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地方,或多或少会留下一些英伦风情,在满是山河湖泊的新西兰,大部分时候只能看到汽车右驾这个“英国特色”。
从内陆南阿尔卑斯雪山群下,奔向大陆尽头——卡卡角的路上,我们经过了海滨城市但尼丁,南半球最多维多利亚时代印记的地方。
我们与新西兰式英伦风情,便这样偶遇了。
总感觉有必要声明一下:其实但尼丁是新西兰前五大城市,“小城”是这片地方给我们的印象,也许是因为我们匆匆的走马观花,也许是因为中国很多城市都大得多。
建筑:苏格兰风情与光影
据说但尼丁是“南半球最像苏格兰的地方”。当看到但尼丁的第一站景点——火车站的时候,就用眼神确认了。
科孔加玄武岩与奥马鲁石灰岩拼接出的英伦格子风,加上钟楼、塔尖、屋顶、立柱,乃至建筑外的复古煤气灯,活脱脱的维多利亚时代复刻。
在但尼丁火车站的斜对面,旧警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立面,说明是同一时期的建筑。
城市八角广场是我们的必经之地,但尼丁最知名两座教堂都集中在广场附近。
阳光透过广场中心的雕像,显得它特别高大。
广场后的圣保罗教堂上,能看到英国建筑的影子:大平顶、尖顶大花窗,像一面牌坊。和我们看过的其它欧洲教堂很不一样。
教堂的旁边,便是19世纪始建的市政厅。方正的维多利亚建筑,凸起的钟楼,让我们想起了外滩的十里洋场。
也许是经过长时间、多次修缮的原因,市政厅的背后是截然不同的罗马式。
同样是19世纪兴建的丽晶剧院也在八角广场旁,看来八角广场从旧时便是但尼丁市中心。
离八角广场不远的报业大楼,让我想起了珠江边的爱群大厦。
也许是地广人稀、又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争,但尼丁的近代建筑都保存得非常好。暖和的春日阳光下,走在崭新的复古英伦建筑群里,就像是CK小镇那童话一般。
鲜花:大洋彼岸最早的春意
关于但尼丁,第一印象其实不是那满满的苏格兰风情,而是进城时看到那盛放的小花儿。
10月的大洋彼岸正值冬春交际,大自然尚未完全苏醒。大山大湖里还是一片苍茫,海滨小城但尼丁里已鲜花盛开。
我们在一个晴朗日子路过但尼丁。一整天,都沐浴在这花海里的日光倾城。
来到但尼丁时,恰好饭点,于是餐厅便成了我们在但尼丁停靠的第一站。
晒着正午的太阳,吹着尚微凉的春风,餐厅里植物的点缀让我们充满食欲。
午餐后的第一站,是知名的但尼丁火车站,那漂浮在花海上的苏格兰古典建筑。
原来,樱花配苏格兰建筑也很美。
同样夺目的,还有火车站前那花园。
离开火车站,下一站是教堂。
教堂不只圣坛、管风琴和信仰,还有草地、鲜花与春意。
地势:高低起伏的靠海港湾
位于新西兰东南沿海的港湾城市但尼丁,地形有低洼的海岸,有凸起的山丘。斜坡是常态,却也让这座苏格兰风情小城别有一番味道。
依着山丘而建的民居,是小城的一道风景。很喜欢这样的地方,因为每一间屋子都能拥有最好的风景,就像哈尔施塔特湖滨小镇那样。
不仅是海湾山丘上,市中心亦到处是斜坡。
依着斜坡而建的民居,就像阶梯,很有意思。
带着短短的日光剪影,我们便要离开但尼丁。
走马观花里,暖和的阳光、春天的海风、崭新的建筑、盛放的花海,仿佛这里是刚刚落成的童话城市。
在满是山河湖海的新西兰旅途中,我们刚好经过但尼丁这座小城。
从阳光普照、春暖花开的湖畔,到狂风呼啸、惊涛巨浪的大陆尽头,沿途经过的海滨小城但尼丁,阳光、鲜花和建筑,一切都是刚刚好。
——End——
关于但尼丁:
《但尼丁|火车站:乘一列火车,通往南半球维多利亚时代》
《但尼丁|教堂:管风琴声里,那南半球老城走过的旧时光》
大懒熊写的东西很多,喜欢本篇游记的,就关注专题《神游纪》或文集《大懒熊的云游—大洋彼岸南半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