甸东边的挪得地。
17该隐和妻子同房,她就怀孕,生了以诺。该隐建造了一座城,就按着他儿子的名,给那城叫作以诺。18以诺生以拿,以拿生米户雅利,米户雅利生玛土撒利,玛土撒利生拉麦。19拉麦娶了两个妻子,一个名叫亚大,另一个名叫洗拉。20亚大生雅八,雅八就是居住帐棚、牧养牲畜的人的鼻祖。21雅八的兄弟名叫犹八;犹八是所有弹琴吹箫的人的鼻祖。22洗拉也生了土八.该隐,就是打造各种铜铁器具的匠人;土八.该隐的妹妹是拿玛。23拉麦对他的两个妻子说:
“亚大和洗拉,要听我的声音;
拉麦的妻子,聆听我的话:
壮年人伤我,我必杀他;
青年人损我,我必害他;
24人若杀该隐,要遭报七倍;
人若杀拉麦,必遭报七十七倍!”
25亚当又和妻子同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塞特,因为她说:“ 神给我立了另一个后裔代替亚伯,因为该隐杀了他。”26塞特也生了一个儿子,就给他起名叫以挪士。那时人才开始呼求耶和华的名。

5:1以下是亚当后代的记录。 神创造人的时候,是按着自己的样式造的;2他创造了一男一女。在创造他们的时候, 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3亚当一百三十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样式和形象都和自己相似,就给他起名叫塞特。4亚当生塞特以后,还活了八百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5亚当共活了九百三十岁,就死了。
6塞特一百零五岁的时候,生了以挪士。7塞特生以挪士以后,还活了八百零七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8塞特共活了九百一十二岁,就死了。
9以挪士九十岁的时候,生了该南。10以挪士生该南以后,还活了八百一十五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11以挪士共活了九百零五岁,就死了。
12该南七十岁的时候,生了玛勒列。13该南生玛勒列以后,还活了八百四十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14该南共活了九百一十岁,就死了。
15玛勒列六十五岁的时候,生了雅列。16玛勒列生雅列以后,还活了八百三十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17玛勒列共活了八百九十五岁,就死了。
18雅列一百六十二岁的时候,生了以诺。19雅列生以诺以后,还活了八百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20雅列共活了九百六十二岁,就死了。
21以诺六十五岁的时候,生了玛土撒拉。22以诺生玛土撒拉以后,和 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23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24以诺和 神同行,所以 神把他取去,他就不在了。
25玛土撒拉一百八十七岁的时候,生了拉麦。26玛土撒拉生拉麦以后,还活了七百八十二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27玛土撒拉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
28拉麦一百八十二岁的时候,生了一个儿子,29就给他起名叫挪亚,说:“这儿子必使我们从地上的操作和手中的劳苦得着安慰,因为耶和华曾经咒诅这地。”30拉麦生挪亚以后,还活了五百九十五年,并且生了其他的儿女。31拉麦共活了七百七十七岁,就死了。
32挪亚五百岁的时候,就生了闪、含和雅弗。


研读问题:
1.请试着在第四章中,追索罪恶如何蔓延,其权势和其效果如何﹖
2.亚伯死了,该隐却活了。但什么是亚伯有而该隐却缺乏的﹖比较约3:12;来11:4.
3.试想像你自己是5:21-24的以诺。来11:5-6对这件事投下了什么新的亮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研经日课28天】创世记 Study 3 Genesis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