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一次性明白咖啡“苦味”带来的困惑!

同一杯咖啡,有人说苦,有人说不苦。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说,咖啡太苦是因为冲煮不当,水温低一点便好。这样的说法又对不对呢?

本文列举汇总了几种人们关于“苦”的讨论,希望能帮你厘清那些让人困惑混淆的说法!

1. 冲煮参数对苦的影响。

冲煮书籍会告诉你:冲煮咖啡时的水温越高,则苦味越强、酸味越弱;水温越低,则苦味越弱、酸味越强。另外还有研磨程度、水粉比例、手冲手法、冲泡时间等参数也会影响咖啡的酸苦程度,似乎“冲煮达人”有魔法一样可以随意改变咖啡味道,把原来很苦的咖啡豆冲得不苦。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正常情况下,包括咖啡店里的咖啡师做手冲、虹吸等咖啡,都是要遵循SCA的“金杯法则”的,水温也是使用SCA推荐的水温——93°(正负三度误差)。这样冲煮出来的咖啡才是一杯合格的咖啡。所以冲煮参数的取值范围十分有限。从咖啡果实到一杯咖啡,中间要经历种种环节,其中“咖啡豆本身”、“烘焙程度”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力要比“冲煮”大多了。打个比方,若说“豆本身”和“烘焙”就好像一份PPT的内容,那么“冲煮”是讲解人如何讲解这份PPT。内容决定呈现啊。所以,“冲煮”这个环节对最终咖啡的影响是有限的。

当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我见过一个咖啡师,使用反常规的85°的低温水去冲煮自己烘焙的普通曼特宁,结果口感非常好,变废为宝了。但这是咖啡师对该咖啡豆特性的极端熟悉而做出的特例,并不是常态。

让你一次性明白咖啡“苦味”带来的困惑!_第1张图片
SCA对于法压壶的冲泡建议


2. 烘焙对于酸苦的影响。

这个影响是比较大的。喝惯了咖啡的人都知道:如果想喝苦点的咖啡就去买深度烘焙的豆子,反之则买浅度烘焙的豆子。如果我们听得A说某款咖啡很苦,B说没有啊,那么有可能他们买到了不同烘焙程度的豆子。所以谈论某款咖啡苦不苦,还得了解一下它是什么烘焙程度的。

3. 历史潮流对于酸苦评价的影响

美国曾总结其咖啡历史为三波潮流。

第一波:商品咖啡粉和速溶咖啡的流行

第二波:以星巴克为首,注重咖啡质量、社交元素和市场营销。

第三波:精品咖啡开始流行。

从烘焙的角度来看,第二波潮流多是深度烘焙,第三波潮流开始流行浅度烘焙。不要以为这只是烘焙商的事,它其实和普罗大众息息相关,因为它影响了大众的审美。经历过第二波潮流的人由于长期喝苦咖啡,对苦味比较耐受,因而对一杯咖啡苦味的评价会更加宽容;没经历过第二波潮流的人,直接喝精品咖啡的人,对苦味的评价会更加严厉。

需要注意的是:其实我们中国是没有经历第一波和第二波咖啡浪潮的,而是直接进入第三波浪潮;或者说我们是同时经历三波浪潮的。1999年第二波代表星巴克进入北京,2005年郁源咖啡就开始在广州开始自家烘焙豆子做精品咖啡,前后相隔不到十年。而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一直有很多人在喝速溶咖啡。所以作为群体,我们没有足够时间反思各波潮流的特征,也没有对咖啡味道形成稳定的集体共识,而一直“个人化”,依照自身情况去探索咖啡——各涉其趣。这种情况下,有不同咖啡经验的人对同一杯咖啡做出不同的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4. 个人喜好对于“苦味”的审美影响

再来,我们谈谈个人的味道喜好。可以想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觉审美”的,有人就是喜欢喝苦咖啡,有人就是不喜欢喝苦咖啡。

啡龄也有很大影响。喝咖啡时间长了,对苦味的宽容度也会增大。我和我的一些朋友都喝咖啡十多年了,一开始也是只能喝点卡布拿铁,现在基本以黑咖啡为主。

纵观以上全部话题,不同人对于同一杯咖啡做出不同评价就很常见了,不足为怪了。

我们来看一个著名的争议性话题:你觉得星巴克的滴漏/美式咖啡苦吗?这个问题真能让星巴克的粉丝和路人打起架来。路人说:不苦才怪。粉丝说:那叫香,懂不懂?

让你一次性明白咖啡“苦味”带来的困惑!_第2张图片

5. 喝咖啡该不该加糖奶

到底喝咖啡该不该加糖加奶?如果你能坚持看到这里,我想你已经有答案了。既然我们对咖啡的认识和理解都十分“个人化”,加不加糖奶更加是一件个性和私人的事了。所以问你自己就好啊。你觉得太苦了就加,不苦就不加。

我去过美国。美国人喝咖啡是不落俗套,自由奔放的。除了寻常的奶、糖、Half&Half;还有各种咖啡伴侣:有榛子味的、香草味的、可可味的、肉桂味的……什么都可以往杯里放。只要自己喜欢,又有何不可呢。

让你一次性明白咖啡“苦味”带来的困惑!_第3张图片
美国超市里的咖啡伴侣


如果你问我该不该加糖奶,我的答案是:

低端咖啡,没有风味,加糖加奶能补救这杯咖啡,增加喝咖啡的愉悦,何乐不为?

高端咖啡,风味充足,建议不加任何东西,可以更好地品味咖啡味道的细节。

你可能感兴趣的:(让你一次性明白咖啡“苦味”带来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