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从美国回来已经整整一年多了,记得当时在圣路易斯机场起飞之前,发了一条微信状态:2012到2014 从追逐社会到追求内心。那时似乎心里就给自己打了预防针:国内会比较浮躁吧,要有定力,做自己。回顾这一年,在各种言论观点中,有过彷徨,浮躁,小小地偏离了轨道之后,我想我现在能够说,追求内心,也许我做到了吧。
也许每个人对于做自己,都有各自的定义。对于我来说,做自己,是从认清什么不是自己开始的。记得小时候写书法的时候,老师一直说的“欲扬先抑,欲左先右”,有时候走一走事物的反面反而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走向正面。或者就好比如,我的所谓“民族感”是在国外那几年才慢慢建立起来的,正是在美国的这几年,使我萌发了想要去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念头。
如果要说认清什么不是自己,我想从一个国内有趣的现象说起:跟风,追随潮流,一旦有什么东西大家说好,所有人一哄而上。记得自从袁姗姗po了一张马甲线,陈亦涵公开了下体脂率,于是掀起了一股全名健身热,微信运动,马拉松,马甲线人鱼线,腹肌秀,最后演变成你单身你没有好工作是因为你不运动你胖。瞬间,减脂热,瘦脸热,旅游热,亲子游热,杨幂同款,高圆圆同款……出国留学风也从前几年的金融工程,Computer Science到 现在的Data Science大数据,预计最近即将开启全民读书热。记得当时在美国,只要是和CS沾了一点边就能找到工作,于是又是一大部分出国Computer Science潮。同学里一人考了CFA, 大家都去考了CFA。
的确,这些能使人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健身得来更强壮的身体,旅游开阔人们 的眼界,追求潮流提高自己的品味,出国留学锻炼自己增加见识,学一些当下热门的专业,能更快地找到工作获得更好的待遇,的确这么做了,你的生活的确可以变得更好的。我也曾这么做过:
我也像很多人一样出国留学过,
像很多人一样尽情旅游过,
像很多人一样练出过马甲线,
也是一个瑜伽老粉,
考过很多中国人都考的考试
到现在开始超负荷地给自己买书
To be honest,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少有些虚荣心的成分,我也会在旅游完发一堆美照,然后数着有几个赞,也会在买完一堆书之后po到微信上去晒晒,谁没有虚荣心?虚荣心并不可耻,但是要真实,不虚伪,重要的是你的初心。回想起来,初心依旧是来自于内心那份单纯的热爱和向往。出国是因为想去外面看看;旅游是因为趁着毕业和入职上班中间几乎整整一年的GAP Year;马甲线不知不觉就有了……别人不说我还不知道;买过贵贵的包包也买过淘宝爆款,只是因为觉得好看喜欢;开始读书是因为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去看望初中的语文老师,让我重新拾起了 看书的习惯……也许你会说,是的啊,大多数人这么做也是因为热爱啊,有什么不对么?
但是我总是感觉缺少了一些什么。
因为似乎最终大家都演变成了一样的所谓的“优秀”的人:国内985,211,国外名牌大学, 当下热门专业,知名国企央企外企,各种证在手,好颜值好身材,从头到脚Bubbery,LV Channel,到过世界各地,熟知一切潮流新款,读遍每年书单,做饭烘焙样样都会,电影话剧歌剧也能略谈一二……而似乎越来越多的人以这些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像小时候大家努力学习,成为“三好学生”。而努力到最后,你却发现,你成为了和别人一样的人。是的,你非常优秀,但是你和同样”优秀"的 别人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呢?你的个性在哪里? 而我觉得更可怕的是似乎这种“优秀"的蔓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做的事情,它已经慢慢地开始验身到了人们的性格。各种心灵鸡汤正在告诉我们:要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规划自己的时间,如何与他人相处,要交怎么样的朋友,要如何做一个好父母好女儿好下属好领导好丈夫好妻子...难道,我们要在性格上也要成为一样的人么?一样的好人,一样成功的人。同样的道理,这些性格成分如果做到了确确实实能使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受益匪浅,但似乎依旧缺少了一些什么。
于是我开始想,那些让我觉得有趣的人。
中学时候的好姐妹当初语言类保送浙大,一年之后转学去了美国学了communication and film study, 毕业后回国北京做编剧。有人会说,花了大把大把的钱出国,回来之后依然拿着和国内本科毕业生一样的工资,似乎有些不值,但是我每次看她演的喜剧,都会笑到肚子疼,就像初中一样。她曾经以一种带有鄙视和疑惑的语气问我: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学金融,它有什么有趣的? " 我只是哈哈笑笑,然后说,来,给我看看你写的剧本。其实呢,刚开始我也不知道金融有什么有趣的。
