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 相机与影片

接上篇,说完 VR 游戏的经历,继续写些影视方面的体验。

NYT VR

NYT VR 是《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 旗下的 VR 栏目 app,每月持续保持更新,视频质量和内容水平都有所保证。即便没有类似 Cardboard 的 VR 眼镜,依然能用手机(旋转不同角度)直接观看。

VR 相机与影片_第1张图片
NYT VR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Walking New York 这部影片 (Check out this video from the NYT VR app)。影片讲述了艺术家 JR 为其中一期 nytimes 杂志拍摄封面的故事。

封面是从上空俯瞰纽约里的一块空地,空地被印上了一位行人的超大幅面海报;由于在上空进行拍摄,路边的行人、汽车都出现在了图片里,呈现出另一个角度的街头感。而视频里,从想法、模特拍摄、海报制作到最后的高空拍摄,全程用 VR 相机记录。

在街头拍摄时,你可以看到艺术家怎么指导模特、模特怎么摆姿势,甚至路人有怎样的目光;在海报制作时,你能观察人们是如何施工的、观察行人的驻留,以及最后完工时大家围着「你」向前给你拥抱的兴奋;在高空拍摄时,或许你会被摄影的难度、城市的壮阔而震撼。这些场景值得一遍遍地看,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收获,VR 这种媒介也传递出了传统平面影片所达不到的临场感。

影片截图
影片截图

Google Spotlight Stories

虽然这是早在 2012 年就推出的一系列影片,甚至不支持 Cardboard 模式观看,但内容毫不逊色。

如果说 VR 影片相比传统平面影片的最大区别是全景角度,那全景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我想是 VR 影片里没有剪辑师的角色,因此无法控制观众的焦点;虽然 3D 电影在普及之初也面临有这个问题,但 VR 影片显然要严峻得多。Google 试图运用技术手段来解决它。

VR 相机与影片_第2张图片
Google Spotlight Stories

在 Spotlight stories 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夜晚的一片深林里,几只小昆虫在玩耍,观众的视线同时也是一只手电筒,你所见之处也会同时被照亮,你发现了虫子们,虫子们被一只饥肠辘辘的青蛙看到并周旋。当你没有发现虫子(没有聚焦到影片想你聚焦的地方)时,故事会暂停,直到你发现它们。

如果上面这个故事还算隐晦,那么另一个关于老鼠和帽子的故事就更为直接。在一个大风天,一顶帽子从其它地方吹来了,小老鼠想拿走它,但每次正要拿到走的时候,帽子都会被风吹走。如果在影片过程中你的视线移开了,故事就会暂停(但周围的环境不会静止,风依然在吹、树叶依然在飘),直到你重新望到这只小老鼠,故事就会继续进行下去。

这种交互式的影片,是 Google 给出的答卷。

拍摄上的启示

如今的 VR 拍摄已经不需要十多台 GoPro 组成的阵列,诸如三星 Gear 360、理光 Theta S,它们一般配置有两颗鱼眼镜头,虽然画质不佳,但两三千的价格很是亲民。而国内的优酷、国外的 YouTube 已支持全景视频,意味着观众使用低科技的 Cardboard 就能观看你上传的全景视频。(拓展阅读:一份全景相机列表)

留意到国内的不少设计师也已开始着手在 VR 尝试,自己不甘落后,最终购置了 Theta S 从视频方面开始着手研究。选择视频而非游戏,一方面是自己对叙事的兴趣,另一方面是互动性不如游戏、没有太多的交互,希望先专注于内容表达。expo 360 正是我尝试中的一个全景视频栏目(非常缓慢地更新中)。

VR 相机与影片_第3张图片
expo360 第一期,Apple Store 新店开业体验

在开始前做的功课、尚浅的拍摄尝试中,我暂总结出了一些原则:

1. 让镜头高度处于人眼的高度,否则观众会在视频像是侏儒或巨人;目的是尽量让观众成为故事里的一员,而非旁观者。

2. 保持的镜头的稳定,或让镜头处于固定运动路线里,尽量避免镜头有过多的角度旋转,否则观众能难理解摄影的主体;另外,由于 VR 缺乏画面剪辑,镜头稳定也有利于观众排除干扰、快速找到摄影的主体。

3. 让声音——旁白或拍摄者的口头描述成为背景 (Audio as background),来自 Google 的 VR guidelines;在虚拟世界里需要有明确的引导,如果是传统平面视频的字幕,无论出现在哪里,观众或许都会漏掉,因此用声音更佳。

你可能感兴趣的:(VR 相机与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