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古天”前辈的指数基金投资文章整理一下笔记

要投资,不要炒股——利用指数基金获取财产性收入

说明:笔记中有很多来自“上古天”前辈,也不知道真实称呼,先这样称吧,他的间书连接是:https://www.jianshu.com/p/f15cfc932ae6

        股票投资的门槛又非常低,现在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开设证券账户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医生不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绝不可以给病人开刀切除阑尾;一个飞行员不经过专业的训练,不能走进驾驶舱;一个股民,只要打开手机,就能够交易股票了。这样的投资者想通过股票投资,获得医生、飞行员一样稳定丰厚的收入,是不是很滑稽呢?

          记得自己是2016年4月5日开户,4月6日入市,清楚地记得当时买入地股票是伊利股份【600887】和双汇发展【000895】还有一些H股ETF【510900】,之所以买这些也是在开户前做了一些准备工作,通过雪球读了比较多地文章,记得最深的是【银行螺丝钉】、【唐朝】以及【DAVID】三位大V老师,还购买了他们的著作《指数基金投资指南》、《手把手教你读财务报表》和《低风险投资之路》,前一本书是认真读完的,写的很好很基础,后两本本需要有有一些财务和金融的基础,也读了大部分,当时对投资异常充满激情,觉得找到了一条今后致富的道路,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高年级的大学生还是有很多空余时间的)自学了会计知识,还去考了会计从业,虽然不难很轻松通过,但想想那时候的热情还是挺足的。

       太多的业余投资人,只要是股票交易时间,他们不停的刷手机屏幕,恨不能每一秒都盯着股票行情,恨不能记住每一只股票的每一笔交易。收盘之后,他们还要复盘,写交易笔记,阅读各种财经新闻,翻遍每一篇投资论坛上的帖子,并且激情澎湃的与不同意见的投资人拍砖。他们真的非常勤奋非常努力,但是这种勤奋努力得到的回报又有多少?超过市场平均水平了吗?

       这些“勤奋努力”的投资人,他们并不是全职股民,他们还有一份工作,一份他瞧不上眼的工作,一份不能让他一夜暴富的工作,一份远远比不上股海冲浪来得惊险刺激的工作,一份被他们荒废了很多年的工作。过了十几年,曾经的同学晋升到了高管,成为了行业翘楚,一年获得的薪酬、奖金、股票期权就超过了他十几年股海沉浮的收益(如果有收益的话)。除了工作,我们还有家人需要陪伴,你又拿什么来补偿孩子缺失的童年欢笑呢?如果不能兼顾投资和生活的其它部分,你的焦虑又如何化解得了。投资只是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除非你以投资为职业,否则不要让投资占用你太多的时间。

       投资成功在于思考,而不是不停的交易。我非常不理解一些投资人的做法,账户里只有几万块钱,每天忙着做T,只是为了降低几个点的成本。白白交了手续费,往往悲叹于卖飞了,更可惜的是虚掷了多少宝贵的时间?如果他们把投资的期限拉长到5-7年,那么买入价格上下偏差10%,又有什么区别?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成功的投资者都拥有一项共同的美德——耐心!那些热衷于短线交易的投资者,他们一天不交易就浑身难受,其实是一种精神疾病,可以称为赌场综合症,他们并不是在投资盈利,而是在享受买大小开宝那一刻的快感。他们自己没有所得,只是为市场贡献了流动性而已

       自己以为做好了入市的准备,满怀信心的把自己积攒下来的万把块钱留下生活费投入股市,奉行什么价值投资,几乎全仓买入这三个权证,别人说价值投资不要在乎短期的波动,买之前我信,买之后呢?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买了之后就可忙碌了,几乎过一会儿就要看看手机,一有空就看各大新闻看看“专家”的评论信息,说实话确实挺累的,但自己干劲十足啊,全然一副如如“上古天”老师说的要成为研究专家的阵势,就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一天的波动比较大,一两百块钱,担惊受怕(学生对几百块钱还是比较看重的),如果收盘的时候又涨回来,感觉度过了平安的一天,如果是今天能涨个几十块就非常开心,慢慢地认为价格会来回波动,所以一认为股价涨上去就卖出去,然后在明天或者等两天回落又买回来,有的时候能成功,但大部分时侯是失败的,即使成功交易费也耗去了不少。所以不要想赚交易的钱。所以我现在总结自己不适合做短线投机,会让我寝食难安。上古老师在博客中谈到交易系统,一个合格的投资者必须拥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并且严格执行。交易系统包含了四个方面:何时入市,何时离市,资产管理和交易心里。何时入市反倒是不重要的,放在5~10年长远来看现在买贵了5%~10%又有什么关系呢,资产管理还是非常重要,任何时候千万不要满仓操作,到了你该开枪的时候没有子弹了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满仓操作会使得你的心里压力非常大(当然这是对我们初出茅庐的小子来说的,大师级别的人物我们就不谈论了)。

