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的中国药企(上)

中国药企怎么了?为何研制不出“救命药”?同时,为什么我国为数众多的药企科研能力,甚至还不如印度药企发达,连救命的仿制药都做不出来?尴尬的中国药企多而散、小儿弱的出路在哪?同毗邻而居的看似比我国还落后的印度,以及战后突飞猛进的日本,乃至法国药企相比,从中能找到哪些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我们所用?……

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将中国药企放在全球层面来看,与国际制药巨头比较,其差距是那么的巨大,能否激发起中国药企的知耻后勇,还是每况愈下越来越自卑,抑或麻木不仁,从而唤起医药人士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起直追?……这众多足以揪心的重大问题,都是此前热映的《我不是药神》引发我们对中国药企的沉重思考,尤其希望政府职能部门、尴尬的中国药企能够走出沾沾自喜——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自嗨”的状态。

既要深刻反省,更要奋起直追!

一、现状

1、“草鞋没号”

记得小时候喜欢听小说连播,尤其像《三国演义》《隋唐演义》这类战争题材的章回小说。如果两军开战双方战将刚一见面,经常会进行下面这段对话:“来将姓字名谁速速报来,末将不斩无名之辈?”“胆大狂徒,说出来怕把你吓得屁滚尿流!”“恐怕是草鞋没号,野鸡无名吧!”……

所谓“草鞋没号,野鸡无名”,是指没有实力、不堪一击的奚落之辞。古时两军交战通过这番对话,是为了打压对方士气,彰显本方决心,首先从士气上压制对方,进而鼓舞自己这方斗志。

在全球制药领域,没有硝烟的战争异常激烈、残酷。从每年发布的医药企业全球排行榜中,也可以令国人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制药企业在全球的排名和位置,特别是能看到我国制药行业所处的落后局面。

2017年,全球制药企业50强排行榜发布,排名主要根据各大药厂2016年处方药销售数据,辉瑞以3135.38亿元人民币依旧排名第一,美国默克(默沙东)公司以666.61亿元人民币研发支出位居科研投入第一名。另外,前10名中有6家美国企业。

2017年全球制药前十强


尴尬的中国药企(上)_第1张图片

然而令人特别心酸的是,全球排名前50强却没有一家中国制药企业。

2017年,中国制药工业百强共创造1308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国医药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7.8%。其中,前10强有6家规模突破200亿元,包括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修正药业集团、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石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步长制药、江西济民可信集团有限公司。这6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达到16%,规模在100亿元-200亿元之间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了11.7%。

以国内排名第一的广州医药集团为例,2017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09.5亿元,和全球排名第一的辉瑞相比,仅相当6.7%,即十五分之一,足见我国制药企业规模与全球顶尖企业规模相差巨大,完全不在一个体量上。我国药企销售规模还未剔除非处方药销售额,如果去除,那么规模就更小。所以,2017年全球前50强药企不见中国药企的身影也就不奇怪了,因为我们的实力和规模还处于“草鞋没号”阶段。

2、科研特别落后

制药行业有个绕不过去的弯,那就是研发。与此同时,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没有哪个行业科研会像医药行业这样,具有举足轻重起决定性作用。古人说“药到病除”,经过郎中或医生诊断后,最终还要依靠药来治病,诊断是基础,医药发挥作用才是治病救人的根本。小小的药丸就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但这神奇还有赖于发达的科研水平来付诸实现——悬壶济世、妙手回春。

制药科研是个高投入、高风险,但未必就能成功推出新药的“烧钱”行当。一般研发一种一类新药,按照常规需要近10年时间,同时,需要投入数亿美元,并且还需要组织强大的科研团队进行攻关。尽管如此,也未必就能心想事成研制出新药,新药研制风险巨大。所以,夸张一点说,制药企业科研投入与字画生意相仿,一般卖不出一幅画,而一旦卖出了一幅就够吃一辈子。

和全球一流药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科研相比,我国药企科研投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国际知名的生物医药媒体端点新闻(Endpoints News)发布的2016年全球研发投入TOP15制药企业排行榜中,罗氏(Roche)位居榜首,研发投入高达779.41亿元人民币,排名15位的Takeda(武田制药)研发投入为211.76亿元人民币。如果将我国A股上市的238家生物医药企业看作一个企业,其研发投入总额只略高于排名第15位的武田制药公司。

