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 一

无法睡好的夜晚,自己找了无数接口没空写的随笔,可以理一理思绪了。

这个假期,我回了一趟实验室,也就呆短短两小时吧,实验室的同学们也都在紧锣密鼓。

一是春招,二是毕设,悠闲如我又看似有点格格不入。

还是了解到一些消息,同组有个妹子进了腾讯sng,一个师弟申到了墨尔本。还据说我还被写进年刊…还真是尴尬,我怕是被写进年刊里出路最差的了吧。

女票吐槽我,假期就这几天,去啥实验室呢?一是广州确实没啥玩了,二是我想回去,找个地方把之前没做完的工作做一下。

当我聊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都在进步,我玩儿起来其实是会有些心慌,我意识到,我还是不自信,太不自信了。

这种不自信来源于哪里?我说,我本科四年,我努力了,我拿过奖学金,我也能保研,单从这些,能说明我就排在这一级中的前列吗?

其实怎么说,一方面我很感激gfs给我降了分录到了中大;另一方面,我接触到的同龄人可都是在独木桥上把我挤下去的人呀。可以说我本科的时候我一直不服,我想证明自己不是吊车尾,可是这种证明我不知道是不是无力的。也许我跑在前面,仅仅是因为后面的人在休息,而并不是他们真的跑不快。

我是说,他们有能力跑,只是不屑于跑,我能暂时领先一部分,仅仅也是路过了那些比我聪明而不努力的人。然而从这个平台里走出,真正去走科研这条路的人,通俗来说,还真的几乎都是兼有聪明和努力的精英们。我这个浑水摸到的鱼,又能如何呢?

从这个角度看,我还真的要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不至于进入到一个全是精英的地方努力追赶而又充满挫败。

# 二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问题好像是说美国人有多反智。回答里面当然提到说,教育是一种资源;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大多觉得聪明的人牛逼,状元厉害,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太稀缺,只能被一批人中最优秀的人去享用。如果教育资源很富足,人人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的选拔方式可能也是推荐制,那我们会很崇拜那些碾压的那些人,还是社会资源更充足的那些人呢?

所以说,我留学的同学大多都说,亚裔的学生太拼了,但是你看,一些资本家的孩子们,他们可能没那么聪明,他们也不用去深入钻研一些理工科的东西,凭借他们拥有的社会资源,依然可以修身齐家,收获财富名望,为社会做出贡献。

就是说,智商确实不是一个人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但是资源稀缺的地方,还是那句话,马太效应。

阶级固化会从教育开始

# 三

科研这条路我不知道该不该走,我还是萌生了一点出成果太慢的抱怨的。没人给你特定的任务,目标,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

如果其他同龄人发展的太顺,还真会让我怀疑当时的决定。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

我审视自己,我是不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短期内出不了成果,我能不能坚持努力?如果没有人push,我的自制力强不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动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