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一个正上小学的孩子,每天当TA回到家,你会问什么呢?也许会问“宝贝,今天学了什么?”有个妈妈却是这样问的;“你今天有没有提出一个好问题?”她就是1944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核磁共振仪的发明者伊西多.拉比的妈妈。
正是母亲每天的鼓励,使拉比从小凡事先问“为什么”,“怎么办”,并培养出喜欢探究、善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其后做出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创建了拉比学派,被誉为科学创新的典范。可见,提问,尤其是提出好问题,就是点燃想象力的火柴,是助推发明创造的催化剂。
那么,如何才能提出好问题?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一个好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在阅读和聆听中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好问题体现出什么思维?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在我们今天所分享的这本书中:《学会提问》。作者尼尔.布朗,是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另一作者斯图尔特.基利,是美国博林格林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学会提问》堪称批判性思维的“圣经”, 再版10次,畅销30年,主要宗旨在向普通人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指导每个人阅读和聆听的习惯,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即获得批判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世界管理大师大前研一也说,“洞察力、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是21世纪人才需要的四种能力。”
问题来了,提问?谁不会,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都会追着大人问东问西,问这问那,但好的问题,却要有价值,有依据,能论证,可以使你避坑,让你作出明智的决策,简单明白地说就是要有用。
1.在信息的海洋里,你是淘金式思维还是海绵式思维
不少人每天一觉醒来,第一个动作就是打开手机,顿时,这个星球上发生的大大小小事情都冲进你眼里,外部世界尽收眼底,你就起劲看吧,既生猛又快捷。累的只是你的眼睛,大脑始终轻轻松松,像块海绵一样,只管来者不拒地全盘吸收,而且深信不疑,这叫海绵式思维。你有没有一种张大嘴,被人灌入一大坨杂食的感觉?
如果你想掌握主动权,那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看待屏幕里的千姿百态了。这条新闻你相信吗?这篇文章的观点是否客观正确,你是否赞同?看了这个广告你选择忽略还是种草?你得不断地提问并且思考问题的答案,它就是淘金式思维。
比较两种思维方式,其实是可以互补的。要想在信息的洪流中淘出智慧的金子,评判辨别,你还真得有点知识,有点信息作底蕴。而淘金式思维方式最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参与和互动,随时提出疑问,必要时拿出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来。
所以,每天刷屏也可看出人与人的不同,看看你对手掌中呈现的世界是被动吸收还是参与互动,也许优秀的人只比你多做了一点点,就是把思维的触角打开,思考、分析、质疑、批判、反思,然后提出恰当的问题,寻找关键的答案。
看一个例子。职场上,长相漂亮的人混得风风光光,加薪升职要比相貌平平的人要快,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你是否问过,“事实是不是如此”?然后你顺藤摸瓜,了解到美联社曾刊发一份研究报告,结论是,在职场上,相貌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挣的钱多,平均多赚5%。这时候,你相信了吗?
在就业市场还有这么个排序,就是把雇员九大特征按重要程度进行排比。请看,有些公司经理甚至把样貌排在了教育前面:
第一:经验
第二:自信
第三:样貌
第四:毕业院校
愤愤不平之际,你是否决定从985学校辍学去做个隆鼻手术或割双眼皮,或者疯狂地购买化妆品?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良好的外表绝对是个优势。尤其是现在网络审美时代“小鲜肉”和“网红脸”大行其道,颜值经济红得发紫,整形外科医生成为紧缺人才,医疗美容行业的薪水动辄月薪几万十几万。这些现象都蕴含着什么?意味着什么?
到此,你是否会问“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该不该这样子?”
深究下去,人们却进一步发现,大多数老板并没有偏袒样貌好的人。英国曾做过一项调查,选取了大量员工样本,结果发现,并不存在所谓的“美貌津贴”,外表有吸引力的员工之所以挣钱多,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更健康、更聪明,性格更好,办事认真勤勉,不容易情绪化。而那些长相差的,恰恰输在性格孤僻、神经敏感,办事敷衍。
由此可见,事物的本质总是隐藏得很深,很多时候,一个论证表面常常穿着华丽的外衣。我们要问“是不是”的问题,更要多质疑“该不该”的问题,也就是辨别“为什么”胜于“是什么”,“长相漂亮的人比长相平平的人升职加薪快”,这个说法隐藏了什么,它试图用什么来说服你,让你全心全意地接受这个论证。一个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人,必须关注整个论证的方方面面,将理由和结论联系起来观察,从而在别人合理说法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结论。而不仅仅被它那些吸引人的特征将你带偏了。
淘金式思维有助于我们洞察问题、澄清事实,而不是人云亦云,最终得以解决问题。经过这番穷根究底,但愿“人不可貌相”,“人人都应爱护自己的形象”等至理名言得到最本真的理解。
2.世界到处都是断言,我们能否相信它们?
生活中充满了“看法”,比如这个世界曾经是什么样,现在是什么样,将来又是什么样,教科书里,新闻报道、口耳相传中,别人都希望我们将这些看法当做“事实”来接受,争论也往往由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而引起。但这些看法可能是结论,可能是理由,也可能是假设,真的就是真的,假的也真不了。
《学会提问》里教我们,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无可置疑,有些事实断言比其他的更加可靠可信。比如:
“诺贝尔奖得主大部分是男性。”
“2017年中国GDP排名位于世界第二。”
“二、三线城市房价普遍低于一线城市的房价。”
这些断言都是真的,很难找到质疑之处。
但如果是下列的问题呢?
“练习瑜伽降低了罹患癌症的风险。”
“坚持锻炼对心理健康有效果。”
“一个人足够勤奋就会成功。”
“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看的电影。”
面对诸如此类的断言,即使说的人再言之凿凿,果断坚定,掷地有声,你恐怕还得问自己:“这些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或者直接问道:“麻烦你拿出点理由或证据出来。”如果需要证据,但你又什么也有看到,那么它们的可靠性就值得怀疑。你有把握说这些断言都是真的吗?或者更确切地说“我们可以信赖这样的说法吗?”
因此,对于以上断言是观点还是事实,最大的区别就是看有多少相关证据。证据越多,支撑这个看法的“事实性”就越高。
可从这些方面来提问:
●你的证明是什么?
●证据在哪里?
●你确信它是真的吗?
●你怎么知道它是真的?
●你为什么相信它?
●你能证明吗?
将心比心,下次如果你想分享,向朋友推荐好书好电影或别的好东西时,请先准备好你的理由、证据,而且是走心的,不能光说: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空洞的观点说多少遍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