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侏罗纪世界2》上映以后,关于恐龙的事儿,成了热门话题。
这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就是说,提取恐龙的DNA,就可以复活恐龙。
最近有遗传学家指出,电影里的这种做法,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在6000多万年前,恐龙就已经灭绝了,过了这么多年,它们的DNA早就已经分解成其他物质了。
说起恐龙的灭绝,你可能听说过一种说法:小行星撞地球导致恐龙灭绝。那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咱们就来说说,这种说法的根据是什么。
咱们脚下的大地,实际上是一层一层积累起来的,越往下的地层,就越古老。科学家研究地层的时候发现,恐龙灭绝之前的那一层,跟恐龙灭绝之后的那一层,中间还夹着一层白色的粘土。
在这层粘土里,有2种东西,一种是球形的石英颗粒,另一种是金属铱。石英是土壤里的成分,只有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才会变成球形的颗粒。所以说这一层粘土形成的时候,一定发生了很大的灾难。
另外,这层粘土里还有特别多的金属铱,铱就是金字旁右边一个衣服的衣。这种金属在地球上很少,但是在外星球上有很多。
有了这两个东西,科学家就做出了推断: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大爆炸和气候灾难,这也就导致了恐龙灭绝。现在,科学界普遍认为,恐龙灭绝是综合多种因素导致的结果,但是小行星撞地球,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
关注“孤独大脑”,听说老喻开了一个脑洞!
话说吧过去这几年,美国股市涨势如虹,市值最高的股票苹果,总市值已经超过了9000亿美元。距离突破一万亿美元已经不远了。排在后面的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还有阿里巴巴、腾讯,也都是同一个量级的公司。虽然股市这东西涨跌无常,说不好,但是不远的未来,我们是可以看到一批公司的总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的。
老喻的这个脑洞是这样的,他在公众号“孤独大脑”上写的,他说,咱就别关心一万亿美金这个级别的企业了,咱们往前想想,如果未来有突破100万亿美元的公司,也就是比今天的苹果还要大100倍的公司,它会出现在哪个领域?100万亿美元,也就是一家公司的市值,就是今天五个美国GDP总和,这个可以想象吗?
想想又不犯法。我们得知道,如果在几十年前,告诉你将来有一家公司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也是不会有人信的。
所以,老喻的这个脑洞,其实是在问两个问题:第一,100万亿美元的公司,可能吗?第二个问题是,如果可能,它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要知道,现在这批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的企业,可不是什么金融泡沫哈,苹果的市盈率只有十几倍,健康得很。其他领头的大公司,业绩增长也非常快。都是有大象一样的体量,但是却有兔子一样的奔跑速度。
这件事,我们今天看好像很正常,但是跳出来一想,其实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要知道,在一个特定的时代里,一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是有上限的。就像一个生物物种,体型变大,在竞争中肯定是占便宜。但是,体型大到一定的程度,就一定会停止。因为你对食物的要求、你的行动能力、适应能力都会成问题。
山也一样。有人计算过,地球上的山最高只能在10~20公里之间,否则它自身的重量就会把它压塌。地球上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不到10公里高。而火星上有一座高达二十多公里的山,因为火星重力比地球小很多嘛。
好了,回来再看企业:为什么今天的企业能长到这么大呢?它们怎么就没被自己的重量压垮呢?原因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数字化时代。很多问题被解决了。
你想,原来的公司长不大,是因为长大之后,层级太多,信息流转速度太慢,企业变得越来越笨,被人咬了一口,半天都反应不过来。所以,大到一定程度,规模就是劣势了。
但是在今天的网络社会,如果你是一家数字高科技公司,大,对你的意义就变了。一家数字公司的神经网络分布越广,就越聪明。就拿腾讯和阿里这样的公司来说,因为他们大,所以掌握的数据就多,数据越多的公司,就越聪明。规模反而变成了优势。
像苹果公司,为它工作的人,可不只是苹果的员工啊,为苹果系统开发软件的人,全球有将近2000万人,还不算围绕苹果硬件的产业链上的人数。你看,它大到了什么程度?而且越大越稳固。
好了,我们刚才问的第一个问题有初步答案了。只要是数字型的高科技公司,进一步长大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它摆脱了重力对它的限制嘛。
那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头部的公司还能再长大一百倍,那它会出现在哪个领域?
