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辞无锋,却可杀人——我眼中的《十二怒汉》

文/牧鲸人

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贝卡利亚

图片发自App

        不算宽敞的休息室,身份职业各不相同的十二个公民,经过共同的商议,将决定一位贫民窟里十八岁少年的生死,少年被指控杀死父亲,一旦陪审团一致认定他有罪,少年就会被送上电椅,处以极刑。真相与怀疑,盲从与坚持,尊重与偏见,等级与平等,冷静与愤怒,都在小小的休息室里面的十二人之间碰撞,爆发激烈的矛盾。

        这是一场无关真相,只做阐释的讨论。

       

言辞无锋,却可杀人——我眼中的《十二怒汉》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生命的权利,在任何时候,都不容被草率决定,不论人种、年龄、性别、财富,都应当被尊敬。当一开始十一个人都举手认定男孩儿是有罪的时候,八号陪审员选择了坚持内心的想法,提出了“合理质疑”,七号陪审员不屑一顾,因为他晚上要去看球赛,觉得在这里讨论纯属浪费时间,但是随着八号的坚持与科学的论证,无罪的想法开始蔓延,最后所有人达成了一致——无罪。在一个孤立的处境下,坚持自己对生命的尊敬,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八号陪审员选择了无罪,这也就代表他一个人站到了十一个人的对立面,代表他会被数倍于己的人驳斥、反对,但是他还是勇敢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因为他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被他人意见左右。

言辞无锋,却可杀人——我眼中的《十二怒汉》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究竟什么是正义?这部电影之中,三号陪审员一直不听他人的分析,固执己见,咆哮着要将男孩儿送上电椅,他认为这才是正义;十号陪审员对贫民窟的人怀有偏见,他认为将这些人定为恶人才是正确的;八号陪审员则认为,在没有确定一个人有罪之前,决不能判处他有罪。最后,十二个人经过价值观的碰撞,结合自身经历,终于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大家,正义不等于无情的制裁,不等于阶级的优越,正义是对民主的维护,是对法律公正性的维护,是一个国家的法律不用高高在上,而是深入人心,是对事情一个理性、纯粹的判断与怀疑,而不是闭门造车,偏信则暗,这才是一个民主国家法律应有的作用,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当一个国家的民主遭到了挑战时,有良知的公民都会选择站出来维护他。这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当七号陪审员不耐烦而选择放弃自己的立场的时候,遭到了十一号陪审员的怒斥,十一号陪审员正义凛然地告诉他,不可以把他人的生命因为自己赶时间就当成儿戏。十一号只是一位普通的钟表匠,但是那个时候他的言语提醒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私利去盲从他人,在面对法律的审判时,要有自己的坚守。

言辞无锋,却可杀人——我眼中的《十二怒汉》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故事的结局,每一位陪审员都民放弃了自己的主观偏见,投出了神圣的一票,故事落幕,他们最终走向了人群,消失不见,我忽然意识到,其实他们也只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支撑他们这样做的,是一个国家背后的法律精神,尊重生命,尊重个体,尊重每一个合理的怀疑。或许在当今我们看来,这些都是正常的思维,当然也会存在一些弊端,比如错放罪犯等等,但是我仍然欣赏这种追求正义近乎苛刻的态度,它让法律充满仪式感与使命感,也染上了人性的光辉,这才是无罪推定在我心中最迷人的地方。我也希望法学生们,在面对社会黑暗和法律威严的同时,也能看到法律温暖的一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言辞无锋,却可杀人——我眼中的《十二怒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