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

站在办公桌前,学着老师的样子,左手臂弯在胸前,顺次放上教参、教案、课本,拿上一支多色圆珠笔,还有U盘,一支翻页笔。深吸一口气,心中默念,第一堂课,八年级三班。微微侧身,抬起右脚,跟上左脚,出了办公室门,右拐,直走,倒数第二间教室。

 论起做老师的经验,也是有的。分析过诗词,讲解过方程,还有Good morning!曾经的教学经历,没有给我多少信心。似乎总有什么东西在我耳边敲警钟,你是来支教的,做不好,给学校丢脸,也对不起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细想来,多少失了底气,有些腿软。

在走廊戏耍的孩子们,伴随着上课铃音,跑进了教室。我敲了敲八年级三班紧闭的教室门,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在敲班主任的办公室门,等待着老师的一声“进!”。

站在门外,只听得教室内齐声一喊:“请进!”我推开门,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的望着我,脸上挂着微笑,仿佛原野里迎风招展的向日葵。

走进教室,关上教室门,往里走了走。我没有上讲台,站在讲台上,总感觉跟孩子们的距离就远了。我回之微笑,说,“大家好,这节语文课由我跟大家一起上。”

“我们老师昨天跟我们说啦。”班里几十个孩子,有的说的快,有的说的慢,有的先说,有的后说。还有学生补充说,“我们还把课文提前预习了。”

“嗯,”我说,“你们真棒!”我不知道八年级的孩子是不是还喜欢这种略显矫情的语调,但当时我就那么说了。他们好像没有反感的表情,他们很安静,可能我是新老师的缘故。

45分钟,我的第一堂课就上完了。讲起课来,就不再紧张了。但是课堂的实际效果,却不是我在脑海中想象过的。

成为一个老师,有品格,能传授学生以渔,亦师亦友。显然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几个月的支教时间远远不够。每天,我所能做的,就是在搜索栏里输上“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教案”、“《中国石拱桥》PPT”……熟悉每一篇课文的相关知识,写自己的教案,做自己的PPT,讲好自己的课。

2.

我的指导老师,也就是八年级三班的语文老师,在课间偶尔会找几个学生来办公室背课文。检查课文背诵一直是指导老师亲力亲为,她说,这种体力活,对我来说不会有什么提高,我只负责讲课就好。

我的办公桌在指导老师对面,有什么问题,沟通甚是方便。我看着那个男生左手拿着课本,是合上的,右手抓耳挠腮,支支吾吾,嗯嗯啊啊,却说不上一句话来。我好像看到了自己的中学时代,不由得扬起嘴角。

指导老师厉声说:“怎么没背下来啊!不是给你三四天时间了吗?回去接着背,明天这个时候再过来找我!”那男生走了,轮到下一个。

这时,一个女孩朝我走过来,半露微笑,说:“老师,您可以听我背一下《陋室铭》这篇课文吗?”说着,把课本放在我的办公桌上,翻到刘禹锡的《陋室铭》。这个主动的请求,让我受宠若惊。我一直期待,我的学生能把我当成朋友。

难掩心中的惊喜,我报之以微笑,拿起她放在桌上的课本,说,“当然好啊!”她仰起头,好像害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偷眼看我手里拿的毫无防备的课本。她开始背起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惟吾德馨……惟吾德馨……”

我知道她是紧张了,我一动不动,害怕她会更紧张。正当我要提示她的时候,她俯下身子,说:“对……对不起,老师,我没准备好。”我依然微笑,说:“没关系,不要紧张,我知道你背下来了。”我把翻开的课本,放在她摊开伸过来的双手里,她的脸颊涨得通红。

小姑娘手里拿着课本,一边认真的看课本,一边踱到我的指导老师那边。几个孩子背完之后,轮到了她。结果,她真的背下来了,背的很快,很流畅,几乎没有停顿。

3.

因为主动找我背课文的缘故,我留意到了这个小姑娘。每次我的课,她都全神贯注。她会认真记笔记,为了回答我的提问,她会把手举得很高,每次听写或者默写,她的成绩总是排在写的最好的那三分之一里。

一堂一堂课,学生们和我熟悉了,渐渐地我们都放得开了,我会给他们讲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他们学会了跟我开玩笑。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转眼就要回学校了,支教生活就快要结束了。周五那天,学校会有专门的大巴车过来,把来支教的学生安全送回学校。

周四,上完我在这个班级的最后一节语文课,跟我的学生道别:“我明天就要走啦,回我的学校,希望你们能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有个男生好像发现什么阴谋一样,站起来大声说:“老师骗人,我们明天还有语文课呢!”又有一个男生端坐着,说:“老师是下个星期回来吗?”

