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这些能力,你或许也自叹不如

小孩子的这些能力,你或许也自叹不如_第1张图片
毕加索-鸟-陶盘.jpg

当下的宝妈宝爸大多是80后,不只是我,还有我朋友圈里那些有娃的朋友们,不时会发条消息,晒晒家里的娃又在折腾什么了又学会什么了。

小朋友们(0~3岁)学习之神速、进步之巨大常常令我们惊叹不已——学会稳当地走路、学会自主进食、学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不知哪天又能学会什么技能。当然,这里列的这些技能是长大必要的生存技能。而据我观察,他们身上的有些能力是即使作为成人的我们也缺失的、也自叹不如的。

观察力

小朋友们似乎天生就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在纷繁复杂的场景中发现很多细节。我已经不止一次的惊讶于为何Miya每次逛街都能看到路边的小狗和小鸟,而有时那些小狗小鸟在几十米开外,不经她指点,我根本就不会注意到。

不仅仅是远处的东西,近处的细小事物Miya也能敏锐地捕捉到。每次吃完饭,总是会有些饭菜散落在地板上,而每次我以为打扫干净了,却不知Miya又在何处发现了一粒米饭捡了起来给我——从她十个月起就会这样的精细动作了。

注意力

有人总结说,两岁小孩子的注意力时长通常只有几分钟,几分钟过后会转换到另外一件事物上去。不过,重点不在时长,重点在于小朋友们会持续地每天重复地注意同一件事,比如近来Miya每天睡前都会从书架翻出她喜欢的系列图画书来看。

在朋友圈里,有的宝妈宝爸也提到过他们家的宝宝有段时间每天会想听相同的故事每次听又都必然会笑;有的宝宝是喜欢念诗,每晚都要念完一整本书的诗才睡!

想想看吧,我们有多久没有像这样持续地沉浸式地做过一件事情,我们又是多么容易被微博微信朋友圈的一条消息打扰!

通感能力

通感能力是小朋友具有的另一种能力——对于声音的通感,对于图像的通感。在婴儿的时候,他们就会随着音乐或者铃声有节奏的挥手蹬脚起来。稍微大一点了,让他们玩《幸福拍手歌》的游戏根本一学就会的吧。

至于图像,小朋友是有强烈的画面感知能力的,他们看到一幅图画就会表达出他们的心情,即使你事先没有解说过。Miya有一本关于马的图画书,有一页画了一匹马躺着在被医生疗伤,每次翻到这一页Miya总是一脸悲伤,还拉着我们看,我们只好赶忙解释来安慰她。

这种对于画面的敏锐感知,恐怕我们早已失去了吧。当代发达的媒体早已让我们见识过世间各种的悲伤和喜悦,以至于我们看到一个新闻画面早已见怪不怪甚至多少有点麻木不仁。当我们专门去美术馆画廊参观的时候,又会常常陷入这样的陷阱——只会套用已有的经验来理解一幅画,而很少动用感官去全身心地感受一幅画了——我们有太多的先入之见不容易排除。毕加索也曾嘲笑过那些想理解他的艺术的人:

人人都想理解艺术,为什么不设法去理解鸟的歌声呢?

对于小孩子们来说,缺少经验正是他们的优势之一,没有那么多经验来告诉他们该如何如何,只需本能便可感受一幅画传达的内容。

运动能力

小朋友的运动能力也是一项大部分成人都难以望其项背的能力。一旦小朋友们解锁了走路这个技能,那每天必然是四处探险横冲直撞,并伴随着一阵阵欢呼雀跃和惊声尖叫,在一旁看护的宝妈宝爸们,早已累的快要趴下。这正很好的诠释了那句话——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相比之下,我们又有多久没有跑过步游过泳?“宅”早已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一种共性吧。

结语

我想,正是这些本质的能力叠加起来,才推动着小朋友们的巨大成长吧。通过观察感知、再内化理解、再到外在运动模仿等等,他们就是这样不断习得新的技能,每天都给我们带来惊喜。看着他们的成长,我们是否也该内醒一下,向小朋友们学习这些我们欠缺的能力呢?


后注:

这是我在 发布的第二篇原创文章,欢迎简友们评论交流。对 育儿/教育 话题感兴趣的朋友可加关注互动。我会持续更新的。多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孩子的这些能力,你或许也自叹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