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在一个孩子睡着了,孩子爹加班的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一个人跑到万达看了这场在苛刻的豆瓣居然评分高达8.6的电影。看完之后,哇,感觉真的是,丧到家了!!!

        但是,这真的是特别棒的一部电影,缓缓带你入戏,感受人生这场暗黑旅行的永无止境,真的是衬得上“哀而不伤,又丧又美丽”的评价。电影有很多经典之处,至少有三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教科书般的示范。扎实的剧本和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这两个本该是影视作品最灵魂的元素,已经很久没有在大荧幕上感受到了,而《海边的曼彻斯特》再一次做出了教科书般的示范。全剧仅有一场大火吞噬三个孩子生命的情节让人感觉到狗血,但这点狗血仿佛又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因为连这个都没有,观众就彻底感觉不出这是在看电影而是在别人家窗口看人家的生活了。导演肯尼斯·罗纳根也编剧出身,因此对于剧本的理解力也非同寻常,再加上这个重度处女情结的导演在二十年内只拍了三部电影,而且每部都与“死亡”有关,因此要导好这场人生大戏,也非他莫属了。李和前妻在小镇偶遇的一段表演实在太牛了,真的把一个人放下过往走向前方和另一个人变成空心不得不待在原地的心理刻画得栩栩如生。李不愿意遵从哥哥的遗嘱成为侄子的监护人,是启动剧情冲突的设计,表面看来只是叔叔不愿承担重任,但实际上,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哥哥想通过这一安排重新燃起弟弟生活的使命与希望,回归到正常的人生轨迹;而弟弟则坚信自己是不合格的监护人,有可能为侄子的人生再次带来噩梦。总之,电影把一个故事讲得有头有尾、有起有伏,同时又充满了含蓄和节制。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1张图片
导演肯尼斯·罗纳根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2张图片
演技炸裂的一幕

        2.没有丝毫反转的剧情。看惯了傻白甜剧目的人真的很不习惯这部电影的不反转。其实电影有很多次反转的机会:前妻说怀孕时,心想会不会是李的;前妻与李偶遇时,心想他们会不会破镜重圆;侄子给叔叔与女友的妈妈牵线时,心想会不会就此开启新的感情生活;侄子察觉叔叔封闭的内心时,心想会不会主动妥协随叔叔搬到波士顿;一点点被侄子活色生香的生活拉回现实,心想叔叔会不会为了侄子搬回曼彻斯特……没有,一次都没有。但也恰恰是这些不反转的剧情才显得真实,就像人生,即使路上熙熙攘攘,但终归是一个人的旅程。从这个角度讲,这部影片比一剂良药就能让人从悲剧中恢复的那些狗血剧更可贵,因为他告诉那些同样遭遇重大不测的人们,如果你不能迅速从挫折中恢复,那么你要知道的是,大多数人都不能。看到最后,一切都没有变,但一切又都变了:是李准备的两居室,希望在侄子偶尔到波士顿时有落脚之地;是前妻的谅解和鼓励,希望他放下过往;是“大逆不道”地卖掉哥哥的枪为侄子的船买了新的马达……这些微小的变化像几盏微弱的灯塔,虽然不足以改变李的人生航向,但至少能给无助的航程带来一点安慰。其实,只要不是当事人,就永远离别人生活的真相远那么一点。有时对于他人的尊重,并不是无缝链接的劝告,而是保持适度的距离,不做出一副“我全都懂”的样子。就像劝一个抑郁症患者“想开点”“有什么难过的”“往前看”一样,不走心的安慰好比二次伤害,看似无辜,实则可恨。影片的最后一幕是李和侄子在船上的镜头,虽然阴霾还在,但试图告诉人们:深沉的悲伤,不会有一剂吃了就好的药方,而是尽量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不要试图闭上眼睛,去看见那些曾经的伤痕。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3张图片
卡西的独角戏

        3.争议颇大的配乐。本片获得奥斯卡6项提名,但配乐连入围都没有,这还真是一个值得叫屈的点。很多人说片子的配乐太过了,又是管弦乐、又是爵士、又是亨德尔清唱,难免有故弄玄虚之感,但不是这么华丽的配乐,根本就无法托起这么凛冽的剧情好吧。有几幕用音乐盖过对白的场景,比如吊唁和下葬,配乐和画面处理得十分艺术,既有留白之感,又有神圣之美,还有不经意透出的对死亡的从容姿态。全片的配乐很密集,而且全部都是古典风格的、带有宗教感的配乐,如果做成一场视听音乐会,应该效果超赞。

