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行业的“校”“企”之间究竟差了什么?

前几天去参加了个会,其中有个主题是翻译行业的“校企合作”。几所高校的MTI负责人以及翻译公司代表一起坐到台上,开诚布公地陈述了自己对现状的观察,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可行性建议。

惊讶于大家的坦诚的同时,我发现我们有很多共同的感受。作为浙江几所高校的学生实习基地,我们每年都会提供若干实习岗位,同时还会不定期组织在校生来口译现场观摩学习,但是投入产出极不相称。今天就来理理这方面的思考。

一. 高校学生为什么根本用不了?

这个现象不止在翻译行业存在,可以说存在于多数行业。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非常复杂,大致有以下几个:

1.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高校的师资、教材、教学方法和软硬件都存在一些问题。

很多教翻译的老师自身的功力自然是深厚的,但所作的翻译比较“高高在上”,可大量的翻译需求却又太“接地气”,所以老师根本没有办法教。可以这么说:市场并不需要“莎士比亚”的翻译。

教材和教学方法的陈旧已经是个通病了。

在浙江,据我所知除了浙江大学等两三所高校有专门的同传教室和翻译软件外,其他的高校缺乏这些应该有的软件和设备。

2.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缺乏对翻译行业的真正认识。

有一次口译现场观摩结束后,有个学生当场感慨:“真的是好无聊啊!” 一聊才发现,他脑袋中对翻译的印象是黄轩和杨幂的《亲爱的翻译官》,漂亮、体面,而且高大上。但是现实看到的翻译间也许非常简易,译员也并非如影视剧的颜值,而翻译的内容也没有那么高大上,甚至满是小错误。

抛去对翻译行业不切实际的幻想,也许是真正走进它的第一步,这一点甚至先于语言学习:翻译没有很多钱可以赚,笔译要达到年收入30万以上,说夸张点,得没日没夜没假期地干活;翻译很多时候极其枯燥,你做上一天真的 physically 有想吐的感觉;但翻译需要极高的严谨性,你弄错一个术语或数字,丢掉的并不是考卷上的1分2分,很可能是客户极大的经济损失;翻译还需要很好的抗压能力,辛苦的加班、不断的学习,常常还需要跟客户的委曲求全。

3. 从翻译公司的角度看,由于投入产出的不成比例,翻译企业并不愿意花大力气在培养高校学生上。

很多学生来我们公司实习,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作业”,终极目的是那个盖章;还有很多学生吃不了翻译的苦,有时自说自话地撂挑子,发消息过来:“经理,我明天不来了”;而部分真正优秀的学生学会了翻译公司的套路之后,却选择了另外的行业。

再加上有部分高校教师由于知识分子的清高吧,并不真正看得上翻译公司,没有认真引导学生、弥合校企鸿沟。

企业要生存终究是要盈利,但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培养出来的人最终却只是给别人做嫁衣裳。这般吃力不讨好,还时不时要折本的买卖,怎么可能做得心甘情愿呢?

二. 校企合作可以做哪些尝试?

1. 高校引入行业导师。

翻译需要在至少两种语言之间进行转换,底层逻辑就是你得两种语言的基本功都扎实。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功底之外,翻译还需要很多行业知识。一个搞文学翻译的老师,你让他去同时教法律、化工、区块链等的内容,这肯定是不现实的。我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了那么多翻译课程后,居然连最常见的“有限公司”都不会翻译。

而在高校外部,这样的行业讲师比比皆是,甚至在翻译行业内部,有较高其他行业造诣的翻译前辈也大有人在,那么为什么不能引入这样的行业导师呢?越细分,对学生的帮助会越大!

2. 高校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绝大部分语言专业学生并不会从事翻译行业,甚至大量的MTI毕业生也不会进入这个行业。但是其中也一定有热爱翻译的好苗子。那么对不同的学生怎么可以固守相同的教材和教学手段呢?如果对于学生进行深入的筛选,根据 aptitude 来进行定向联合培养,才不荒废学生的大好年华。

对于那些真正想从事翻译的学生,学校应该大胆地让他们参与翻译实践。甚至大三大四时就可以完全脱产,直接去翻译企业和市场中接受洗礼了。在真实的场景中才有真实的感受和期待,而不是到了毕业才发现玫瑰色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

3. 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

一些比较简单的单子是否可以直接交给合作学校的学生做;是否可以和学校一起举办翻译相关的赛事和活动;一些翻译软件或者技术培训是否可以邀请学生参加?

与此同时,如果学校或者校企联合设立专项基金或者奖学金,作为优秀学生的物质奖励和驱动,效果会更好。

总之,宗旨就是让学生接触真实“接地气”的翻译,让学生丢掉“任务”观念而产生真正持久的兴趣和热爱。

校企合作从来都是困难的,但是如果“校”和“企”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实现互补,那么这股合力肯定会帮助真正有志于做翻译的学生走上这个行业的舞台。

你可能感兴趣的:(翻译行业的“校”“企”之间究竟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