见我没有回答,角落里主动找我背课文的那个女孩习惯性举起手,只是没等我请她起来回答,她便迫不及待的说:“难道是下个学期回来吗?”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神色。我稍稍有些哽咽,说:“是不会再回来了。你们把我讲过的知识好好回顾回顾,这次期末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没问题的。”

孩子们顿时安静了,仿佛要通过我的表情,判断出我是不是在撒谎。角落里的女孩眼睛里期待的神色不见了,她看着我,流露着些许落寞。我环顾整间教室,跟四十多个同学的眼神碰撞,我强颜欢笑,说:“走啦,拜拜。”在学生面前,总不能那么不坚强。

4.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站好最后一班岗。上完周四的课,待在办公室,批改课上听写的生字词。

下午,班上三个男孩和角落里那个小姑娘被数学老师叫到办公室,一个男孩悄声跟其他几个说,“看吧,就说老师骗人,还没走,还在改作业。”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孩子一直有我在骗人的执念,真是让我哭笑不得。明天他就应该知道真相了,那时我想。

数学老师训完话,女孩走到我的办公桌旁,问道:“老师,您明天真的要走了吗?”那神色仿佛又有了些期许。我想,我应该严肃一些,说,“是真的。”犹豫了片刻,女孩一本正经的问:“那老师你今天都会在办公室吗?”我说:“是的,跟你们一块放学。”女孩显然已经提前有了什么计划:“老师,能麻烦您放学之后在学校门口等我一下吗?”没有多想,我便答应了,说:“可以的。”顿时,女孩眼中又闪烁起小星星,“那我们放学校门口见。”说完,快步走出办公室。

放学?在学校门口?学校门口干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在我脑海里此起彼伏。这孩子要干什么呢?商店?商店!学校门口有个小商店,莫不是要给我买东西?不会的!不会吧?等她放学吧,在她的教室门口等她。

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蜂拥而出。在门口,我看到那个女孩左胳膊挑起外套的一支袖子,右手拿着书包就往外跑。前面你推我挤,挡住她的去路,她焦急的皱起眉头。我在门口跟她摆手示意。她略显惊奇:“老师,您怎么在这?”说着,她把书包放在窗台上,腾出手穿衣服。

我向她询问让我在门口等她的缘由,她的回答证实了我的猜测,“老师,我要送你礼物。”我拒绝了她,她却一直拉着我往楼下走,眉头紧锁,晶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不曾相信,这个瘦弱的小姑娘竟有这么大的力气。

拉扯一番,我说:“我们不买礼物,我们可以留一个联系方式,有空你可以联系我。” 女孩犹豫片刻,好像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她慌忙从书包里拿出纸和笔,说:“老师,您把您的电话号码留给我吧。”我留下我的电话号码,却忘记了问询她的。她收起纸和笔,愣愣的站住,好像欲言又止。

她说:“老师,我可以抱抱你吗?像朋友一样。”她的脸颊又涨红了。我微笑着张开双臂,说:“当然可以。”她扑进我的怀抱,紧紧地抱住了我。她的力量,超乎我的想象。再一次看她,已经热泪盈眶。在这个长长的走廊,我们挥手告别。窗外,赤裸的枝条在寒风下摇曳。

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不知道我拒绝她的礼物,是对,还是不对。我知道,她能想到的,她能做到的,就是在分别之际尽她的心意,把她认为最好的给我。

5.

每当想起那段经历,我的心里总是五味杂陈。从来不曾奢望,他们会对我这个支教老师有什么留恋,也不曾料想,我的离开会在他们心上激起任何涟漪。但那时,我做的本职工作,得到他们涌泉回馈。

我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但是这种感情远远比不上他们炙热。

听多了老师和学生关系矛盾的故事,看多了老师和家长关系矛盾的故事。个别教师的师德问题被无限放大,导致了社会对整个教师队伍的怀疑。

有个老师告诉我,讲好自己的课,批改好作业,其他的不用管太多。我下意识的以为,我信奉的亦师亦友,不过是一厢情愿,学生并不想亲近老师,家长也不信任老师会尽职尽责。

社会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越来越遵从契约精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薄。师生关系变成了单纯的教和学的关系,师生情,仿佛也变成了一个朦胧的词语。

但其实,多一分信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增添一丝温暖,一切问题都会不攻自破。

师生如此,人与人又何尝不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