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1张图片

语文教学的效率长期偏低,备受社会诟病。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育界的同仁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在局部地区、在一定时段内也产生了一些有益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语文教学效率偏低的现实依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

进入本世纪后,党的十八大从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可以说,这个论断为今后我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重任就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如何践行这一理念。

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如何践行这一理念,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回答。那么,就语文学科来讲,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很好地完成国家赋予的“立德树人”这一教育重任呢?笔者以为,倡导并践行“图书馆语文”是落实这一重任的最佳途径。

下边笔者将分四个方面阐述之。

一、什么是“图书馆语文”

何谓图书馆语文,就是以培能立人为目的,以图书馆、阅览室为依托,以整本书为凭借,以经典名著阅读为对象,以“放养式”为基本教学方式的一种高度契合阅读能力形成规律的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

这个定义中8个需要明白的地方:

 1. ]以培能立人为目的。这是“图书馆语文”的教学理念。“图书馆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社会必须的语文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国家、民族有用的人才。

 2. 以图书馆、阅览室为依托。实际上就是以图书馆、阅览室为教室、为学堂,学生上课不是在传统语文教学的教室,而是在图书馆、阅览室。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2张图片

 3. 以整本书为凭借。现行的语文教学把“文选型教材”奉为圭臬,不敢越雷池一步,“图书馆语文”所凭借的教材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文选型教材”,而是整本书,是引导学生读整本书。

 4. 以经典名著为阅读对象。这是图书馆语文最具魅力的地方。大家知道,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必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那么,这个基础如何来打?笔者以为,引导、指点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名著就是不二法门。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应突出这么三点:我国古代文化名著、近现代文化名著、当代文化名著。学生只有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遍览了中华文化经典名著,那么,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和血液中种下了一颗中华文明、中华精神的长青之树,这棵树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不断生长、长大,直至成为一株参天大树。

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一直是困扰语文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而图书馆语文所倡导的中华经典名著的阅读却在自然而然中不知不觉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5. 以“放养式”为基本教学方式。 “放养”是针对“圈养”而说的,这两个词语都是比喻的说法。说得透彻一些,“放养”就是指教师在提前做好规划的基础上,把语文学习的场地放到图书馆、阅览室,放手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去阅读、去思考、去写作、去讨论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图书馆语文”最基本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针对时下流行的“教室语文”——即圈养——这一方式的弊端而提出的。

 6. 高度契合阅读能力形成规律阅读能力形成的规律是什么?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无论如何,谁都不会否认,阅读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不是教师“讲”出来的,阅读能力是靠学生在老师的引领、督促、指点下,天长日久的读整本整本的书读出来的。这一点,古今中外那些学术大师的求学经历就是典型例证。在这个方面,笔者推荐大家不妨读读人民教育出版社王丽女士编著的《名家语文学习谈》这本书,书中介绍了现当代文化界、科技界共70位学者、专家的语文学习经验,这些经验中有一个很显著的共同经验,这就是:语文能力的获得是青少年时期大量的阅读、背诵造就的,和课堂语文教学关联不大。

 7.  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之所以说“图书馆语文”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这是同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相比较而言的。传统语文教育和现代语文教育所凭借的语文学习的场所都是“教室”,不过,古代叫“私塾”,“学馆”等,现在叫“教室”罢了,实际都是一个意思。而“图书馆语文”就不是这样。“图书馆语文”将学生学习语文的场所放到图书馆、阅览室,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这类书的海洋里去遨游、去锻炼、去成长。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语文教学模式是全新的。

 8. “图书馆语文”既是一种语文教学模式,更是一种语文教育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读书、读整本的书,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种不引导学生读书、不狠抓学生读书,或只守住一本“文选型教材”来教学生的做法,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是同语文教学的真正含义背道而驰的。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3张图片

 二、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背景

“图书馆语文”的提出有五大背景。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第一个背景源于当代语文教育的不作为或低效。

