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100个少年犯进行的抽样调查中发现,有60%的来自离异家庭。父母的出轨、争吵、离异后的相互怨恨以及对孩子的不当教育,是造成他们性格冷漠行为暴力的元凶。可以这么说,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更为可怕的是,父母的离异造成孩子长大后对婚姻加倍的恐惧和不信任。现在离婚率已是居高不下,那么当这一群离异家庭的孩子长大成人,又将创造怎样的离婚奇迹,婚姻的稳定性前景堪忧!随之而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更为繁杂!
那么是否父母一离婚,就注定了孩子必然受到影响成为心里扭曲的“问题人”?当然不是!
来看看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成长经历:奥巴马的母亲是一个白人,她冲破了种族歧视嫁给奥巴马的黑人父亲,生下奥巴马。可是在“小奥”才两岁时。“老奥”外出求学并勾搭上了新人露丝,和“小奥”的妈妈结束了这段婚姻。奥巴马于是开始离异单亲家庭生活。这样一个陈世美式的故事,在中国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被抛弃的女人们大抵会如何痛不欲生,如何四处陈述自己的不幸,又如何在孩子面前历数他爹的薄情寡义,估计大家已了然于心不用过多举例。但奥巴马的妈妈以及祖父母却是这样教育他的:
他的母亲和外祖父母并没有因为父亲的抛家弃子而对他产生多少怨恨,即使有也从不在奥巴马面前表露一丝半点。奥巴马从他们口中听到的有关父亲的点点滴滴仍然是那么真实而温馨、伟岸而高大,一个“英雄”的形象不自觉地便在奥巴马年幼的心中清晰放大起来,加上老奥巴马一直和他们保持着书信联系,小家伙也因此没有断绝过对父亲的憧憬和牵挂。所以他写的第一本书是《源自父亲的梦想》。
在《源自父亲的梦想》中,奥巴马对孩提时代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时,逐渐形成的父亲形象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他们经常会和小奥巴马谈起他父亲当年一些机智、勇敢的往事,言语中流露出的总是溢美之词。当小奥巴马的眼神中透露出些许疑惑的时候,他的外祖父就会用坚定的语气告诉他:“这是真的,你的爸爸能够应付任何情况,让每个人都喜欢上他。有一次在学校举办的国际音乐节上,你的父亲准备演唱几首非洲歌曲,但是上台之前才发现,在他前面表演的歌手是位准专业人士,而且有夏威夷最好的乐队替她伴奏压台。换成其他人肯定就打退堂鼓了,不过你的爸爸可不会,他依然按原定计划在全场观众面前表演。我可以告诉你他唱得的确很一般,但是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最后得到的掌声可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说实话,我是个对政治一点不感兴趣的人,所以也从来没觉得奥巴马有多伟岸。但看到这个关于他的故事时,却对他的母亲肃然起敬。可以说,她的大气成就了奥巴马的大器。如果她当初离异时一哭二闹三上吊,离异后天天像个怨妇似的对着“小奥”:抱怨命运指责“老奥”施压“小奥”……那么美国现任总统绝对不会是出身贫民窟的奥巴马,“小奥”不知会在哪个城市的角落,怀着一颗扭曲的心抱怨命运抱怨生活怨恨父亲。
由此可见,离异并不是孩子成为问题青少年直接原因,父母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决定了孩子最终的走向。
父精母血造就了一个新生命,这个稚嫩的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的,是阳光雨露微笑鼓励等健康积极向上的源动力。但是,当一段婚姻走到尽头的时候,总是有那么多曾经的夫妻开始上演狗血剧,为了财产的分割、为了孩子的抚养权和抚养费、为了一切值得争取的东西,双方都把自己扮演成无辜的受害者,力证对方的不是,痛述自己的不幸,甚至不惜爆料对方最不愿为人知的隐私,以此博得别人的同情和理解,让更多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赢得这场拉锯战的胜利。去年董洁家的口水战才刚刚淡出大众的视野,这两天黄奕家两口子又开始骂上了:男人骂女人出轨,女人说男人家暴……双方的“粉丝”呀,“水军”呀在网上阵地分明,相互谩骂。让人不得不感叹竟有这么多无知的人愿意参与这么无聊的事,却没有人替他们考虑一下这些骂战对孩子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伤害。
明星如此,身边有众多的夫妻亦如此!