股票市场没有一夜暴富

       股市5-7年一个牛熊周期,也就是说,一个投资人进入市场,没有5-7年的努力,连市场全貌都没有了解,如何奢谈每年30%的稳定收益呢? 普通投资人的第一桶金绝不在股票市场。你的工作、你的生意对你的人生成功来讲更加重要,资本市场只是资本增值的加速器。

我觉得上古老师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普通投资人的第一桶金绝不在股票市场。你的工作、你的生意对你的人生成功来讲更加重要,资本市场只是资本增值的加速器。”虽然我才入市一年半多一点,在股市上虽然耗费了一些时间,至少我可以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更加充实我的学业以及毕业后增长自己的职业技能。所以不要想着通过在市场上搏杀出来,我们只不过是战场中的一个小兵而已。如果你想成为操盘手不妨了解一下【花荣】的传奇故事中国十大操盘手之一花荣。

指数是怎样编制出来的

        指数也是一种金融商品,由指数运营公司提供。 看懂指数的核心“两个维度,一个了解”:第一维度成分股的选择方法,第二维度权重的确定方法,了解指数收益率的计算和运用。

      (1)成分股的选择方法     成分股选择方法常见的有被动选股、过滤选股两类。 所谓被动选股,就是不加筛选。被动选股的目的是复制市场总体或者某个局部的表现。 所谓过滤选股,就是使用一定的标准过滤掉不合格的股票,对成股份的要求比被动选股高很多。比如分红水平就是常见的过滤选股标准。

      (2)成分股权重的确定方法    成分股选出来以后,就要给不同的股票赋予相应的权重。所谓权重就是每个成分股所占的比重。权重确定方法非常重要,相同一批成分股赋予不同的权重,形成指数的整体特征会有很大的差异。确定权重的方法主要有市值加权和固定权重。 所谓市值加权,就是股票市值越大,所占指数的比重就越大。市值加权又分为总市值加权、流动市值加权、流动性加权等。 所谓固定权重,又称为等权指数,就是给每一个成分股赋予同样的权重。

       采用等权方法构造的被动选股指数,把市值加权指数从以大盘股为主的规模特征,转化为中盘股的规模特征。由此带来指数的波动性等特征也不同于市值加权指数。另外,成分股相同的情况下,等权指数收益一般高于市值加权指数

       我也非常喜欢买指数基金,但从来没有考虑到指数是怎么构造的,完全凭的是主观臆断,觉得和行情差不多。学习了,受益匪浅,我觉得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调整你购买市值加权、固定权重的同成分股指数基金的比例。在行情下跌阶段可以购买市值加权的,大蓝筹、大盘股我觉得要相对抗跌一些,在经济复苏期间,行情回暖阶段,可以适当增加固定等权的指数基金,上升阶段可以加大一些。个人理解,还没有去做正真的回测或者实际购买。不过我觉得我可以尝试一下。

揭开晨星基金风格箱

       基金风格箱,由著名的基金评级机构晨星公司在1992年推出,2002年进行了修正。 风格箱的两个维度是规模和风格。所谓风格,在这里特指成分股按照基本面划分,分为价值均衡成长三类。 所谓价值,可以简单的看作市盈率水平比较低、分红较多、财务结构稳健的公司,主要是蓝筹股。所谓成长,也可以简单看着市盈率水平比较高、收益和现金流等增加比较快的成长性公司,主要是各类新兴产业的股票。 按市值规模分。根据成分股的市值规模,划分为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三类。划分标准根据不用市场情况决定。

