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面知识都是糟粕?

先讲一个故事。

说东晋时豫章内史梅颐向元帝进献一部《古文尚书》,后来成为官学正统,也是《尚书》的唯一传本,唐太宗时期被纳入《五经义疏》,玄宗时代改为楷书刻碑(这就是著名的唐石经了),此后所有的朝代,学生念书、士子科举,但凡《尚书》用的都是这个版本。到了清代阎若璩(这个山西老乡可牛逼了)《尚书古文疏证》的出现得到广泛信服,让此版本《尚书》跌落为伪书。可想而知,这已经不是一个学术问题了,冒充圣人、臆造经典实在是“上诬三代,下欺千载”,动摇了文化界的信仰根基,所以就有人上书乾隆建议把此版本的《尚书》剔除。

这个时候站出来一个人。

当时身为翰林学士、帝王讲师的庄存与觉得不对劲儿,如果《大禹谟》被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也得被废,这可是“十六字心传”,正是理学根基;“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也被废,这正是让人思考刑与罚的辩证关系;《太甲》被废,“慎乃俭德,惟怀永图”也就没了,这些至理名言都是借伪篇保存下来,难道就这么被废?所以老头子写了个《尚书既见》,就这么保存了伪篇的官学地位。

事实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类似的问题,一本书某个观点错误就得否定全书吗?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就得否定整个人吗?科技日新月异,时不时的会推翻之前万众拥戴的成果,我们就持鄙夷态度吗?医疗事故频出,我们就该否定医疗体系吗?

因噎废食该是偏颇到了何种极端的地步?!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个牛人,Marshall McLuhan曾力证感性认知无与伦比的优越性,严肃的思考和合乎逻辑的结论是不重要的,感性才是一切,似乎很多人都是他的信徒,而可以说所有人在某些时刻、某些方面都是他理论的虔诚执行者。

再讲一个故事。

说起讲故事,《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说整个人类就是在讲故事,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取决于别人信不信你的故事(个人是赞同这个观点的),我国最早擅长讲故事的是个叫庄子的家伙。

《庄子·天道》里有这样一个事,说齐桓公在学习,一个给他做车轮的工匠就和高帅权搭话,说:大王啊,看啥呢那是,瞧把你乐的。“

齐桓公说:”圣人之道!“

工匠:”这圣人还活着?“

”没,死了。“

”那您看的应该是圣人留下的糟粕。“

齐桓公一听面子架不住,怒问理由,还以小命威胁人家。

工匠不慌不忙的说:”就像我做轮子,结合部分是最考验技术的,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这就是功夫,我虽然很擅长,可根本没法传给我儿子,因为真正的精髓是自己习得的,不是言传的。圣人的精华已经和他们一起去了,留了一些糟粕下来,就是您手里那些。“

我自己虽然和圣人天差地远,甚至连智商都是硬伤,可是也理解、并对这个故事的涵义有切身体验,为啥呢?

最简单的事例就是近期很多朋友问我:”记录时间到底有什么好处呀?“

是真的不知道。我能做的只能是把整个过程客观的写出来供大家借鉴,即便如此,每个人看后的反应、理解、以及执行也绝不一样,柳比歇夫老爷子关于时间记录是啥体验?李笑来老师记录两辈子是个啥体验?周围暂时还没碰上比我记录更久的交流心得,我敢说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可包括柳比歇夫老爷子在内谁能准确表达出”时间记录“这个事情到底是咋回事呢?是怎么影响别人的呢?所有的理论都是一个视角,到底对自己有没有用,当然得靠自己践行了!

那么这世界的知识呢,到底什么是知识?

用赫拉利的理论可以这样解释,最初的那批人在生存中总结出了一套经验,然后以故事的形式流传下来,人们开始践行,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体验往下传,就这么越来越丰富,变成了成套的体系,所以在我看来,知识就是应对世界获取生存优势的经验而已!

然而但凡经验就有局限性,人类的故事可以应对整个世界吗?可以解释整个宇宙吗?甚至人类的文字可以表达清楚这些故事吗?

You Wish!老天在发笑。

但我们是会思想的芦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这个世界,也曾用自己的才智、也就是”科学精神“让老天哭过(仓颉造字鬼神哭),所以”文字“始终是人类最最伟大的发明,没有之一!

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明晰自己的界限在哪;而对人类来讲,那这个界限就是文字,总有些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精髓,事实上是一些真正的需要自己不断操练习得的精髓。

别人的理论那都是别人的,且不论对错,事实上也没有对错,秉持”上善若水“的心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自己行动后习得的才是自己的,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针对一种理念,与其争论对错,不如专注自身,人家理念或是方法或是某种文化哪里需要我们为之争论,所以想知道某个方法是不是有效,或是想要达到某个牛人的状态,倒也简单,待己若仇,玩命操练就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纸面知识都是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