关于语文教育,当代语文教育界有许多提法,比如绿色语文、青春语文、本色语文、生命语文、生态语文、文化语文等等,这些说法虽有其合理之处,但从其产生的背景上看,均源于文选型语文、教室语文、考试语文。这里的核心是“文选型教材语文”,这种语文把教师和学生引上了一个错误的语文学习之路,即认为通过编写一本本如同蜻蜓点水式的文选型教材就可以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语文能力,在这种有些天真的语文学习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十几年来守着一本本如同杂志式的文选型教材,一轮又一轮,一年又一年的苦熬着,可到头来的结果这样呢?用吕叔湘先生的话来概括,就是“少慢差费”!这就是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可说是典型的不作为的语文教育,典型的低效语文教育。

那么,语文教育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就在“图书馆语文”上,即把语文的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把貌似合理实则悖理的文选型语文教材换成整本书,把以喋喋不休的讲授为主的无效的教学方式换成以读书为主、以作文为主、以讨论交流为主的高效的“图书馆语文”教学方式。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第二个背景是人们对语文能力获得规律的深刻认识。

语文能力是怎么获得的?是靠教师的“讲”吗?是靠教师领着学生一遍遍地读那些枯燥无味的“文选型教材”吗?是靠当下被一些人吹捧的“翻转课堂”吗?我们的回答是:都不是!

那么,靠什么?靠学生在老师引导下,阅读整本整本的书、阅读整本整本的经典名著。只有学生在整本书阅读、在整本的经典名著的阅读上有了积累、有了进步,学生的语文能力才有可能形成;舍此,其他任何做法都是自欺欺人的,都是天真的、荒谬的。这一点,只要大家看一看古今中外那些学术大师的求学、治学经历即可明白,这里,笔者不再啰嗦。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4张图片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第三个背景是当下国家正在努力实施的“文化强国”“读书强国”的强国战略。

建设“文化强国”“读书强国”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未来我们要实施的基本的文化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十九大报告同样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个方面也多有论述。比如,2009年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有一段谈读书的话是这样说的:“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这段话从修身、立德、从政的角度将读书的重要性论述的十分透彻。

再比如,2014年2月他在索契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过这么一段话:“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这段话是从生活方式的高度来谈读书的重要性的,谈得深刻独到,读后给人启发很大。

由此可见,倡导并践行“图书馆语文”实乃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第四个背景是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从语文学习的角度看,当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网上阅读提供了方便。“图书馆语文”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读整本书、读整本的经典名著。这个理念具体到操作层面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其中最大的难度就是书怎么解决。一个中等规模的学校其学生至少也有一千人左右,这么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上语文课,书怎么解决?从当下的实际出发,建设专门用于中小学进行语文教学的网络图书馆,开展网上阅读就是实施“图书馆语文”最佳的途径了。

“图书馆语文”提出的第五个背景是当下方兴未艾的语文课程改革。2017年9月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这个《标准》同2003年的标准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将整本书阅读作为正式的课程内容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说,这是建国以来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举措,这一举措必将改变语文教学死死地守着“文选型教材”过日子的“死水”局面,从而使语文教学迎来新的春天。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5张图片

三、“图书馆语文”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图书馆语文”的核心内容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放手读书,是引导学生竭尽全力地读书,是引导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从这个角度来看,它对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写作、写作、再写作;只有教师把书读到学生的前头去了,把文章写到学生的前头去了,教师才有资格引导学生、指导学生、鼓励学生;否则,教师不但很难胜任教学工作,而且弄不好还会变成“空头”讲章,江湖骗子。

四、“图书馆语文”的未来展望

大家知道,在语文教育上,我们花费的精力不可谓不大,调动的资源不可谓不广,搅动的脑汁不可谓不多,但是,结果呢?依然是“少慢差费”,依然是原地踏步!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呢?笔者以为,是我们把所有的力量都用错了地方。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学语文,就像把老虎关在笼子里让老虎练习捕食的技能一样,都是荒唐的。

为什么呢?老虎要练成捕食的技能得去山林,学生要练成社会所需的语文能力得去图书馆!所以,语文教育的所有力量应当用在什么地方呢?三个字:图书馆。笔者相信,只要我们集中所有力量、所有资源,把学生学习语文的中心紧紧地钉在“图书馆”上,学生的语文能力定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效率定能提高,语文教育的春天定会到来,“读书强国”“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定能实现。


“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书馆语文”——“立德树人”视域下语文教育路径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