       我们进场听说股票市场存在一个“二八”现象,数量上占二成的大盘股和占八成的小盘股走势相背离,一方牛的时候另一方熊,像个跷跷板。通常认为大盘股市盈率低代表价值,小盘股成长性好,也就是说,股票市场投资人的兴趣会在价值和成长两种风格之间转换。

       最后这个二八现象,应该不太准确吧,我自己认为应该是不相关吧,不能把这一条作为交易的指南吧,当然我认为在行情在上升通道上,小盘股似乎表现的要好些,也不好说。

对比指数收益率     (期末收盘价÷起初收盘价-1)×100%

       比如:申万活跃股指数(代码801862),于2017年1月20日收盘后不再更新,一命呜呼了。该指数的编制规则是:选取周换手率最高的前100家公司,计算其涨跌幅,然后每周轮换股票。也就是说,一直买入市场里最活跃的100个股票。运行结果是,从2000年到2016年底,下跌98.87%,即从1999年12月31日的起点1000点下跌到了2017年1月20日的10.11点,下跌幅度99%。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市场里盲目追涨杀跌的结局何其悲惨

      这个例子好!

       巴菲特就指出,由于成本问题,积极投资者长期表现要低于被动投资者,由于年费、高业绩提成、积极交易成本,主动投资的成本上升,高成本非常突出。巴菲特说:“对冲基金里面有很多人才,但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努力是自我抵消的,他们的智商无法战胜他们施加于投资者的成本。”

指数基金定投为什么能够赚钱?

       中国A股“牛短熊长”。如果你每月买入,大部分时间买在低位,所以成本就低了。当然,要想赚钱,还是要在高位区域卖出。

       现在基金定投花样也很多,我觉得最好的定投方式就是能长期坚持的方式。 这里给一个秘诀,根据指数基金不会破产的原理,指数基金是可以越跌越买的。特别是大熊市末期,要敢于加大投入。在资金实力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动用杠杆,以获取超额收益。为了规避风险,这部分增加的投入,不必等到牛市高点抛售,可以在指数回复到市场均衡位置就退出。

       指数基金定投方式: (1)传统的定期定额方式。 (2)定期不定额方式一:通胀调整方式。 (3)定期不等额方式二:价值平均定投。 (4)定期不定额方式三:智能定投。 即低位时多买,高位时少买。 (5)指数基金估值定投。

       有些朋友经济学知识比较丰富,他们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纸币长期贬值趋势。定投开始之后,每月固定投入的金额实际购买力下滑,所以应该调整每月投入资金,根据通货膨胀增加投入金额,就是每月逐步多投些钱。

       这个方式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我认为太繁琐了。年轻人每月定投金额几百几千的,本金不多,还要调整来调整去,那是“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如果定投几年以后,你的收入增加很多,原来的定投不能满足财富积累需要,完全可以开始一个新的定投嘛。

      哈哈,“操卖白粉的心,赚卖白菜的钱。”经典语录哦!

       指数基金估值定投原理很简单,就是给指数估值,只在低估的时候定投,在不低不高的时候持有,在高估的时候卖出。

       给指数估值,特别是放在10年以上时间周期里考量,要比单个股票估值简便,我们主要采取市盈率(PE)指标,对于部分行业指数(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以及资源类强周期行业)也采用市净率(PB)指标。也就是说,在市场平均收益率的基础上,依据市场情绪波动,在市场悲观指数便宜的时候买入,在市场乐观指数昂贵的时候卖出。

       如果把市盈率反过来计算更好理解,即每股收益÷股票价格,得到一个收益率。如50倍市盈率的收益率为1÷50=2%,10倍市盈率的收益率就是10%。类似于把购买股票看做购买债券,收益率就是债券的利率。2007年市场高峰时候买入沪深300指数,所得的利息是2%,2014年市场底部则提高到10%。这样一看就明白了,2007年牛市高峰买入股票的收益不如银行存款。

