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

  所有人的首要行为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当你仔细观察时,你就会发现,所谓不良行为无非是缺乏知识(或意识)的行为、缺乏有效技能的行为,以及发展适宜性行为、因失望而产生的行为——或者因为一件偶然事件导致我们转受“原始脑”操纵的行为(此时唯一的选择只有权力争夺或退却,而无法沟通)。

  成年人常常会和孩子一样缺乏知识、意识和技能,并且会像孩子一样陷入“原始脑”的操纵中。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正是大人和孩子之间的权利之争。如此常见的原因所在——权利之争中,最起码要有两个人。

  大多数时候,孩子做出的只是“与其年龄相称”的行为,而不是不良行为。当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育到能领会大人的要求程度时,他们的语言或社会技能还不能让他们表达出自己想要什么。

  父母和老师都已是成年人。既然我们想要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那我们首先应该学会控制我们自己的行为。有了这种意识,我们就能够成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人。我们不仅可以将它转变成鼓励孩子的行为,且不会损伤孩子的自我价值感。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附:儿童行为背后的错误目的表

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_第4张图片
点击图片长按可保存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新看待孩子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