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谈到沃尔玛流失了大量的年轻白领客户群体,成为低收入群体和退休老人经常光顾的场所,质疑沃尔玛为什么不改变一下策略,增加一个生活休闲中心。让那些晃悠的退休老人干脆吃饭看电视娱乐等等都在超市消费,这样不光增加消费,还可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加入……然后我突然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沃尔玛公司管理层没有想到呢?这么一个全球500强零售业的巨头他们难道坐视不管吗?我难道比那么多的专业人士都厉害,写一篇文章就能够指点江山改变江湖格局了?
再衍生出另外一个问题,我比这个社会系统都聪明吗?以及,什么时候,我能抓住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1.个人和市场
一般我们认为成就一番大事业,都需要有梦想都需要努力,这些都没有错,但是你所说的这些都是在跟你自己较劲,而真正的大事业机会,不是跟自己比较出来的,而是跟别人比较得出来的,跟整个市场较量得出来的。因为整个社会上愿意努力有才华有天赋的人实在太多了,你努力半天也许连人家的基础体能都不够。
至于我前面说的给沃尔玛增加一个生活休闲中心,增加中老年人的消费,以及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而沃尔玛之所以没有这样做,也许是因为场地问题,也许是因为工作人员安保措施不到位,或者是成本问题,改换之后带来的收益远远无法支付高昂的成本,又或者是目前有太多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中心而年轻人的娱乐场所就更不用提了。总而言之,在有那么多专家团队的情况下,不可能让我发现这么一个人发现这么巨大的商机坐视不管的。
如果我认为自己发现了一个别人没发现的机会,其实是在质疑市场的有效性。经济学家给有效市场下的定义是,价格完全由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想买东西的人都能轻易买到,想卖的人都能轻易卖出。举个例子,比如说在营业高峰时期,你在旁边商店橱窗看见了沃尔玛门口地上有一张疑是百元大钞,那你会不会去捡起来了呢?聪明的人是不会去捡的,因为门口来往的人那么多,如果是张真的钞票早就被人捡走了。经济学家认为对于钞票而已,人来人往的超市门口,就是一个有效市场。那换个地方,比如说停车场角落,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那张百元大钞就不是一个有效市场,这时你看见了一定会去捡起来。所以与其纠结于自己的资格,不如分析这个市场的有效性。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个人是不太可能干出什么大事业的。
既然在有效的市场上个人难以干出大事业,那无效的市场吗?无效的市场,也就是价格不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非理性市场,比如物质匮乏通货过度膨胀年代以及超级寡头垄断市场等极端情况下都会出现价格由单一方随意定价产品仍供不应求的无效市场。还比如中国一线城市中心地段居高不下的房价带来的非理性追捧等等都是无效的市场,无效的市场个人也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说完无效市场,那你肯定就说我们应该追逐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你说得没错,但这里的市场机会属于那些手握资源的勇敢先行者和开拓者。而且这些兴新的机会稍纵即逝,你得有一定的基础才能够把握住,更多的时候,等你积累好了资源,风口也早已经过去了。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机会来自于我们熟悉的这个有效市场中日常能发现的机会。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系统或市场中有一些缺陷和漏洞,也就是那些我们感到不舒服或者经常抱怨的地方,而这些问题是我们轻易能解决的,他就是属于我们普通人的机会,也就是经济学家常说的“低垂的果实”。那进一步的问题是,这些低垂的果实是属于你的吗?以及什么时候你该追随系统,什么时候自己去摘“低垂的果实”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弄清楚这个系统的内部运行机理。
2.不充分均衡市场
之前我们说过零售市场是处在一个成熟的有效市场当中,沃尔玛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成熟而又强大的采购进货渠道,以及优秀的供应商谈判能力和全球最有效的物流系统保证了它极具竞争力的低价。多年的合作关系和品牌效益一方面使得供应商很难单方面提高价格,另一方面使得精打细算居家过日子的家庭主妇们习惯了依赖平价,商品目录全面而质量有保证的超级市场,所以从供应商到消费者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均衡系统。在这样一个均衡的有效市场中,很难有许多质优价美比沃尔玛规模更大的零售超市。
