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有一种注定无果的初恋叫“你很勇敢,可是对方很懦弱”

这是我第二次看《半生缘》,中学时候看它,觉得很是悲惨,没坚持看到最后就弃书了。那时候青春期,对于爱情、生活总是有着美好的向往,像《半生缘》这么悲凉的书是看不下去的。


其实早在小学时候,就看过《半生缘》的电视剧,林心如和蒋勤勤演的那一版。对电视剧的印象总是停留着曼璐陷害曼桢,害得曼桢一生悲惨。那时候真是恨透了曼璐,也觉得手足之情、亲情这种东西有时也是可怕,最亲的人却是把你拉下深渊的人。可以说是在啥都不懂的童年里留下了一丝阴影。


前段时间,朋友又说起《半生缘》里那句经典的台词:人到中年,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一睁开眼,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上次听到这句话,是另外一个朋友说的。两人都是90后创业青年,可能觉得这话很适合他们的心境。但估计也是没有看过这本书,纯粹是在哪里的心灵鸡汤里看过罢了。毕竟这句话是世均的父亲说的,这话有股悲凉,但是说这话的人,我自己却是不喜欢的,况且他也算是阔绰。


因为朋友说起这句台词,刚好这段时间哲学书看得有些枯燥,就想着把这本书认真重温一遍。书的前半部分是很美好的,可以说,世均和曼桢刚开始恋爱的情节,让人看了也不免羡慕。到了后面曼璐给曼桢挖坑的部分,又想弃书了,太惨,看不下去。但最后,也终究还是看完了。


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态里,看同样一本书,感觉是不一样的。看到曼桢被强暴,心很痛,但是过了这个环节,后面的事,好似也能接受了。作为读者的心态,也在跟着曼桢走。其实,除却强暴这个事,《半生缘》也是很多人的人生,不论是在张爱玲的时代,还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曼桢和世均互为初恋,就算后来翠芝说曼桢是穿着破羊皮袄的寒酸上海小姐,世均在很多人眼里也是懦弱老实呆板。但是曼桢眼里的世均是世界最美好的,世均一生忘不了的爱也是曼桢,曼桢寒酸、朴素,但是世均眼中的她却他人不可比及。


初恋是单纯的,两人一起懵懂羞涩,一起想象未来,但是初恋规划的未来总是渺茫不可及的。就算世均后来说的,当初跟曼桢想象未来的时候,总是没有个具象,不知怎么实现。但跟翠芝结婚发现,原来这不过是顶简单的事。其实想想,曼桢和世均两个人除了爱之外的一切都不牢固,甚至爱也只是曼桢单方面的坚不可摧。曼桢自强自立,是个积极向上吃苦耐劳上进女青年,她坚信一切困难都可以通过双手去解决,她可以下班后做两份教书的兼职,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家庭的支出负担。但世均不一样,他是有钱人家出生的,他没有吃过苦,就算是父亲长期在姨太太住居住,但是一样家里的支出在供应。他敬佩仰慕曼桢身上自强不息的韧劲,但是自己却在面对贫穷时选择了退缩。在父亲生病,对他开始给予重任的时候,他选择辞职回到南京,确保可以继承家产。他自认为靠自己的力量是支撑不起曼桢的家庭、他自己的家庭。所以他选择捷径。我在想,如果世均没有回到南京的话,会不会后面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当他回到南京,自认为曼桢与他之间产生了隔阂,又因为对自己的不自信,还有对初恋感情的没信心,才导致了后面当曼桢被关在曼璐家的时候,他也就去了那么两趟,就相信曼桢的消失是因为跟豫谨结婚。某种程度上说,世均的懦弱也造成了这段初恋注定无果。如果世均是曼桢的性格,一定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不会动不动就怀疑她对他的感情,在她消失之后,一定是不找到她当面跟他说不罢休。但他终究是出身有钱阶级的世均,他没有打破砂锅的精神,一切答案都是他自己臆想出来的答案,他信了,他就有了退缩的空间了。


没了曼桢的世均可以过得很好,甚至比跟曼桢在一起时更好。和曼桢在上海的世均是遵从梦想和爱情的有志青年,虽然说只是个实习工程师,但好歹也是自食其力、精神丰盛。误以为曼桢结婚后的世均,回到南京,随随便便也就结婚了,结婚的对象是他曾经非常反感的翠芝。当曼桢被关闭在祝家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的时候,他在小姐间玩玩耍耍,打打球喝喝茶。说实话,我对世均这个人物是很反感的,懦弱没主见,甚至觉得都不像个男人。很快世均就与翠芝结婚了,为什么结婚?后来的世均想起这事,也不明白为什么结婚,是因为以为曼桢结婚了,所以草草了事,就算不是跟翠芝结婚,也会随便跟个丁小姐,或者任何圈子里的小姐结婚。一个人是可以对自己这么没想法的。世均可是让人看了寒心!


