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

导读

自己专业的精深本是天大的优势

但在跨专业,跨圈层的沟通中

你得搞定一个难缠的对手

——知识的诅咒

才能让你的优势真正闪闪发光。

文/闪燕

凯洛格专家讲师

你是否置身过以下场景:

你和跨专业、跨部门一起沟通讨论项目时,大家明明都说的是汉语,咋互相理解起来难度系数就那么大呢?有时还在会场听到类似这样的呐喊,能不能说人话?

刚加入一家公司,头几次会议时,大家嘴里噼里啪啦一堆缩写和术语,你只能一脸黑线…

你给娃辅导功课,你觉得巨简单的知识,反复讲了几遍,孩子咋就听不懂呢,心里的烦躁和怒火油然而生,这孩子怎么这么笨?

这种类似的感觉和场景还可以追溯地更远,记得我高三有一次数学考试后,老师讲评试卷,大概有道题答案应该选C,而我选了D;结果老师的讲评大抵是这样的:A和D明显不对,B一看也有问题,所以答案肯定是C;我当时也是一脸黑线。最关键的是我那次数学考试罕见地拿了年级第一,就错了这一道题,所以应该不是归于超级白痴的那类…

如果你也经历过类似的体验,其实我们都是中了“知识的诅咒”了。

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_第1张图片

什么是知识的诅咒呢?

199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生伊丽莎白.牛顿(Elizabeth Newton)因一项研究而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她研究的是一个简单的游戏,受试者分别扮演“击节者”和“听猜者”两类角色。

击节者拿到一份列有25首著名曲目的清单,包括《祝你生日快乐》和美国国歌《星条旗永不落》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每位击节者选定一首,然后在桌上把曲子的节奏敲给听猜者。听猜者的任务是根据敲击的节奏猜出正确的歌名。(你自己也可再玩玩)

在这项实验中,最有趣的点是击节者估计听猜者猜中的概率与实际猜中的概率大相近庭。听猜者猜对的概率仅为2.5%;而击节者预估猜对的概率是50%。面对这样的结果,击节者个个都非常惊讶:你怎么会这么蠢?这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

而现实是,击节者在击打节拍时,脑海中会自然响起歌曲的旋律。(你不妨自己动手试试,把生日歌的节奏敲出来,耳边肯定会听到这首歌)而此时,听猜者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们只能听到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摩斯密码那样古怪的节奏。

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_第2张图片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我们一旦掌握了某种知识,就很难想象缺乏这种知识的情形。击节者在击打节奏时,想象不出听猜者听到的是一下又一下分离的敲击声,而不是连贯的歌曲旋律。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我们有时很难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因为我们无法轻易了解和掌握听猜者那一方的心里状态。

其实,击节者/听猜者的实验每天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上演。老师和学生、设计者和消费者、跨部门的同事、高层和一线员工。每一组群体双方本该依赖持续不断的交流进行互动,但却像击节者和听猜者一样,他们都受困于信息的高度不平衡之中。

而知识诅咒中招后所付出的代价也各有差异:有的不懂就不懂吧,也不是啥事都要懂;但还有些时候你的成本就比较高了,

比如:

我高中课堂的那位数学老师,那代价可能不仅仅是学生课堂上的迷糊,极有可能延展到高考中的失利,甚至命运的改写;

而在工作环境中,由此造成的沟通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屡见不鲜;更可悲的是双方还相互埋怨,都觉得自己憋屈:击节者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听猜者笨蛋;而听猜者觉得击节者沟通能力差,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而且知识的诅咒会伴随专业知识的累计而愈加严重。

如何破除知识的诅咒?

身为专家或专业人士的我们,工作生活中一定都会与不具备相同专业知识的人分享讨论信息,这种情况下,如何减少甚至破除知识诅咒对我们的影响,提升沟通效果?

