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写19:村上春树谈写作(2)——建立固定习惯模式,要有“照常营业行为”。

文/船长

大家好,我是疯狂的船长,不疯魔不成活,每天坚持禅写1小时的训练,日更输出两三千字左右,欢迎您的持续关注!


7:50

001  长篇是主战场,中短篇是练习场。(点击看上一篇文章)

002  建立固定习惯模式,要有“照常营业行为”。

这个世界上确实也会存在才华横溢、极富天赋的作家,他们也许是随时会迸发出灵感,因此创造也是随心所欲,不需要固定的习惯模式。

但是,这毕竟是极少数。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学习的是一种更为稳妥的方式,即让我们通过培养自己一种优秀的写作习惯,一种生活与写作结合起来的固定模式,也许会更有利于我们的持续写作与输出。

村上春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写过不同题材的小说,但是他一致认为,无论是什么情况下,他觉得自己写作方面的固定模式并没有发生改变,他说:

每部小说的内容不一样,同样的写作方法呀,工作场所呀,所需的等也各各相异,尽管如此,基本顺序和规则之类(说到底,这只是我自己的印象),却几乎没有变化,对我来说不妨把它称作‘照常营业行为'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他提到的基本顺序和规则,其实就像他自己经营过的一家餐饮店一样,每天固定时间段营业。当然,与经营店铺不同的时,写作是一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脑力劳动,每天能“照常营业”的时间有限,因此村上春树每天固定是早起伏案4-5个小时,直到写完就结束“营业行为”了。这个规律是一直没有改变过。

村上春树之所以用“照常营业行为”这个作为比喻,估计一来是因为他开过店有切身的体会,二是写作对他而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需要经营的人生事业,而且是需要每天定时开业的,马虎不得,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要把“写作长篇小说”这事情经营好,他认为有两点非常重要:

1、集中注意力;

2、坚持的耐力。

他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这样说道:

“每天集中精力写作,坚持半载、一载乃至两载,小说家(至少是有志于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必须具有这种耐力。”

为什么集中注意力和耐力这么重要呢?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写作更多像一场马拉松比赛,考究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很多人虽然有爆发力,但是爆发力毕竟是瞬间即逝的东西,如果用来写一部长篇小说,或者写一本书,一个理论体系,恐怕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起码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这样。因为这缺乏了一个稳定性,没有了稳定性,活着无限的灵感的等待当中,最终恐怕只能不了了之了。村上春树也谈到,写作需要巨大的能量是远超乎普通人的想象的:

“激光束一般集于一点,动用想象力从“无”的地平线上催生出故事来,挑选出一个个正确的词语,让所有的情节发展准确无误——这样一种工作,与一般人想象的相比,更为长久地需要巨大的能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要集中注意力,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坚持每天定量的写作,更少需要持续地消耗我们更多的能量。如何让这种能量得到最佳的补充呢?村上春树给出的答案就是要有固定的生活模式作为支撑,甚至要逼一逼自己:

“把自己逼进这种固定的模式里,建立生活与工作的循环周期,才有可能创作长篇小说,因为这漫长的工作对能量的需求大得异乎寻常,必须先牢牢固守自己的姿态,不这么做说不定就会因为实力不足而导致半途而废。”——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我细细品味他的话的时候,其实让我更为好奇的是,让他去每天如此固化的生活模式,背后心理动机是什么,或者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我只想到了一些词,那就是:

梦想、使命感 和格局。

我觉得村上春树有一种源自心底使命感,同时也是启动了他心底埋藏已久的梦想的种子,突然有一天,他就说,我要把店铺转让掉,要去写作了。周边的人都觉得他疯了,因为他当时的店铺,经过不少时间的经营,好不容易开始盈利了。别人都劝他,要不先找其他人打理店铺,不要转让,而写作就让他先试一试?他却没有接受这样折中的意见,而是果断选择了背水一战。

我想,让他突然去写小说背后原因,一定是某个梦想的种子在那个时间点上,恰好发芽了,从泥土中破土而出。而召唤着它向上生长的,也许就是某一个使命。村上春树他说过,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对世界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哪怕一丁点,他也会感到很欣慰。也许,这就隐藏着了他某种使命。