        4.影片展现出的外界环境与人的巨大相容。李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自己的三个孩子葬身火海,这个在我们看来绝对无法容忍的事件,在这部电影里用很多笔墨展现了善意的世界。我们能看到整个社区如何对待一次导致悲惨后果的严重过错,警察、邻居、老师以及不相干的人,大多数人抱以善意和同情,极少数人表现出冷酷和拒绝接纳。从这个角度上讲,主人公处理的是更高级的问题,也就是与自己的和解。但如果放到我们周遭,恐怕与周边的关系处理就够挠头了。所以,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严重的事故,最终并没有走向极端,其实是整个社会支持系统的胜利。单就这一点的成就,我们的社会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4张图片
葬礼的一幕

        用“持续发酵”来形容《海边的曼彻斯特》非常适合,排片很少,上座率也不温不火,但这部小成本电影留给人们的印象,反倒是在主创投入上的大手笔。小成本的只是资金,而耗费的心神,专注却比大多数电影多了不知多少倍。有人说这部影片乐观者不会看懂,确实。生活就是一场习得性无助的漫长实验,最终能让人引以慰藉的,无非是“看开了”“想开了”,然而真实的状况是,人从婴儿期的无能为力,最终再次回到无能为力,不同的是,婴儿尚能用哭声来表示对这种无力的不满和恐惧,而成年人则彻底妥协。好在生活本身就如这影片,大多数时候,哀而不伤,丧却美丽。

        几个有关《海边的曼彻斯特》科普小知识:

        1.这部影片里的曼彻斯特不是英国北部的工业城市、英国曼联的大本营、英国摇滚的诞生地,而是位于美国的一座拥有5000多人口的沿海小镇。与大部分影片中沿海城市浪漫秀丽的风景不同,这座小镇有着很长的冬季,整个影片画面也刻意塑造凛冽的色调。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5张图片
清冷的曼彻斯特

        2.网上疯传的马特达蒙因为《长城》推掉这部影片导致自己的票房口碑双下滑的论调,真的可以歇歇了,马特达蒙和卡西·阿弗莱克兄弟俩是正宗的发小,卡西因为这部影片获得巨大成功,最高兴的,除了卡西的家人,恐怕就是马特达蒙了。况且,人家不是因为《长城》而是因为《火星救援》错过出演机会的。不过,人家是制片人啊,自己演不了,想让谁演就让谁演,于是找来了他的铁哥们儿卡西,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真搞不明白那些为马特达蒙大喊可惜的人什么心态,作为最先看好这个剧本并且决定搬上大屏幕的人,不管是声誉还是美元,马特达蒙都赚爆了好吗?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6张图片
三发小

        3.《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第一部被“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纳入的外国片,在此之前,“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之前放映的都是国产艺术电影。那么,这个“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到底是个什么东东呢?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成立于2016年10月,由分布在全国66个主要城市的超过100家影院组成(wuli大连有高新万达和恒隆百丽宫),主要放映具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中外影片。这次《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密钥长度多达三个月,这种不管上座率如何都不会影响排片数量的少场次长线放映此前还未被尝试过(十分适合喜欢二刷三刷的观众)。然而,中国市场还是挺争气的,在爱奇艺上也可观看的前提下,还是有很多人到影院去给这部影片贡献票房,真的是应了艺术电影联盟“培养更多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电影的观众群体”这一初衷。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7张图片
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4.《海边的曼彻斯特》是2016年和2017年的大牛影片,男主角拿了12个影帝,影片也是拿奖拿到手软,奥斯卡更是获得6项提名。不过细心的观众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提名最佳女主角呢?是因为女主角演得不好吗?当然不是,原因是这部影片根本就没有女主角,几乎就是卡西的独角戏,而出现最多的米歇尔·威廉姆斯也只是女配角而已,虽然她在片中的演技炸裂,但也只能拿最佳女配角奖。

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_第8张图片
女主角米歇尔·威廉姆斯

你可能感兴趣的:(哀而不伤,丧却美丽的《海边的曼彻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