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年1:我们为什么只是回家过年,而不是回家工作

简年1:我们为什么只是回家过年,而不是回家工作_第1张图片
上海夜景

小年夜了,我还呆在工作的城市——上海,距离自己的家乡还有1122公里的车程。大概很多人也是这样子的吧,反正我认识的,工作了的现在已经到家的人,不多。

今年有一个特点,相信所有的“外地人”都特别地感同身受——那就是由于火车站放票时间的缩短,抢票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对于我来说,因为买不到票,不得不调整了回家的前后时间。

有些人说“谁叫你跑那么远,后悔了吧?”说真的,后悔真没有。

为什么我们这些呆在大城市的人谋生的人只是选择过年回家,而不是回到家乡去工作?

因为不想成为井底之蛙。

一个笑话是这样讲的:有一个乞丐,整天在街上乞讨,对路上衣着光鲜的行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的多的乞丐。

但这个笑话放在自己身上就不好笑了。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除了父母推荐的医生、教师、律师这几个永远不会失业的职业外,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专业可选,选了某个专业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所以,就只能看报考学校的专业排名来填写。当时为自己想到的这个解决办法很是得意。后来才体验到,所谓的专业排名是多么不靠谱。

虽然全国到处都在发展,但是一二线城市完全是以20%的地域占据了80%的资源。那么,身处五六七八线的小县城的我,必须出门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面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但是,过了这么久,我依然记得特别清楚的是这样一段对话。

简年1:我们为什么只是回家过年,而不是回家工作_第2张图片
欢乐颂

这是邱莹莹恋爱失败后,鼓起勇气求职时,与樊胜美的一段对话。

不同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行为处事是非常不一样的,就像樊胜美说的那样,是有章法的。而那些章法,一套行走江湖的法则,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待人接物、人际关系。

从未到达过大城市的父母,不能教给我们这些。我们必须在意识到问题所在时,尽快从零开始学习,马不停蹄地追赶上去。

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那个阶段的心理落差我也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我满怀期待,以为迎接我的是光辉美丽的未来…嗯,不管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对我们说,考上一所好大学,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但是,他们错了,考上大学只是一个好起来的机会,真正好起来的只能通过艰难的学习、不断缩短与别人距离的过程。

当我一次又一次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插不上话,我完全不晓得他们在说什么的时候,我就晓得我见识的匮乏。我深深记得第一次发现同班女同学在敷面膜时的惊讶。

我一度以为离我很遥远的东西,在我走出家乡的时候,一步一步开始展现在我面前。

很多人说,这个世界很不公平。按照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的说法,这属于,资源分布不均匀,与公不公平无关。但是不管怎么说,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而这种资源不均衡,在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对比下来,就显得格外的,清晰、明显、刺眼。

还有人跟我说,现在时代不同了,互联网时代,这么发达,住在哪里,都是可以接收相同的资源的。

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有一个词,叫做“潜移默化”。里面知名签约作家彭小六,在三线城市工作了十年,不晓得从哪一年开始(因为没找到资料,不能瞎说)不断地在一二线城市之间来回,就是为了,不让小城市的视角,局限了自己的视野。而现在,他去了深圳。

我不愿意总是以一种仰视的姿态去仰望别人,我期望有一天,我可以与仰望的那些人并肩。我期望,我成长的速度,能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简年1:我们为什么只是回家过年,而不是回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