从研发投入强度看,美国生物制药公司赛尔基因(Celgene)研发投入强度最大,研发投入金额约占其营业收入的40%,强生(J&J)最低,约占营业收入的13%。相比之下,我国生物医药上市公司总体研发投入强度普遍较低,最高仅为5.4%,其余领域均低于5%。     研究我国2015年上市药企研发投入TOP100中发现,研发投入最强的100家上市企业研发资金,共计投入162.2亿元。国外制药企业一般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10%,而我国药企一般连5%都达不到。

统计显示,2017年,我国百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总投入31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提升至4.2%,较上一年提高0.6个百分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各跨国药企2017年财报发现,2017年研发投入前三位的是强生、罗氏和默沙东。国内百强企业的316亿元投入,约等于艾伯维一家的投入。

这就是严酷的现实!原本就弱还舍不得科研投入,那么,随着竞争的加剧就会更弱,特别突出的表现为马太效应。

3、揪心的马太效应

中国药企科研总体处于研发起点低、投入低、产出效能低“三低”的马太效应状态。以治疗癌症的“救命药”为例,仿制出的“救命药”疗效存在安全、无效的问题,因为药效赶不上癌症病毒的病变速度和位置转移速度。和新上市的进口药相比,我国仿制药仿制出来即属于“过期药”,基本也就处于疗效不大的状态。

“救命药”落后,那么,一般创新药怎样?

据悉,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近60年时间,国家一类新药只有5个;从2008年到2018年,国内产生了化学药一类新药20个,生物药15个。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表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以来,报批了35个一类新药,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为168亿元。我们虽然是一个制药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药强国,我们进入国际市场的医药产品,化学药品还是一个中间体原料药,中间药还是提取药,医疗器械、耗材还是低端产品比较多,制剂出口的企业并不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医药产业在创新研发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我国药企科研低投入首先在于人的低廉投入。最近,笔者一位好友李先生,作为原来在国内某知名药企工作十余年的资深人士,李先生现在成了“空中飞人”——改行在咨询公司担任培训师,到全国各地为企事业单位讲人力资源、战略管理课。大约24年前,李先生从国内知名大学生物系毕业,被知名医药企业作为科研后备力量引进的一批苗子之一,安排在北京科研中心开展相关新药研发。起初,该企业让他们这批莘莘学子在科研中心呆了一年多,后来说是工作需要,让他们回公司本部继续搞科研,然而回公司本部呆了不到一年,又被安排到公司车间生产岗位作为技术人员使用。因为日常生产的技术要求不高,这让李先生和同一批知名高校来的同事看不到希望,纷纷离开车间先后调入营销、行政等部门,转行从事医药代表和行政主管等。

来自知名院校生物专业的他们之所以改行,是因为他们即便从事研发工作,但收入却没有营销等岗位收入高或有前途。因为国内医药研发技术水平低,不可能像营销部门那样为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科研部门顶多只是个“潜力股”,而在我国由于科研处于模仿、“跟风”研究低水平状态,其重要性大大缩水,于是国内药企常常将科研等同于依葫芦画瓢的车间生产。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药厂依葫芦画瓢研制的主要是国外创新药的类似物,这是由我国当前药企科研投入、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决定的。这也就造成了低水平、低产出、难提高的低层次循环,国内研发人员收入无法同营销人员比较。包括在我国的外资药企,科研人员的收入也低于营销人员,因为营销人员可以直接为公司创造效益,而外企真正的创新药物科研在国外,所以,在我国的科研人员收入就比营销人员低了。和国外药企正好相反的是,根据不同的治疗领域,国外药企的研发费用占比大概在30%-70%,而我国却是销售费用占大头,一般达到五六成甚至更高。相比之下,科研费用则捉襟见肘——少得可怜,因为没必要。

“三低”的马太效应深深困扰着中国药企的科研发展,使我们原本就处于落后、被动的制药企业就更加落后与被动。2017年,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不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共批准上市药品394个,其中化学药品369个,中药民族药2个,生物制品23个;国产药品278个,进口药品116个;国产药品中化学新药28个,中药新药1个,生物制品10个,化学仿制药238个,中药仿制药1个。国产药品278个中仿制药达到238个,占比达85.6%,同时,化学药品还是一个中间体原料药,我们仿制能力还处在低端水平。这是最为揪心的问题,我们始终在低端水平里徘徊,还没找到自己的突破口,而与此同时,全球制药迅猛发展,尤其是我们的友邻看似落后的印度,乃至不甚强大的日本制药企业却在飞速发展,短短的数十年间,把我们远远的甩在屁股后面。(老阳开泰再续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尴尬的中国药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