更进一步,我们可以把消费人群分为四层的金字塔结构。最底下的,也是人数最多的,主要是低收入人群和进入老年化阶段的用户;往上一层是小白领用户,这个群体的人也很多,典型的特征是喜欢团购和促销,偏向便利性和娱乐性消费,喜欢外卖和看电影,主要出行方式是地铁加共享单车;再往上一层是中高端白领,典型特征是他们中很多人是星巴克的常客,主要出行工具是开车或者打车,最上面的是金领和富裕阶层,典型特征是他们出国旅游已经不喜欢去人流密集的地方,更喜欢有独特体验的地方。而消费者的需求也从以前的随大流到追求个性,从关注价格转变为重视品质的性价比,以及从关注功能到关注消费体验。传统的超市如沃尔玛由于未能及时满足消费者这一变化的需求,落下了中间两个白领用户群体这一“低垂的果实”。
其实早在2014年,沃尔玛就新开了规模更小的杂货店和便利店形式的店面。作为一个有着极强供应商谈判能力和全球最有效的物流系统的零售巨头,那为什么沃尔玛便利店不断试水受阻,在中国市场一直未能打开局面呢。个中原因当然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沃尔玛已经是一个成熟的上市公司,在现有均衡有效市场中,仍然占据着最底层人数最多的低收入和老龄化的用户群体,已经获得了稳定的利润。便利店本身门店越小,回报收益越难提高。特别是中型平价超市业态就存在高成本、低收益的多重瓶颈。对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人来说,稳住市场提高利润可以维持住他们业绩和奖金,不会承担在便利店试水受阻仍然贸然前行的风险,退而选择收购已经初具规模的便利店品牌是一个更为稳妥的策略。
沃尔玛内部肯定有一大批专家进行过调研才选择放弃便利店试水,那么沃尔玛会不会选择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就新型便利店给做一份详实的市场调研呢?有没有这份调研咱们先不作猜测,但是作为一个权威的独立机构,首先是零售市场的研究别人已经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再做一遍,也没有太多的新意。而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做出的调研,是更希望自己的报告被更多的人所引用,造成更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关注最新的互联网交易电子支付人工智能等前沿热门话题比你是去超市还是便利店以及一周去几次便利店更吸引眼球。
而随着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的普及,更贴近民居或写字楼的小型商店及其衍生出的生活服务等多条业务对于划分消费者来说更有成效。于是街角便利店7-11,罗森,太阳系,夫妻老婆店加盟,线上和线下结合催生出的生鲜每日达等等新兴业务,迅速摘取了白领市场这一“低垂的果实”。
从外部来看,不充分不均衡的系统都是坏系统。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实在是太失策了。可是从内部来看,系统的每个参与者都按照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他们是非常理性的。 也正因为有大量不充分均衡系统存在,所以这个世界才留下各种低垂的果实给其他人以机会。
而如果你不喜欢这个不均衡的系统,又看不上这些“低垂的果实”,你可以离开这个系统,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的系统。比如大学就是一个不充分均衡的系统,大学是被许多人诟病的地方,尽管许多人抱怨浪费时间觉得没学到什么真正知识,也还是会去上大学领到毕业证的。而有些极度自信不喜欢大学这个不均衡系统的人,中途退学创业比如乔布斯扎克伯格,他们就离开系统打造出一个自己的商业帝国。再比如那些不依靠父辈庇护,不按部就班在家族企业就职的富二代,选择在一个全新的领域自主创业。
所以以后要是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你记不要狂妄的去责怪这么简单的问题那些大机构怎么能没想到呢?或者是用“我不是专家我想的对吗?”这种问题来进行自我打击。 我们所要问的问题是:
第一,这个市场是有效市场吗?如果是有效市场,那就放弃。
第二,这是一个不充分,均衡市场吗?如果是不充分均衡,那就不用担心那些权威专家的意见-----专家们想要的东西跟你想要的不是在一个维度,他们并不在乎某些低垂的果实。
第三,如果你看不上这个不充分均衡市场低垂的果实,你可以离开这个系统,自己开创了一个王国。若果你竟然做成了,那恭喜你,你会被当做传奇一样顶礼膜拜了。
Reference: Inadequate Equilibria : Where and How Civilization Get Stuck. Eliezer Yudkow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