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改变错误的最好方式是“行动”

有一本书叫《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是日本从事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的石田淳撰写的。草草阅读下再结合这些年的组织经营案例,颇有些感触。

1.把关注点力放在逃离痛苦上,而不是用“有可能、不知道”的幻想回避

人类总是习惯于逃避事实,尤其是在事实让人不愉快的时候。

人是很奇怪的动物,我们总是不愿意主动面对错误,即便很多时候已经认识到那是个错误,必须终止的时候,却仍然在内心抱有一丝莫名其妙的侥幸心理。我们经常用“有可能、不知道”等词语,给自己找到一个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借口。期待自己是那万分之一的幸运儿,将事情的发展依托于自己的运气上,妄图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这个想法却往往成了许许多多失败、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

人们的行动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追求快乐,也就是说做一件事只要会得到快乐的感觉,就会激发他去做;二是想要逃离痛苦的压力才去行动。财富密码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发现,逃离痛苦的力量通常要大于快乐的力量。

如果当下的事情让你感觉到痛苦,那你更需要用行动去“逃离痛苦”,而不是把命运寄托在“有可能、不知道”上。

2.发现错误是本能,付诸行动是意志

我接触过很多管理者,他们都非常优秀。他们抱有敏锐的管理嗅觉,很多经营管理中的错误,凭借本能就可以发现。

在研究中,我发现管理者能否终止错误,并不取决于发现错误的迅速,而更多地在于能否下决心做出改变。这个过程中,谋求改变的意志力影响着最终的结果。很多管理者虽然看到了错误,却往往会仅仅停留在分析层面上,考量各种可能性、各种利弊,迷失在会议的争论里,却迟迟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终止错误,最终使自己和团队陷入险境。

市场是复杂的,有的时候生存下来的往往是想法最单纯的那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在发现错误的同时,会有足够强的意志力付诸于改变的行动。他们不会过分思虑、过分分析,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一个选项:“如何行动”。于是他们比那些发现错误的团队更加成功。

3.想法不能够带来成功

接触过一类组织,他们有这样的一种文化,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会邀请许多人集思广益,员工们踊跃地探究问题、寻找原因、发表解决问题的各类观点。他们将这种习惯称为组织的思考力,并以创造了这种舒适民主氛围为荣。

可事实却是他们的组织效率并不高。在各种讨论的观点中,总会出现对立的观点争执不下,缺乏决策机制的情况,谁也无法说服其它人,会议经常不了了之,很多想法只停留在会议室,没有具体的行动产生。久而久之,人们开始习惯于享受这个表达自己的过程,而不是关注如何去行动。

优秀的组织,一定是那个把想法快速转化为行动的团队,想法是很重要,但是它只有在被执行后才有价值。团队不能仅仅停留在想法上,更重要的是用行动去践行,最终走向成功。

4.不要后悔行动

有一次在一家企业授课,和总裁谈起当下经营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当时他在推行一个新的绩效考核标准,却发现执行情况不理想,引发了人员流失、业绩普遍下滑的情况,经营压力很大。下面的声音很强烈,要求废止正在推行的标准,恢复原来的标准。总裁的压力来源于到底后面应该如何选择。

我们一起回顾了整个过程,厘清每个环节,最终明确了两个原则:

第一不能后退,因为一旦后退不仅仅无助于缓解经营压力,更可能会让组织面临不可估量的混乱局面。第二点,要快速行动,从各个层面去查看执行的情况,通过收集与分析问题、资源下沉、树立典型、重点督导等方式,推动组织变革继续前行。

幸运的是,三个月以后组织压力缓解,人们开始适应于新的考核体系,业绩得到提升,组织开始进入正向循环。假如,当时选择后退一步,恢复原来的考核标准,很可能带来的不仅仅是组织混乱,更可能会给组织未来发展埋下新的隐患。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认识到错误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之更难的是下决心通过行动去改变错误。无论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在错误面前尽早做出“行动改变”,才有可能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空间,看到完全不同的世界,也会让那些爱你的、追随你的伙伴们更加坚定信心,因为你终将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赵磊:改变错误的最好方式是“行动”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磊:改变错误的最好方式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