我从击节者和听猜者两个维度,给大家分享3个关键动作和1个重要提醒。(注意:现实中我们不停穿梭于这两个角色中。)

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_第3张图片

从击节者(即主动分享信息的这一方)角度的3个关键动作:搭台阶、接地气、善观察。

1、搭台阶

善于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

来减少这个知识和信息断层

举个例子:

周总理在一次外事活动中,通知工作人员给外宾们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让外宾了解电影撰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周总理审阅时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随后在请柬上只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种通过类比等方式,借用对方已知的信息来减少这个断层方法我们并不陌生。在认知心理学中,我们称为用基模(基模由我们记忆中预先存储的海量信息组成),基模可以提供深度的简单。

当然如果你发现你们双方的认知不仅是断层,而是一个深坑,你除了用类别的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拆分这种搭台阶的方式,化复杂为简单。这有点像我们小时候搭积木的过程,比如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就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或按逻辑线拆分,或按要素线拆分,有效筛选出关键信息,逐步给予对方相关的信息知识,这样对方既容易理解,也不会因为一开始太难而失去兴趣。

当然,有人在使用这个方法时会纠结于是准确优先,还是易懂优先;我个人判断的标准是一定要回归到沟通的对象和目的。否则准确而无用的观点,终究还是无用的。

2、接地气

A:善于用大白话提炼分享复杂信息

这里指的大白话不是没有养分的口水话,而是能把你的核心思想用大家易懂易记的方式表达出来,即我们说得深入浅出。柳传志和马云都是这方面的高手,比如联想文化中的“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等都是好例子。

B:善于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

我们很小时候都有这样学算术的经验,10-3=?你学起来可能不那么快?但如果给你设个场景,比如我给你10个苹果,你吃了3个,还剩几个?这样更容易学习。

研究人员把这类提问方法称为“语境算术”, 用具体作为抽象的基础,不仅适用于数学教学,而且是人类理解的基本原理。

沟通当中我们碰到抽象不好懂的概念和问题时,用理论解释理论,从抽象到抽象往往大家会更糊涂,但你这时举个具体的例子,讲个故事,跨专业的人就很容易理解。

还有很多时候,你还可以充分借用语言之外的方式增加理解,比如实物的模型或使用的场景;比如高新技术介绍时,你光说自己的技术如何先进让人无感,但如果你能展示一个个具体使用的场景,甚至加上互动和体验更容易让用户了解、记忆和决策。

3、善观察

有了“搭台阶,接地气”这些招式策略,那咱啥时候用呢?

A:提前预判准备

很多沟通者在准备和分享自己的专业领域时容易过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但往往忽视了沟通交流是一个跳双人舞的过程,无论对象是谁,都是一个套路,确实容易陷入周总理说的“不看对象,对牛弹琴”的困境中。

B:现场观察调整

锻炼自己沟通中的双核处理能力。在专注于自己沟通目的和内容的同时,还要关注听众的反应,特别是听众中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一些微小身体语言的变化,比如皱眉、注意力转移、提出让你再解释一下等都在给你早期或中期信号。这时,你可快速进行表达方式的调整,比如:“光这么说,可能很抽象,我换个说法或给大家举个例子吧…”

这样,你后面的沟通效果可能大不一样,而且你在他人眼中专业和暖心的高大形象也会蹭蹭上涨。

以上,就是对从击节者角度给大家分享的3个关键点。

事实上,你自己的专业领域的精深是一个重要能力,但你能把自己懂的东西讲出来,并且给别人讲明白,这是另外一种重要能力。

有的人,两者兼而有之,但现实中这个比例并不是很高,经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倒不出的原因很多,但如果你仅把原因归于听众水平不高,不懂你,而不是自己想办法提升,你很可能会错过很多让自己的思想、观点、专业闪闪发光的机会。

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_第4张图片

从听猜者(即接受信息的一方)的角度,你也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击节者身上,那就太被动啦,所以也有1个重要的提醒。

要敢于或善于提问,及时反馈模糊的地方

比如:你能给我举个例子让我更好地了解你的观点或想法吗?

或者及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确认

比如:你听听我的理解,你看看是不是这个意思?

这个动作并不复杂,但要做到你是需要突破一个来自于自身的心里障碍。

很多时候,听猜者往往不好意思问,害怕显得自己傻。小事也无所谓,我们毕竟不是十万个为什么?但如果这事很重要,你当时没听懂,不但浪费了时间;事后还会严重影响到你效率效果和心情,那不如早点行动!

当然,某些情景下我们也需要反其道行之,比如有时我们的沟通目的就是要故意拉开和他人的距离,树立自己男神和女神的专家形象,而且对方还挺吃这套,你也不妨傲娇任性一下。

或在使用“搭台阶,接地气”等策略的同时适当创造知识和信息断层,那效果也是极好的 。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的诅咒,你中招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