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PV诊疗手法物理引擎耳石运动观察(四)

1992年Epley报道使用Epley maneuver治疗30例患者。 方法步骤:

复位手法: 左侧后半规管管石复位图示 操作者观察左侧迷路,显示重力吸引耳石。半规管如图标记。 S (开始), 患者坐位,操作者在后面,予乳突震荡。 1.头位于桌子边缘外,向左转45度。(耳石重力作用沉降到后半规管中部)2.头保持向下倾斜,转到向右侧45度(耳石到达总脚) 3.头和身体继续转动直到脸向下距水平位135度(耳石通过总脚) 4.头部保持右转,患者回到坐位(耳石进入椭圆囊) 5.头部转向前方。下颌向下20度。 每个体位停顿直到诱发的眼震缓解。如果没有眼震,上一个步骤眼震缓解时间(潜伏和过程),每个位置通常6~13秒。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眼震消失。

复位后体位限制: 复位后患者被告知保持头部相对直立48小时,这样松散的耳石不会沉降会后半规管。一周后复查,必要时重复管石复位直到Hallpike maneruver阴性。

即刻疗效是100%,所有患者不再出现典型体位性眩晕症状。

基于物理引擎三维物理仿真的BPPV模型观察Epley复位法耳石运动:

A.平坐位,从后向前观察。在重力作用下,耳石处于半规管低位。后半规管长臂侧结石可以位于近壶腹部,远壶腹部; 外半规管长臂侧结石可以位于壶腹部壶腹嵴帽顶部和远壶腹部;上半规管长臂侧结石位于壶腹部壶腹嵴帽底部;后半规管短臂侧结石位于壶腹嵴帽底部;外半规管短臂侧结石位于 壶腹嵴帽顶部。

可以观察到如下重要事实:

1.长臂侧结石位置变化差异较大:后半规管长臂底部比较平长,长臂侧的结石可以分布比较散在;外半规管长臂侧结石可以位于壶腹部和长臂体部;

2.后半规管短臂侧结石位于壶腹嵴帽底部;外半规管壶腹部结石位于壶腹嵴帽顶部。

B.向右侧转头45°
C.患者从坐位快速躺下至平卧右耳向下位置,头部后仰30°。 后向前观察。
C. 患者从坐位快速躺下至平卧右耳向下位置,头部后仰30°。 侧面观察。

可以观察到如下事实:

位置 耳石运动
右后 长臂侧结石离壶腹运动,不同位置的结石运动距离不同;短臂侧的结石从壶腹嵴帽底部滑动到顶部
右外 长臂侧壶腹部结石离壶腹长距离滑动;短臂侧的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运动
右前 长臂侧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离壶腹运动
右椭 结石进入右侧外半规管短臂侧壶腹部
左后 长臂侧近壶腹嵴结石向壶腹运动进入壶腹部壶腹嵴顶部;短臂侧的结石从壶腹嵴帽底部滑动到顶部
左外 长臂侧体部的结石离壶腹运动较长距离 ;短臂侧的结石进入椭圆囊
左前 长臂侧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离壶腹运动
左椭 结石经总管进入上半规管

注:后=后半规管; 外=外半规管;前=前半规管; 椭=椭圆囊

总结归纳如下:
1.右侧后半规管离壶腹运动到达近总管侧,后仰角度越大,运动距离越长。

D. 头向左侧转动90°,保持头部后仰30°

可以观察到如下事实:

位置 耳石运动
右后 长臂侧结石离壶腹运动,靠近总管分叉处;短臂侧的结石短距离滑动
右外 长臂侧体部结石离壶腹长距离滑动,壶腹部结石短距离运动;短臂侧的结石进入椭圆囊并可经总管进入后半规管
右前 长臂侧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向壶腹运动
右椭 结石经总管进入后半规管
左后 长臂侧结石离壶腹运动;短臂侧的结石无明显运动
左外 长臂侧体部的结石向壶腹运动较长距离 ,壶腹部的结石离壶腹运动较长距离
左前 长臂侧壶腹部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离壶腹运动,靠近总管处的结石无明显运动
左椭 结石已经经总管进入上半规管

注:后=后半规管; 外=外半规管;前=前半规管; 椭=椭圆囊

总结归纳如下:
1.右侧后半规管离壶腹运动到达近总管侧,后仰角度越大,运动距离越长。

D. 头向左侧转动90°,保持头部后仰30°

可以观察到如下事实:

位置 耳石运动
右后 长臂侧结石离壶腹运动,经总管进入椭圆囊;短臂侧的结石短距离滑动
右外 长臂侧体部结石离壶腹运动进入椭圆囊,壶腹部结石短距离运动;短臂侧的结石上一步骤已经复位
右前 长臂侧壶腹部结石短距离运动
右椭 结石在椭圆囊内滑动
左后 长臂侧结石向壶腹运动;短臂侧的结石从壶腹嵴顶部滑落至底部
左外 长臂侧体部的结石向壶腹运动距离
左前 长臂侧壶腹部结石在壶腹部短距离离壶腹运动,靠近总管处的结石经总管进入椭圆囊
左椭 进入外半规管短臂侧

注:后=后半规管; 外=外半规管;前=前半规管; 椭=椭圆囊

总结归纳如下:
1.右侧后半规管长臂侧的结石复位。
2.右侧外半规管长臂侧的结石复位。

分析:
Epley法不仅是后半规管BPPV的有效复位方法,也可以治疗外半规管BPPV。

你可能感兴趣的:(BPPV诊疗手法物理引擎耳石运动观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