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睡10h还能教学、考察、制作13000只标本,出版70部著作?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干货全在这

当你老了,一生最后悔的是什么?

全球调查统计的前五名

第一名 92%的人后悔自己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
第二名 73%的人后悔选错了职业。
第三名 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
第四名 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
第五名 45%的人后悔没有好好善待自己的身体。

本杰明·富兰克林说:

如果你意欲享受生活中最大的奢华。

有时间休憩,有时间思考问题,有时间去完成目标以及知道如何尽你所能完成此事,那么记住,这里唯有一条路可走——有足够的时间去规划。

要让你所有的事情都恰在其位,要让你所有的事情都恰在其时。

《奇特的一生》的作者格拉宁(俄罗斯著名作家,获“巨著奖”——俄罗斯最重大的文学奖,奖金额度仅次于诺贝尔文学奖),讲述了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坚持56年实践的“时间统计法”。


每天睡10h还能教学、考察、制作13000只标本,出版70部著作?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干货全在这_第1张图片
奏是这本书

人的一生可以做多少事呢?

看看柳比歇夫就知道了

他任职大学教研室主任兼研究所负责人,负责教学还要常常到各地考察。

20世纪30年代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全部跑完。

去过许多集体农庄,实地研究果树害虫,玉米害虫,黄鼠……

在所谓的“休息”时间,研究地蚤的分类,单单这一项,工作量就颇为可观。

到1955年,柳比歇夫已经搜集了35箱标本,共13000只,全部都要鉴定、测量、做切片、制作标本。

他收集的材料比动物研究所还要多5倍。

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

各种各样的专著和论文,一共打印了500多张,相当于12500页字的打字稿。文件都编了号,装订成册,好几百本。

学术通信,事物信函,生物学、社会学的教案,日记,论文,手稿,学术报告,札记,照片,书评……形形色色,不一而足。

不仅包括昆虫学,还涉及到动物学,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数学,化学,文学,进化论,无神论,此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人生各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如果你以为柳比歇夫是个工作机器,那你就错了。

在他的某份年度清单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娱乐65次,列举了看过的戏剧、电影、音乐会和展览;游泳43次;同朋友、学生交往151小时……

他还按照自己的身体特点拟定了几条守则:

1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2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3睡了很多,10小时左右。

所有这些令人惊叹的成绩,得益于他56年如一日的时间管理法。即使到了老年,他的工作精力和思考效率依然有增无减。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

1916年26岁柳比歇夫开始记录时间开销日记,从此一天也没间断过。

在战争年代,考察途中,住院期间,甚至儿子逝世,痛苦不堪时。

没有任何理由,任何事件,任何状况能阻止了他。

■日记的形式: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

工作、休息、散步等所有活动的花费时间,都记录在日记中。

注意,这里的时间是纯时间,工作中的任何间歇都要刨除。

例如:乌里扬诺夫斯克。

1964年4月7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装娥的图)——3小时15分
鉴定袋娥——20分(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2小时45分(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2小时25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10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10分
列夫托尔斯泰——1小时25分

基本工作合计——6小时20分

■根据时间日记,分类整理,分析总结,每月做月度总结,每年做年度总结。

他把一天中的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对应在三类工作事务上。

第一类包括中心工作(写书、搞研究)和例行工作(看参考、做笔记、写信)。

第二类工作包括做学术报告、讲课、开学术讨论会、看文字作品等非科研性的活动。

第三类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

月度记录:

基本科研——59小时45分
分类昆虫学——20小时55分
附加工作——50小时25分
组织工作——5小时40分
合计 ——136小时45分

年度记录:

1937年1840小时
1938年1402小时
1939年1362小时
1940年1560小时

这还是基本科研工作时间,其他一些辅助工作还没有计入。

柳比歇夫把一生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

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做个总鉴定。

五年总结:

·····一九六四至一九六八年……在跳甲属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我如果能在下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论述大田跳甲属的专著,就满意了。

搜集完毕,但我并不指望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能确定各族系之间的差异……由此可见,虽然在形式上我哪一项都是连一半也没有完成,然而各项工作都有显著的进展……

■除了这些,柳比歇夫还随时随地利用“时间的下脚料”。

散步时捕捉昆虫,开会时演算习题,出门旅行,看小部头的书……英语就是他利用下脚料时间学会的。

优秀的人总是想方设法高效利用碎片时间。

《就因为没有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作者日本女医生吉田穗波决定到哈佛念书时,大女儿两岁,老二才两个月,每天要花3小时在路上,下了班再接孩子,回到家已经七点了。

一天只有24小时,要工作、带娃、做家务、学习,怎么够用呢?