而关于格局。

我觉得因为写长篇小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具有时间格局的事情。每天固定写4000字,起码要写1年多,才有一两百万字吧。当你真正看清楚这个所需要的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并且敢于接受这个挑战的时候,那自然就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保持自己每天恒定的输出。

因此,我认为一个人格局的大小,是影响他行为习惯模式的关键。一个行为习惯模式的培养,也许先要考虑一下,我们内心深处的使命是什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我们要实现这个梦想需要什么样的一个格局?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我们再考虑如何培养固定的习惯模式的,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培养的问题。

村上春树指出来的‘照常营业行为' ,或者说“固定的模式”,强调的是建立生活与工作(写作)的周期循环。所以说这种固定的模式,并非只是一个写作的习惯这么简单。因为其实生活、工作、写作等,这个都是会相互影响的,如何把他们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天都规律化,这确实需要很多实践去探索。

村上春树他自己亲自实践证明的,这个固有的模式中,每天早起写作、每天固定的跑步等习惯,这些是对他的写作帮助是非常大的。

早上4、5点钟起床,工作5~6个小时。

下午跑步10公里或游泳1.5公里,或者两件事都做,

然后读书、听音乐,晚上9点准时睡觉。

其实不单是村上春树,我发现很多高产的作家,都有一同样的一些固定的模式,虽然他们不一定跑步,但是他们为了写作,而会自然设计出一套符合自己的固定模式,而且他们都有极大的共同之处——那就是晨间写作。

例如亦舒,我看上弘丹有讲到过:

“亦舒是一位晨起型作家。她也是一位高产作家,仅长篇小说就有一百多部。据说,她丈夫一直很纳闷:老婆出版的一本又一本的小说,都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因为她每天都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原来,亦舒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写作,奋力写作3小时。然后,开始做早饭。这时,全家人才陆续起床。”

中国有个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郝景芳,她也曾经也是宝妈,需要做家务,还有工作,充分利用了晨间的时间,通常都是:

早上4:30就起床,一直写到7点。

在《成为作家》里,多萝西娅·布兰德也有同样的观点,也提倡写作需要利用好晨间时间,她这么说到:

“朝不费劲的写作努力: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方法是:比你习惯的起床时间早起半小时或一个小时。尽可能地早起——不要说话,不要读报纸,不要抓起你前一天晚上放在身旁的书来读——立即开始写作。想到什么写什么:昨夜的梦,如果你还能记得的话;前天的活动;真实的或虚构的谈话;对意识的检查。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你写得好坏或有用与否并不重要。事实上,在这种素材中间你的发现会比你预期的更有价值。但是现在你的基本目的不是写出不朽的文字,而是写下任何文字,只要不是一派胡言就行。”

《心灵写作》的作者娜妲莉,也是我经常提到的一个作家,她也极力提倡建立一种生活结构。吕旭亚在《心灵写作》三十年纪念版序中这样写到:

“娜妲莉用书写来修行,书写成为她心灵修炼的一种练习。那是一种持续不断的练习,所以她强调建立一种生活结构让书写成为其中的一块。”

其实以上这些例子,都跟村上春树所提倡的固定营业行为,或者固定模式,都无不一一暗合。

写到这里,想起了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人是被习惯所塑造的,优异的成绩来自于良好的习惯,而非一时的行为。”  ,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所讲的"人被习惯塑造",这里的习惯不是单一的习惯,而是指一系列的习惯,包括好的,也包括坏的。

因此,我们得反省一下自身,如果我们自己的梦想、使命、格局都有了,那么就重点去培养一些良好的习惯吧,这些良好习惯的组合,就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模式,这种生活模式会帮助你更好地去践行你的使命,实现你梦想!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恩一切觉正净、真善美!感恩你的陪伴!希望带给你极大的启发!我们明天再见!

9:04

你可能感兴趣的:(禅写19:村上春树谈写作(2)——建立固定习惯模式,要有“照常营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