研究生时候的一个特别优秀的好朋友毕业时拿到美国KPMG Offer,但她最后一刻却决定拒绝,回国内pwc。她和我说,之前,她和大家一样拼了命地想留在美国四大,但当她过了一面二面进入终面的时候,却猛然觉得,在圣路易斯的KPMG做着审计,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有趣的是,她考了美国的AICPA,CIA,最终还是没有去国内pwc, 却阴差阳错地去了国内一家创业公司做着和会计毫无关系的operation,因为在那里她感受到了工作生活的激情和一个很棒的创业团队。
高中时候同寝室的好闺蜜工作之余正在考心理学证书,最近刚辞职只为结束异地恋,放弃了上海的工作去了昆明。她真的是一个健身狂人,高中的时候我们叫她sexy queen, D cup. 她和我说:“亲爱的,体重都是浮云,体型才是王道。”
遇见过两个专业是艺术史的女生,每次一聊到她们的专业都两眼放光。于是我又想起了一些美国人,他们会说,"Don't you think physics is interesting","I feel philosophy is so fansinating!" (物你不觉得物理很有趣么?我觉得哲学真的太奇妙了!)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歌词:"You know I won't be stick figure, silicone Barbie doll, so if that's what's you're into. Then go ahead and move along. I know you think we're fat, But I'm here to tell you that, every inch of you is perfect from the bottom to the top(我才不要做一个骨瘦如柴,硅胶假胸的芭比娃娃,如果你喜欢那样的女孩,那就请你走好不送咯; 我知道你觉得自己很胖,但我要告诉你,你的一切都如此完美,从头到脚)。
你能感觉的出来么,这是一种不一样的声音,内心的声音。这样的声音让我们感觉到了我们真真实实地是一个人。而不是那个“优秀”地有那么一点不真实的人。用英文里面的单词来说就是:uniqueness(独特性,个性)。记得我在为申请美国研究生写个人陈述的时候,我突然真正地觉得了我是一个和大家一样的人,因为我问我自己,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呢?我居然脑海里一片空白。Bingo, 感觉到问题所在了么?
我并不是说,锻炼,看书,旅游,没那么好,只是说,如果你恰巧也挺喜欢看书,那么就看书,如果你恰巧就是运动类型的人,那么就尽情地运动吧。但是你不必为了减肥为了外在的美丽而牺牲健康,不必为了追求fashion却把家中搞得一团糟;如果你喜欢古筝就去弹古筝,不必去学钢琴;如果你喜欢考古就去学考古, 不必去学金融学数据;如果你喜欢帆布包,就不必去买大logo满满的Channel新款……也许我更想听到这样的声音:我是一个安静的人,我喜欢养养花,画画写字,不想练出马甲线,但是我会身体健康;我知道今年流行驼色大衣,酒红色围巾,它们挺好看的,但是我觉得不适合我,我还是买了一件粉色的长大衣;比起看书,我更喜欢看戏剧看歌剧,因为它们同样能给我带来思考和感悟;我男朋友不是那种“别人眼里的男朋友”,还有那么小脾气,但是我觉得挺好,适合我。其实吧,没有所谓的“好”,适合你的就是好,不适合你的,别人再怎么说好也没用。每每变得“更好”,都会带来一些“不好”,于是就需要每个人去找到一个平衡。适合自己的平衡。就像金融里面,更大的收益永远都对应着更大的风险,每每增加一点收益,你就要思考你能不能承担那额外的风险,直至找到你的平衡点,额外风险与带来的额外收益相抵消的平衡点。
于是,这就又回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那么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你的独特之处在哪里?也许国内和国外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在国内似乎我们从小到大都逃不出的那个"三好学生"的怪圈,而在国外,每一个小孩都被告知,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在国内,永远有一个标准答案,一个所谓的“好","优秀"的标准,而在国外,只要你的观点有道理,能自圆其说,都会被倾听,被尊重。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多元的价值观”,似乎就是我觉得一直缺少的那些东西。或许只有在一个多元的价值观下,人类个体的个性,才能真正成长,繁衍,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