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华人巨星陨落了,
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贝聿铭逝世,
终年102岁。
贝聿铭于1917年4月26日(民国六年)诞生在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为苏州显赫数百年的贝氏家族之后。贝氏家族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苏州四富之一,一个富了15代的中国家族,其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
贝聿铭父亲贝祖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生母庄氏乃清廷国子监祭酒之后,于贝氏13岁时罹癌过世。
贝聿铭继母蒋士云则是江南名媛“蒋四小姐”,为中华民国驻外使节蒋履福之女,即少帅张学良一直念念不忘的毕生最爱。
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先生的作品遍布全球,如: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日本世界博览会中华民国馆......但他却始终说:“我是苏州人”。
富N代出身的贝聿铭老先生,将自己传奇的一生倾情奉献给了建筑艺术,同时也让世界目睹了华人的艺术造诣可以有多深!
贝聿铭初中就读上海青年会中学,高中毕业自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应祖父贝理泰要求,贝聿铭每年暑假会回苏州,入住祖宅狮子林。贝聿铭的童年在苏州园林狮子林度过。
早年时期贝聿铭
苏州园林的生活经验,影响到贝聿铭日后的设计哲学,即“人与自然共存”、“家庭的真正含义——内聚力和历史”。
他表示:“儿时记忆中的苏州,人们以诚相待,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日常生活之首,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意义所在”。
而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负笈美国,先在宾州大学攻读建筑,后转往麻省理工学院,1940年取得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士学位,1946年取得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学位,1954年成为美国公民。
一代建筑大师的养成
显赫的家族背景和出众的交际手腕,使他在美国上流社会游刃有余。贝聿铭有着说服别人的天赋,很会推销自己,曾有人建议他去做一个律师。
建筑学子们都知道,口才是建筑人必备的技能,它也是成就一个好的建筑作品的关键因素。丰富的人生履历成就了贝聿铭,也造就了那些伟大的建筑作品。
不过,受过多年西方教育、终成一代建筑大师的贝聿铭,至今仍相信:“自己在中国度过了吸收能力最强的少年时代,因此有种中国性,深深地留在我的身上,无论如何也很难改变。我仍是一个十足的中国人。”
很多人都说,苏州是贝聿铭设计精神的“原点”。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其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1970年日本世界博览会中华民国馆、东海大学路思义教堂(与陈其宽共同设计,由陈其宽执行),近期作品有卡塔尔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和中国驻美国大使馆。1983年,贝聿铭获得普利策克奖,被誉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最后大师”。
职业生涯中的标志性事件
从籍籍无名,成长为一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经历了人生中两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1、肯尼迪图书馆,让他在美国主流建筑圈站稳脚跟
1963年,美国总统肯尼迪遇刺后,民众决定建造一座永久性建筑来纪念他。
彼时,贝聿铭是参与建筑设计讨论中最没有名气的一位。
然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却独独在这些世界级建筑大师中看好了贝聿铭,觉得自己和贝聿铭充满默契,希望对方参与到设计中来,这也是贝聿铭万万没有想到的。
贝聿铭和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经过十五年漫长的选址、设计和施工,贝聿铭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最终落成。这座图书馆傍海而建,黑白分明的色调凸显于天地之间。
1979年,肯尼迪图书馆 波士顿
不久后,肯尼迪图书馆的建成轰动了美国的建筑界,杰奎琳评价他说,贝聿铭的唯美无人能比。
这次幸运的中标,改变了贝聿铭一直默默无闻的现状,令他逐渐成为美国热门人物,陆续收到更多的设计邀请。
2、承建卢浮宫改建项目,为贝聿铭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1983年,密特朗总统钦点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负责卢浮宫改造工程,当时年久失修的卢浮宫早已破败不堪。
不过,贝聿铭美籍华裔的身份让法国人难以接受,他们认为应该由法国人自己来完成这个伟大的工程。
当密特朗邀请贝聿铭参与设计时,贝聿铭给了一个礼貌的答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一个项目搞竞争,要么你把项目直接交给我,要么让别人去搞竞争,我们选择放弃。”
最后,密特朗直接把这个项目交给了贝聿铭,又一次体现了建筑人的谈判技能。这是法国唯一一项不通过竞争直接授予建筑师的大工程。
1989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法国巴黎
贝聿铭过往的作品,及其中国文化背景,让法国人深信,这位建筑师很难带来一件匹配得上卢浮宫文化的建筑。
当贝聿铭提出,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作为卢浮宫正式入口的标志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贝聿铭回忆:“在我们公开展示金字塔设计之后的1984到1985年之间,争论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我也在巴黎街头遭到不少白眼。”伴随法国民众强烈的反对浪潮,贝聿铭在这个项目中承受住了巨大的考验。
他说建筑作品真正的价值只能交给时间评判,我认为时间对我的创作来说至关重要。
1989年,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落成。时间又一次证明了他的观念,曾经被法国人强烈反对的金字塔如今成为了每个法国人的骄傲。
贝聿铭表示:“卢浮宫关乎建筑,但更是对一个文明的表达。我总能从博物馆的建造中学到很多。它们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密不可分。”
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都有设计伊始,甚至建筑落成之后一段时间里都饱受争议的作品。
后来,时间证明它们的经典性,也映照了贝聿铭前瞻性的设计眼光1983年,他就被加冕建筑界的最高奖项——普利兹克奖。
回顾贝聿铭代表作品: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
北京香山饭店
香港中环中银大厦
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国摇滚名人堂博物馆。
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我的根在中国的苏州”
长达70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各种地标性建筑。但他的建筑梦,终究萌芽于中国。
此前,贝聿铭也曾在祖国留下不少经典建筑。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属他晚年的“最大挑战”——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博物馆开馆典礼时,贝聿铭曾说到:“苏州的同乡们,我也是苏州人,我的根在中国的苏州。”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认为粉墙黛瓦的灰白是苏州的本色,苏州城的灰白色调同样延续在博物馆的设计之中。贝聿铭仿照宋人的画把苏州博物馆外的北墙设计成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石片山水景观。
苏州庭院的长廊曲径、假山水榭、建筑屋宇,与周围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这些童年印象中的光影美学,充分体现在他对家乡博物馆的完美诠释之中。
尽管,贝聿铭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不过3个月,但他认定自己就是苏州人。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
2006年,苏州博物馆新馆
2019年5月17日,这位杰出的华裔建筑设计大师去世了。他用了一个世纪,让自己的建筑遍布4个大洲、10个国家。
他曾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贝聿铭:
如果有来生,
希望自己是一名园艺师。
苏苏相信,即便成为一名园艺师,
同样美好的传奇故事,
依然会在这位老人家身上上演,
因为他对艺术的热爱是真诚、无国界的。
老先生,一路走好!
您身后的建筑已经不朽,
您的艺术风骨更会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