而这些当事人似乎彻底忘了曾经的过往!且不说那些美丽的海誓山盟,誓死不分离的豪言状语,单就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应该有许多美好而难忘的回忆:若没有最初的倾心,怎会开始一段恋爱之程?若恋爱之旅没有打动彼此的心,让牵挂和等待变得漫长而甜蜜,怎会想到要在一起?若没想过朝起暮落要厮守不离,怎会牵手走进婚姻的堡垒?若非如此种种,又怎会孕育一个新生命?在这样一个按正常顺序走来的婚姻里,曾经的心动,新婚的甜蜜,初为人父母的惊喜,都应该是夫妻间最珍贵的记忆。
即使是两个人朝夕相对的时间长了,肉身和灵魂都赤裸相见。然后发现对方不但不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而且难以容忍他/她的缺点,即便是有了孩子,为了孩子也实在无法凑合。那么,此时此刻请记住:你的孩子不是哪吒,你不可能让他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更不可能用莲花为他重化出一个新身。为了孩子有健全的人格,有一颗向往美好生活的健康心灵,请保持有尊严地和平分手!千万不要陷入以下几大禁区拼命扭曲你们的孩子:
一、离婚前当着孩子无耻地争吵。
请原谅我用了这个似乎不恰当的词,但细想下来也不过份。要知道,在一个幼小的生命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的搀扶和鼓励让孩子勇敢地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还有第一次笑了、出第一颗牙了、第一次自己吃饭了、第一次闹小情绪了……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孩子度过了那么多的第一次。正因为如此,父母给予的安全感是任何人所无法代替的,家里的温暖也是任何地方所无法营造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有家有爸爸妈妈便拥有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可是一朝要离婚了,有些夫妻不但把所有美好的过往抛在脑后,而且全然不顾孩子的感受,当着面就开始恶语相加甚至拳脚相对……曾经的温情和笑语突然变得狰狞可怕,这样的冰火两重天让一个稚嫩的孩子如何接受?如此大的落差怎能不使幼小的心灵受伤,认知分裂、最终走向心理扭曲?
二、离婚后的剧烈拉扯。
现代社会大多数孩子能够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孩子们认为父母离婚后最大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远离无休止的争吵。但是,婚姻的结束并不表示孩子们噩梦的终结,有的时候它才算刚刚开始。
经历了离婚前撕破脸皮地争吵或打骂,离婚后的两个人仿佛成了前世的冤孽今生的仇人,谁也不想再见到谁。因此不管孩子判给了哪方,都恨不得在他的脑海里把另一方彻底清楚干净,不留一丝痕迹。但遗憾的是人的记忆里没有“删除”键,于是得到孩子抚养权的一方便拼命排斥诋毁另一方,企图让孩子忘掉“那个人”、怨恨“那个人”、再也不要去见“那个人”,以为这样便能让自己的生活恢复完整。殊不知这样下来大人的生活倒像是完整了,孩子的生活却破碎了;而另一方虽然没有抚养权,却有探望的权利,当然也就不甘示弱。趁着探望的时机对孩子诉苦讨好,同样地打击诋毁对方,企图笼络孩子的心……
在这样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中,还有两股不容忽视的力量,那就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如果父母离婚后再滩上几个同样不能识大体顾孩子成长大局的老人,那么这个孩子被扭曲的可能性更是成倍增加。因为父母忙于工作无法做全的排斥、打击、诋毁、讨好、数落等等等等,老人有的是时间来完成。经历了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一系列自私自以为是的剧烈拉扯之后,受伤的孩子孩子学会了冷漠、学会了暴力、学会了两边撒谎左右讨好……
三、互不沟通的教育。
一个生活在完整家庭的孩子,在接受学校教育时,都需要家长和老师沟通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更何况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但是很多夫妻一旦离婚后,即使没有吵成仇人,也基本上形同陌路。我班上的学生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在为孩子办理校讯通时,爸爸来办了一个号码,妈妈又办一个。当时我不知道他们的家庭情况,就告诉他们办一个就可以了,但妈妈的回答是:“我不想跟他们那一家子再有任何联系,娃娃周末来我这里,我办了校讯通就知道他的作业了。这样的家庭教育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孩子无论在哪儿都不会落下作业,学习也就不会受影响。但其实这种互不沟通的教育是有很大隐患的。
在学习上容易出现漏洞。也许爸爸或者妈妈发现了孩子需要加强的方面,比如课文背诵不过关、字词听写不会、阅读理解能力差等。本来可以周末或空闲时多训练,但孩子两边跑,父母之间又互不联系,于是学习上就出现了脱节。自觉的孩子还好,如果学习原本就被动的孩子,时间长了积累起来的纰漏可想而知。
而身心成长上则会造成孩子逃避心理和不负责任的习惯。在我们这个考试主宰一切的教育国度里,学习根本就无法成为一件令人身心轻松愉快的事。如果在学校回家后还要做些课外训练,没有几个孩子会心甘情愿地接受。那么既然在爸爸这里要做,何不跑到妈妈那里去逃避?学习如此,其它方面也如此,假如在妈妈这里犯了错误要被惩罚,就跑到爸爸那里去躲避……长此以往逃避学习、逃避惩罚、逃避一切不愿面对的事情。就这样长大的孩子谈何担当,谈何责任感?为人父母者,一口气赌得像是赢了,却输了孩子。究竟孰轻孰重还是冷静一下用心掂量!
…………
夫妻之间的恩怨真的跟孩子无关,请不要把大人的是非摆在他的面前。即使离婚了也要引导孩子正确的认识人生,让他知道父母分开了,最心疼,最牵挂,最重要的依然是他,只是不像往常那样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而已。最后把一首语文课本中的小诗,送给每一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爸爸妈妈:
爸爸是一棵大树,
妈妈是一棵大树,
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在两棵大树间自由地飞来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