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这样的自己――做一个斜杠青年

遇见这样的自己             ——做一个斜杠青年

第一次看到这个词,一头雾水,不知道这个简单的“斜杠青年(slash)”是何含义,却如此火遍大江南北,火的一塌糊涂,火的无数青年为此折腰。第一次了解这个词,热血沸腾,因为它契合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我的目标就是“遇见这样的自己,做一个斜杠青年”。那么何谓斜杠青年,这个词源自何处呢?2007年,《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玛西•埃尔博尔写了一本《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的书,她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用于爱好和业余生活相关的身份而不仅仅是工作中的职位来定义自己,用多种方式让一个人变得更加有趣、完整和立体,而且相比传统单一的职业方式,多重身份的生活能让人更加满足和充实,使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现象称为“斜杠现象”。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纵向单一发展模式和某一种身份的束缚,开始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多元身份,追求横向多元化的生活。利用业余时间,发挥业余爱好的优势做喜欢的事情的人,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斜杠青年。

在我们身边,也实实在在的存在着很多这样的斜杠青年,只是以前的日子,我们只是不知如何标榜这些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报导不为人知的朱军,我们熟知他是一个央视知名主持人,主持了21届春晚,其实朱军他还是一个优秀画家,是著名画家巨匠范曾的关门弟子,他的画作《牧羊女》,在北京保利拍卖会拍出130万元,并破2分钟成交记录。

除此之外,他还是航模高手,朱军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斜杠青年

于我而言,刚刚毕业的这一年,作为北漂大族中的一个小蝼蚁,我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每天兢兢业业,拿着一份薪水,安然的度着日,只是依旧有些许未来的茫然,有些许不能充分利用时间的苦恼,有些许蹉跎岁月的焦虑,我承认,我的骨子里是充满激情与热情的,我不是一个追求安定的女孩子。我深谙高晓松老师的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也向往王小波老师所讲“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所以,当斜杠青年的定义与我的自我期望不谋而合时,我是激动的,也是兴奋的,因为我觉得我发现了我的灯塔。我们生活在一个时代,我们需要为了生计挣钱而去工作,也想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为了自己工作之外的兴趣,专注的去做一件事,这件事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好的钱途,亦或者可以带给我们一种情怀,一种追求生活质量的体验,生活、兴趣、爱好就是斜杠青年撬动地球的杠杆。我渴望遇见这样的自己,做一个斜杠青年,保持充沛的精力,充满着好奇心,变成更好的自己。怎样做好一个斜杠青年呢?翻阅了很多资料,众说纷纭,我比较认同的是:1、 做好本职工作,以本职工作为圆心之外去做拓展,生活的前提一定要是活着,像我们已经毕业走上工作,需要以一个成熟的心态来对待自己,所谓成熟的基本就是自食其力,在此基础上去发现自己的兴趣。2、 从兴趣出发,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这种兴趣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声音,这种兴趣的出发点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金钱,是一个长远的坚持下去的爱好,我做它的初衷是为了释放自己、充实自己、抑或是实现自我的价值。3、 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隔行如隔山的时代已经过去,成为斜杠,实现跨界也不再是遥不可及,深度挖掘自己的爱好,开发自己的潜力,让种种才华有实现的可能,各种APP的出世,分答、、直播、赤兔等提供了充分的平台去绽放你自己。4、 时间管理和行动管理,要想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你必须审视自己的时间规划,强化自己的时间观念,你要有足够的精力保证工作的时间,也要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控制你的业余生活时间,时间保证的情况下就是去行动,这个时代我们很容易焦虑,也很容易放弃,我们最大的缺点就是想得太多,而做的太少。

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我会遇到这样的自己,成为一个斜杠青年,主业工作上我会做好取得我所定义的工作上的成功,副业生活上我会挖掘我的爱好取得我所定义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成功。

也希望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自己,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取得工作和生活双重模式下的成功,平衡工作,平衡生活,有钱,有自由,也有诗意的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这样的自己――做一个斜杠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