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本以为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成长却再也无法重来

这是2016年南方周末集全体之力而推出的中国留守儿童报告,触目惊心也莫过于此吧,最怕的是什么,是在他们还只有几岁十几岁那么小的年纪就承受了二十岁三十岁该面对的现实——离开父母的怀抱。看完全书后,无法言喻心中的那份伤痛与无奈,久久不能离去的是孩子对父母渴盼的眼神和一次次失望后几近绝望的背影……

我的心中有无数的疑问,疑问于明明是社会体制或是时代早就了今日,又为何让最无辜者遭受莫须有的连累?疑问于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由爹妈抚养这人世间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变成了父母和孩子共同的奢望?疑问于难道只有乡村的孩子面临着留守儿童吗?城市中祖辈与孙辈生活在一起也并不在少数,他们不也是现实意义中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的"城市留守儿童吗"?也会疑问于自己,自己是不是也曾经被迫深陷其中呢,不然怎么会泪如雨下感同身受?

我开始害怕了,是真的怕,好怕发现事实的真相,对自己还不十分确信能承受全部的重量,但似乎心中也有了个迷糊的答案——我也是千万留守儿童中的一个,不同的是,生在了城里而已。但并不觉得自己会比乡下的孩子幸运多少,反之这是一种更深的伤害。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那就讲讲我的故事吧

我家是内蒙古诞生的地方——乌兰浩特市,我的父母和很多背井离乡的人一样,来到这里也是为了生计为了挣那万恶的源泉,只不过他们是来到这里才结婚生子有了我,如果是剧里那样理想化的人生,我会有踏实肯干的父亲母亲,他们虽然文化不高但也愿意教我读书识字,然后我会认识很多像我这样工薪阶层出生的孩子,我会有很多朋友,我也会很爱读书,爱学习,最后考上一个超棒的大学来回馈父母对我的养育之恩。然而现实是我有一个敢冒险不安于现状的父亲,以及一个比我父亲还敢冒险还不安于现状的母亲。嗯 然后他们俩就拿着全部家当 我和一万大洋去扎赉特旗创业了,那时候我在上一年级,那两年过得很开心,可好景不长,家里的买卖越来越红火,他们俩也越来越不管我,我在外面玩的很晚他们都不找我,回家也是自己睡觉,有时候我会藏在保险杠的箱子里,一整天都没人发现。甚至学校的家长会他们俩也很少去,中午放学如果突然下雨,我永远是最后一个被接走的,后来我问了爸妈原因,他们说他们有一个让人省心的好女儿,因为我总能找到人家收留我,不让自己浇湿,就减轻他们的负罪感,所以一次比一次猖狂,最后就是会问我兜里有钱吗,打车回来吧。那时候觉得钱真是个好东西啊,对于我爸妈来说代替了我,没有我他们可以活,对于我,代替我爸妈。

再后来,爷爷奶奶搬到了城里,爸妈又把我送回了乌兰浩特,这下更没有后顾之忧了,于是从一年级的天天见,到二年级的见面很少说话,到三年级半学期不见,我渐渐学会一个人生活,被迫长大。我从不可怜他们挣钱多不容易,为生活怎么奔波,因为我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给予我支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觉,渴望被爸妈捧在手心里呵护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的最后就是死心了。所以小时候我甚至在想,今后长大了也挣很多的钱,也每个月给他们打钱但永远不回家,永远不去看他们,有些这样畸形的想法。不过现在看来,是可被理解的。

我的例子绝不是个例,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家庭绝不在少数,寄养在爷爷家是最好的一种了,寄养在个人课后班的更是数不胜数,相比之下爷爷家至少还可以自由来去。现在就再来阐述为什么说城市中的留守儿童比乡村中的留守儿童更悲惨的原因。

其一,父母在身边与不在身边无差,打破幻想。

这样的结果是,如果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给自己找安慰的时候会让父母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而城市中的呢?每天都在现实的面前把幻想支离破碎,毫不留情。

其二,强烈对比之下会加深伤害的烙印。

城市里的孩子看得到许许多多生活在正常家庭里的孩子是怎样在父母爱的环绕下成长的,而乡村的孩子所接触的环境都如出一辙,没有对比,不知道自己多么特殊,自己所在的群体多特殊。这个社会,一旦被加上标签,接受到异样的眼光,哪怕是同情,都是种无形的伤害。

现在的我对于这样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会多一份客观的认识与解读,少了一份无冥的哀嚎与哭泣。因为深感个人之力之绵薄,再多的感叹换来的不过是无可奈何。

再回到《在一起》,对于被时代追着跑的父母们,希望他们能理解再多的物质条件也无法弥补错过的时光,愿书中的宝贝们长大后都能被这个陌生的世界温柔以待꒰ᵕ⑅̆ᵕ꒱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一起》:本以为分离是为了更好的重聚,成长却再也无法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