老喻的答案是:是开拓新世界的公司。
为啥?因为我们熟悉的世界,是支撑不了这么大市值的。你就算是苹果公司,它的产品已经不能更受欢迎了吧?市场占有率也快逼近极限了吧?利润还高。即使这样,也只能支撑苹果公司的股价到一万亿美元的规模,未来是没有100倍的想象空间的。
在过去的历史经验中,巨型公司,尤其是能以百倍规模增长的巨型公司,通常都是开拓了当时的新世界的公司。
比如说,成立于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这家公司活了200年,后来解散了。它活着的时候,那真叫是巨无霸啊。1669年时,它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20000名员工、与10000名佣兵的军队。它为啥能有这么大规模呢?背景是欧洲人殖民全世界嘛。有了新的空间,新殖民地,才会有那么多倍的财富效应嘛。
所以,再涨100倍的公司,一定是一个新型的开拓新世界、新殖民地的公司。
所以,老喻说,我猜想可能是两种公司。一实一虚。
实的,是搞火星殖民的公司。就是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或者是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这样的公司。他们反正是在这条赛道上,能不能干的成不好说,但是一旦干成了,你想,这不就是500年前发现美洲新大陆吗?头部公司增长100倍,没有啥问题。
老喻说还有一种虚的开辟新大陆的方式,那就是开拓意识殖民地,比如脑机互联,能让人类把意识上传到网络,或者把知识下载到脑子里,这种虚拟意义上的殖民地。
不管是实的还是虚的,只要有一个全新的空间,这个空间和原有的人类世界能够发生协作和资源交换,这就是一个空前巨大的财富引擎,诞生一个100倍规模的公司没有问题。
好了,这就是老喻给我们开的一个脑洞。这件事即使会发生,也还遥远。今天只是给你提个醒儿,如果你要做长期的价值投资,不妨密切关注这两个领域公司的动向。
说到这儿,你会问了,老喻的这个脑洞,和你刚开始说的天体物理学有啥关系?难道是我们该研究怎么殖民火星吗?不是。我是想说,一个人的坐标有多大,他的见识才能有多高。
有一位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说你教育孩子,除了那些应对竞争的知识,最应该让孩子接触的就是天文和历史。哎,奇怪,一文科一理科,这两门学科不挨着啊?对。但是这两门学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扩展一个人的坐标系。天文帮你扩展人生的空间坐标系,历史帮你扩展人生的时间坐标系。
一个人建立了这样的时空感之后,至少心胸会大一点。他知道,他现在面对的所有困扰、烦恼、成就、欢喜,在历史上是无数人都遇到过的,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建立了这样的时空感之后,他思考问题的框架才足够大。火星殖民这种事,如果你没有基本的宇宙观,如果你对当年哥伦布带来的财富爆炸效应没有基本的理解,也就是缺了基本的天文和历史素养,你是不理解这到底在说什么的。你会觉得埃隆·马斯克和贝索斯就是两个妄想狂,你不会看到那背后真实的财富机会的。
说起上网成瘾,咱们现在更可能遇到的情况是刷手机成瘾,一刷就是一两个小时,刷完了觉得特后悔。出现这种问题,其实都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有一个时间管理专家,叫范德卡姆,他有一套认识自我的方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自我,分别是:预期自我,体验自我和回忆自我。什么意思呢?咱们一个一个来说。
首先,在做事之前,你会有一个预期自我,预期自己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比方说,预期自己起床以后要看书、背单词。
但是,真到了要做事的时候,就会有一个体验自我来干扰你了。体验自我就是靠着本能和冲动去做事的自我,追求体验的快感。体验自我一旦支配了你,你就会开始玩儿手机了。
当你做完了一件事儿,还会有一个回忆自我,就是你回忆起来是什么感觉。如果你玩儿了半天手机,没干正事儿,回忆自我往往就是后悔的。
一个人如果能安排好这三个自我的关系,其实也就掌控了时间。那怎么安排呢?咱们从结果来反推一下:想要让自己将来回忆的时候感到幸福、快乐,不会后悔,那在做事的时候,就不能让体验自我控制你,也就是不能一味地追求快感,去玩儿手机。
所以在一开始,就不能放纵,要按着预期的目标来行动,比方说看书、背单词。只有这样,实现了预期自我,才能给回忆自我带来真正的幸福感。
最近,在法国的一个拍卖会上,有一件中国乾隆时期的瓷器,拍出了1600万欧元的价格,折合人民币1亿2000万元。说起欧洲人跟瓷器的关系,他们一方面很喜欢购买中国的瓷器,另一方面,他们自己也会做瓷器,甚至有一种说法,说欧洲人“再发明”了瓷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欧洲人确实是自己做试验做出了瓷器,而不是跟中国工匠学的。只不过,他们学会做瓷器的时间很晚,到18世纪才做出来,所以叫“再发明”。
下面咱们来说说欧洲“再发明”瓷器的过程。当时有一个欧洲小国的国王,抓了一个人帮他炼黄金,这个人叫伯特格尔,结果当然就是炼不出来嘛。不过呢,当时中国进口的瓷器很值钱,所以国王说:那好吧,黄金炼不出来,你就研究瓷器吧。
后来伯特格尔花了4年时间,做了3万多次实验,终于把瓷器给研制成功了。之后的50年里,制作瓷器技术就传遍了整个欧洲。
和中国人做瓷器不同的是,欧洲人从一开始做瓷器,就是用科学精神来做的,各种实验的用料配比、工艺流程、实验记录,都记载得特别详细,所以欧洲的瓷器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