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书世界」给李叔同的一封信

见字如面.书世界

李叔同-《大师传》

李叔同先生

    您好!

我是一个21世纪的学生,与你的结缘来自一个电台,有一次听电台听到诚品书店的创始人推荐的书单,其中一本就是大师传,听完他讲的内容简介,我有了想看看这本书的欲望,因此我看了这本关于的您的传记《大师传》,看完之后我有些问题想问您?

您本人是生在清末,5岁丧父,父亲死时您被托付给您的哥哥,还好兄弟之间也比较和睦,7岁被哥哥启蒙,自己看了许多种类的书,精通诗词、绘画、音律和金石,18岁梦想自由,听从母亲的想法,娶亲并搬往上海。上海,西洋文化的聚集地,您享受着来自思想上的自由也享受着来自情色里的放纵。当您看开情色是空的时候,您母亲又重病缠身,不久就去世了,您非常伤心,就远离了上海,安排妻子和儿子去了天津老家而自己远渡日本去学习新的文化。在日本您学习油画并排练话剧,认识了您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女人,雪子,她是您在日本时情感上的安慰,也是您的知己。日本7年您的绘画和音乐又更上了一层楼。7年后您回国,又去了上海并在一个文艺周刊当编辑,不久之后倒了,您又去了浙江师范教书,教了10年,不久您就出家了,出家之后号弘一法师,并学佛中最难修的“律”,且修出了一千多年来律学的又一个高峰,我不知道现在律学的情况是怎样,但从我看过的寺庙来看,我觉得应该不是太好。希望您不会感到痛心。您的人生经历看着起起伏伏,让我对您的每个选择的真实想法感到非常好奇,所以对您提出疑问。

我想问您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个是,您为什么那么聪慧或者说想法比较多?你早些年被哥哥启蒙也就是关在屋子里自己看书,不论什么书你都看,是不是看多了书思考就多了,人也会深沉点,我想问您这个问题是因为,现在的中国,每个人基本上要学习三分之一的生命才能学成,时间太长,然而即使是学成感觉整个人也比较呆和浅薄,也没有一技之长,并没有显得很厉害的样子。我就在想,您看你们以前的教育,学的也不是很久,学成之后基本上就会作诗作画,人也会有思想,而我们现在,感觉学成就是一纸毕业证书而已,并没有什么作用,所以我有时在思考到底是现在的教育好还是以前的教育好,也想知道是不是书读多了,思考多了人才会有思想?第二个是您为什么会义无反顾的学佛?您一直说宗教是精神的艺术,是不是您的艺术成就已经登峰造极,所以您选择学佛,去追求另一种艺术即精神上的艺术?第三个是您为什么修佛之后绝不再提您在俗家的任何事,这不是对文化的一个损失吗?您既然追求精神上的艺术为什么又放弃了俗世的艺术,您这还是追求艺术吗?在您学佛的时候把你俗家的所有东西都给您的友人和学生,自己什么也不留,就放弃了关于俗世艺术的追求,难道俗世的艺术就不是艺术了吗?而且在您学佛的时候,你之前的艺术被慢慢的遗忘,后世之人很少知道您的艺术上的成就,你像仓央嘉措,他也修佛,但是他的文学传世的也挺多的,而你,感觉已经被掩藏,根本不为人知。您不会后悔吗?

看完李叔同的传记后,我知道了那个末法时代忧国忧民的文人的思想形成的一个经历。我很佩服他,在作为李叔同的时候,他将西洋艺术带入中国并使它传承下去,在作为弘一大师的时候,他将律学推入又一个巅峰。他的身教大于文艺这句话一直警醒着我,做任何事都要以身作则。而对于问他的这些问题也是我毕生思考的问题。李叔同,我真的佩服您。

                                                  麻辣口味                                                            2017年11月24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字如面·书世界」给李叔同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