吉田穗波强调要把完美主义的思想抛弃,改成“完成一点是一点”,就会有新突破。

她会在晾衣服时想着怎样回电子邮件,利用诊所午休填孩子托儿所需的文件……

她的时间计划表是细分到15分钟的。

走路、等车、上洗手间、整理家务……不方便拿纸笔的时刻,用来练习听力,或者思考、报告。

从准备到考取哈佛,她只花了半年时间,期间还怀上了第三胎。


每天睡10h还能教学、考察、制作13000只标本,出版70部著作?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干货全在这_第2张图片
吉田穗波一家

时间日记的好处

①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能说出一年看了几场电影,几次展览,唱了多少首歌吗?新朋友增加了几个?聚会了多少次?每年有多少时间在运动?

随着年龄不同,这个数字变化了什么?每年读书是增加还是减少了?科学和小说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工作精力,爱好和兴趣有什么改变?

恐怕连大约的数字都说不上来,更加说不出有什么变化。

我们使用着筛选过的时间:

记得的只是某些最精彩或痛苦的时刻;

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什么都不算;

我们把整段(上下午/晚上)的时间才叫时间,只承认不受干扰的大段时间;

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找借口,不就1分钟,3分钟么,或外界有干扰,任它流失。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借口是怎样的削弱和腐蚀我们的灵魂。

多年记录的结果使柳比歇夫内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无需看表就能精确的感知时针的移动。

他记下工作起止的时间,误差不会超过5分钟。

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的消失不见,不会消亡。

它变成了什么,自己又变化了多少,总能查的出来,这是最实实在在的收获。

用细密的网眼,抓住变幻无常,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瞬间。

②制定计划

很多人喜欢造计划,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
因为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光做计划却不去操心多久能完成。

制定计划,就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

比如你计划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你知道这种类型的大概1小时能看多少页,而不是想象着2天内我要读完。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把计划设定太高,同时又对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时间,缺乏清楚的认识。

柳比歇夫通过他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做研究和试验:

试验在读,写,听,工作,思索等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怎么干?既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也能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

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每一分钟,实时考虑时效。

在一次总结中,他写道:

第一类工作564.5,计划570,赤字为5.5;
交际130,计划129;
路途往返140 计划142;

一切都相符,一年的误差仅为1%,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怎么用?

对于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法,有的人崇拜,有的人嗤之以鼻。后者认为这太可怕了,难以容忍,每分钟都要制定详细计划,等于变相的把自己变成机器,框死在架里。

事实上,时间统计法并不会扼杀人,因为人适应它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成就一切可能性。

你能做到的,比你所做的要多得多,你还没有达到自己能够达到限度的一半,潜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原封未动。

没有去做就忙不迭的否定,就好比贫穷限制了人的想象力。

贾平凹的《老西安》中描写过这样的画面:

一位南郊的九十岁的老人曾经对我说过他年轻时与人坐在城南门口的河壕上拉话儿,缘头是由“大芳”照相馆橱窗里蒋介石的巨照说开的。
一个说:蒋委员长不知道一天吃的什么饭,肯定是顿顿捞一碗干面,油泼的辣子调得红红的。
他说:我要当了蒋委员长,全村的粪都要是我的,谁也不能拾。

《死时谁为你哭泣》的作者罗宾·夏玛说:

不是因为某件事很难,你才不想做,而是因为你不想做,让这件事变得很难。

有些崇拜者试图模仿柳比歇夫,往往坚持不了几天,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

那就是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目标,这个时间统计法才成立。

当你有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有一个不得不打倒的敌人时,这个时间管理才最高效。

柳比歇夫在28岁时就设立了人生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正是这个目标让他孜孜不倦。

说到底,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是一种工具,工具最直接目的是为了给人赋能,更方便,更好的生活。

我们有用的就留下,没用的就摒弃。

不必完全照搬,以此为框,去实践,和现实碰撞后再调整,最终制定出符合自己的方案就好。

每天睡10h还能教学、考察、制作13000只标本,出版70部著作?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干货全在这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希望柳比歇夫的经历和时间管理方法能帮到你,清晨被梦想叫醒,再带着满足感入睡,过好每一天,过好这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睡10h还能教学、考察、制作13000只标本,出版70部著作?柳比歇夫的时间管理干货全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