       看到这,我觉得我可以以五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标准,凡是指数基金的平均市盈率的倒数低于存款利率我坚决不买,并且全部卖出,去买货币基金。其次可以作为风险设置标准,如果超过定期存款利率25%~50%持有,超过50%~80%定投,超过80%加大定投。这样就使得定投有一个参考的标准。当然这是我突发的想法,具体操作有待自己去验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设置这个阈值吧。当然你肯定会问强周期行业,或者是高科技行业,我觉得市盈率太大,风险也就太大,很多科技企业的市盈率动不动超过50。我觉得我驾驭不了,远离危险地带,当然我并不赞成市盈率越小越值得投资。

指数基金卖出时机如何确定

再强调一遍,指数基金一定要在大牛市高位区域卖出!

(1)定性分析的标准。 大牛市末期市场已经消灭了空头,舆论一致看多,市场情绪亢奋高唱“死了都不卖”,高喊“黄金十年”、“冲破一万点”,股票交易软件因为交易量过大而反映迟缓甚至崩溃。你碰到的每一个人都如同股神一样向你推荐股票。这些情景出现,就是大牛市高位了,错不了。

(2)定量分析。 一是指数持续上涨一段时间,涨幅翻番以上,而后从最高点回落10%-15%。指数回落10%-15%,可以确认为技术性熊市了,这时候退出就是放弃高点附近的部分利润。二是指数跌破60日移动平均线。60日均线是季线,也就是3个月来的平均价格,是一条重要的市场心理防线,跌破60均线表示3个月来入场的交易者总体被套了。顺便说一句,大牛市高点形成前后3个月入市的基本上都是“韭菜”,这很残酷,但事实如此,我们都是被市场一茬茬收割之后,才成长起来的。三是MACD指标慢线DEA跌破0轴。MACD被成为指标之王,能够有效反映市场趋势变化,DEA跌破0轴,基本上与指数跌破60日均线吻合。

        我建议一次性卖出。因为我们确认市场行情反转了,那就不要奢望小小反弹,放弃那点蝇头小利,保住大部分胜利果实。而且,牛市结束之后,市场期望中的反弹通常不会出现。

主动型股票基金可以买吗

(1)长期来看,大部分主动基金跑输大盘     第一,他没办法空仓,也没办法满仓,所以涨起来慢一点,跌起来跑不掉。 第二,他只能从公司规定的股票池里选股,所以他只能买和别的基金经理差不多的股票,常听说”基金抱团取暖“,那是被逼无奈。 第三,别家基金卖,他不得不卖,否则净值跌太多,基民要赎回,会丢饭碗。别家基金买,他不得不买,否则净值涨太慢,基民也要赎回,奖金就打折了。 第四,好不容易选上个好股票,还不能买太多,有限制。一般股票型基金买入单只股票的上限是5%。 要牢记基金公司赚的是管理费,不是股票升值的盈利

(2)我舍不得付管理费    初级投资者看申购费, 高级投资者看管理费,这部分才是投资基金最大的成本。 基金经理最稳妥的做法就是随大流,和市场平均水平差不多,和同行水平差不多,就可以分一杯羹了。他们不敢“冒进”,因为冒进风险太大,万一失手,排名落到平均水平之后,基民要逃跑,工资奖金也缩水了。如果再严重一点,基金经理就被开除,丢了饭碗。

(3)选基金不比选股票轻松    相对于主动型基金,指数基金是一个更好的投资工具,更加适合普通投资人,巴菲特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推荐,认为普通人与其投资不得法而亏损,不如买入指数基金获取市场平均收益,毕竟大部分主动型股票基金跑不赢大盘。

       将来,你的资产积累到足够多,单只指数基金不能满足你的资产配置需要,可以选择多只指数基金构建投资组合。指数组合投资实质是一个交易系统,其特点是永远在市,定期调整风险和收益比例,以获取略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比如股债平衡组合、股票债券黄金房地产等投资大类组合等等。将来再说吧。

       总之,指数基金投资不谋求短期的暴利,而是获取略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长期收益,让资本市场成为个人财富积累和增值的加速器,把投资当做给幸福生活加分的工具。最大限度减少市场操作,让投资从繁重的“投资功课”中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生活中更美好的地方。

写得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上古天”前辈的指数基金投资文章整理一下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