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212秋刀鱼
字数:2623 | 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在我们身边,如果你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在学习方面,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人和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并思考。
有一种人,十分爱学习, 每年读很多书,也上了不少提升技能的课程,但是到头来,依然进步不大。
还有一些人,可能读书学习并不比他们多,却进步明显,这些人见解深入,总是充满洞见。
这两种现象反差如此之大,是因为他们读的书不一样吗?还是因为智力、智商有差异?还是有别的其他什么原因?
都有可能,但也不一定。再进一步讲,即使是有,也绝不可能是主要因素。
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这两种人处理学习的方式不一样,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自然也不一样。
这才是,才应该是造成不同结果的那个最重要原因。
1.你是否把学习简单化、片面化了
·学习=听讲
一种是把学习等同于听讲,课堂上听老师一讲,手机上语音一播,觉得都听懂了、学会了,课程一结束便合上书本、关掉语音,万事大吉,再也不碰所学知识。
·学习=阅读
把学习等同于阅读,花费大量的时间读书,每年匆匆读了很多本。他们认为读书就是学习,读过了就是学完了。
·学习=记忆
把学习与记忆画等号,对他们来说,记住才算学习。大量的时间被用来记理论、公式、模型等,把自己的大脑硬生生变成了一个存储器。
其实,这三种都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都是对学习的简单化、片面化。
细想一下就会明白,你虽然是听了看了记了,但并没有完成知识的内化。
不管是听讲、阅读,还是记忆,都仅仅是用你的生物器官过了一遍,知识还是别人的,并不会自动成为你的。
比如学习开车,如果仅限于听教练讲讲驾驶理论,买本讲驾驶的书读读,或者把背背正确驾驶的理论,就是不上车动手练习,能学会开车吗?好意思说自己完成了对开车的学习吗?
2.真正的学习是一个完整闭环
我们来看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什么样的。
还以学习开车为例,一个通常的流程是,你首先要学习有关正确操车、安全驾驶的理论,然后运用所学理论,在教练的指导下上车实践,反复练习不断纠错,直到掌握基本的行车技能并通过考试以后,有关部门才会给你发证,允许你独自开车上路。
之后,你还要继续上路练习,熟悉各种路况和应急处理,直到把这些都熟练掌握,你才算真正学会了开车,真正完成了对开车这项技能的学习。
这时候,你会发现,方向盘、刹车、油门这些操控部件,就好像已经与你融为一体,驾驶的时候再也不像初学时的笨手笨脚,而是丝毫不用多想,就能自动完成所有操作。
到这一步,知识、技能经过充分练习、运用,最终完成内化,成为你身体或智力的一部分,这时候,整个学习的过程才算完结。
所以,单独的听讲、阅读、记忆,并不是完整的学习,还必须加上运用,并最终内化之后,学习才算真正结束。
学习=输入+运用+内化,这是一个完整的闭环,缺乏任何一个环节,学习都没有真正完成。
3.建立连接是学习的关键
任何现象或行为背后必有理论支撑。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学习的机制是人脑中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学习之所以能够完成,在于它可以改变原有的大脑神经网络结构,通过强化形成新的连接。
这就是学习的科学基础。学习,是先改变了大脑,然后才改变了心智。
就学习来说,最为关键的,就是建立连接。
连接的完成意味着学习的完成,一旦无法建立新的连接,学习必然是无效的。
之所以说听讲、阅读、记忆并不是完整的学习,就在于这些都没有形成新的连接。
要建立连接,主要取决于“用”。
比如一个原始的伐木工,他原本是用石头工具来砍树的,一天有人跟他说,现在有斧头了,你可以用斧头砍树木啊,既省时又省力。
假如这个伐木工只是听听而已,不当回事,并不去买斧头来用,他永远不可能明白斧头到底有啥用,斧头在砍树方面究竟比石头工具好在哪?
他只有拿斧头来亲自验证,提起来去一下下的去砍,才能明白斧头对于砍树的意义,才会知道什么样的斧头适合砍什么样的树,才能明白采用什么角度砍下去才会更有效率,才会知道斧刃开到什么程度更好用。
等等,这一切,都需要他亲自动手运用之后,才会获得。
缺乏了这个使用的过程,仅仅是听一下别人的介绍,或者只是欣赏观看一番,或者光凭自己的想象,显然没法建立对斧头的正确认知,大脑中有关斧头和砍树种种关系的连接就没法形成。
4.无运用,不学习
用,只有用,才能在大脑神经元中形成新的连接。
高手在学习时,每接触一个新知识,他们不仅要想哪些现象可以用这个知识解释,还要想自己的哪些行为可以被这个知识所改进,必须要把这个知识运用到工作生活中才肯罢休。
把Get到的知识都变成一个个工具,然后用这些工具去解决问题。
这才是真正的学习之道。
我们的顿悟可能仅是别人的基本功,人家很早就知道的道理,直到现在我才明白,瞬间觉得以前的书简直都白读了。
今人读史,多是为了消遣、猎奇,再不然就是增加谈资,丝毫没想到历史是用来用的。
古人读史,每遇关键处就掩卷长思,深入思考如果换成是我,在当时的条件下,我会如何选择、如何做。
然后把自己思考的结果,与书中对照,看看自己的做法与之相比,差距在哪?需要提高改进的地方在哪?再遇到类似情况怎样才能更好应对?
长在深宫的帝王,凭什么与经验丰富的臣子们斗法啊,不就是通过不停地学习揣摩运用历史吗?
只有运用,才能有效建立人物、环境、事件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感受抉择的困难,才能深刻体会成功的不易,才能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才能在未来活得更加自由。
5.学习的升级
当新的连接完成,一个知识、技能的学习结束后,还要不断升级,进行更高维度的学习。
那个伐木工在掌握运用斧子后,不应该就此停止,应该继续探索,思考有没有更高效率的办法,能不能发明个更好的工具,做个锯子怎么样?定制个能伐木的机器人如何?
完成了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之后,要加强知识点之间的重新排列组合,建立新的更多的连接。
比如学习了一个新的心理学原理之后,要思考这个原理,能不能用到改善人际关系上,能不能用到提高工作水平上,能不能用到其他更多方面。
点与点之间的连接多了、密了、广了,才能形成网络、形成体系,才能融会贯通,最终才有可能成为站在山巅的那部分人。
总之,学习,不能光看、光听,关键要思考、要运用。
能不能用,会不会用,才是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那个决定因素。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为什么我们懂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很简单,你没有用所学道理改变自己的行为啊。
知识,本身没有价值,只有用才能产生价值。
就像今天这篇文章,如果你仅仅满足于读过了、明白了,就是不去运用,不去改变学习的行为,不去指导自己的行动,除了浪费你几分钟时间,又有什么卵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