结了婚的世均是个好丈夫,可以说是什么事都让着翠芝,日子安安稳稳,也生了一儿一女,不像其他人圈子人士在外搞第三者。但,他又是个懦弱人士,用着父亲的遗产生活安稳,翠芝的陪嫁也在不断的家庭补贴中用得不剩。可见,是十几年的世均,是没有多少成就的。


而另一头的曼桢,生活天翻地覆,遭遇各种悲惨与冷情,可以说是被全世界抛弃的人。曼璐为了留住老公祝鸿才的心,假装重病,曼桢跟随母亲去探望姐姐。因为母亲身体不适,怕她过于劳累,又担心姐姐半夜出事情,在探完病后决定留下陪姐姐过夜。就是这样一个为母为姐着想的人,就这样被自己的亲姐姐陷害了。曼璐用重病的借口,曼桢又如此善良,夫妻施计,曼桢被祝鸿才强暴了。可怕的是,事后曼璐选择把她囚禁,一关就是一年多,而母亲呢,则觉得既然她被强暴了就应该听从姐姐的话,嫁给祝鸿才。母亲从没想过去营救她,只是当姐姐给了她一大笔钱,并承诺以后让弟弟读好学校找好工作之后,就答应着举家搬迁到苏州,就算临走前,一眼也没去见过曼桢。自己的亲姐姐这样无情陷害,自己的亲妈这样懦弱现实,这种世间惨痛。


曼桢寄希望于世均能来救他,但是她唯一的信仰--世均,其实并不值得。世均是懦弱的,他可以随便联想情节,给自己一个曼桢已经跟豫谨结婚的理由。他对于和曼桢之间的感情,可以说爱着、但却不信她会坚定地爱着她。所以在旁人煽动、会来几句谎话之后,他就相信了,就退回他的南京去了。


没有人可以帮助曼桢,谁都在背叛她。在被关一年多之后,曼桢终于可以出来了,却是因为要生小孩,家庭医生医术尚不够。在医院生下孩子之后的曼桢,靠着床友蔡金芳和他丈夫的帮助,终于逃脱了祝鸿才和曼璐的囚禁。这是小说中我觉得张爱玲唯一对曼桢怜惜的地方,终于啊,曼桢终于自由了!


虽然她接下去的生活艰难,家人是没得信任了,写信给世均,被他母亲和嫂子截途烧了,朋友淑惠出国,这时候也听说世均结婚了。可以说,世界之大,一个可以说话、可以信任的朋友都没有。但好在曼桢是坚强的,她开始教书,虽然日子寒苦,但这时候她总算是自由的,作为读者也算是松了一口气。我在想,如果曼璐、她母亲不再来找她、如果曼璐没死,她或许可以重新开始人生,毕竟她是打不死的无产阶级。但是曼璐死了,孩子没人养,祝鸿才前妻的女儿招弟因为猩红热突然去世也吓坏了曼桢,母子连心是真的,就算曼桢对祝鸿才恨之入骨,但是回祝家照顾了几天儿子之后,她还是为了儿子选择跟祝鸿才结婚。几年之后,发现,自己深陷痛苦之中,儿子也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战战兢兢。祝鸿才也不见得好过,他在娶了曼桢之后,对她也是侮辱与畏惧交杂。得到了,也不见得那么好。以前曼璐以为让祝鸿才得到曼桢就可以栓住他,但其实也不是。和曼桢结婚后的祝鸿才,在几年之后,反而跟何家的下堂妾好了起来,而跟自己儿子不亲的他,反而对那位下堂妾的女儿视如己出,甚至和那个孩子在一起的画面更有父爱的感觉。虽说对祝鸿才这种人是痛恶到了极点,但是看到后面也觉得,是个可悲的人物。


曼桢在祝鸿才事业落寞的时候,为了儿子跟他结婚。在祝鸿才又开始飞黄腾达的时候,因为儿子和不愿自己继续痛苦跟他离婚。


往后余生呢?在张爱玲的安排下,十四年未见的曼桢和世均终于见面了。当初,被关在屋子里的曼桢、刚逃脱出来的曼桢,总想着见到世均,一定要把她的遭遇全都说给他听。世均一直是曼桢的精神信仰和依赖。然而,十四年过去,当曼桢见到世均的时候,第一句是:我们回不去了,世均。经历了这么苦难的曼桢,在如愿地把所有的经历都告诉世均之后,她明白,往后余生,两人是再也没有可能了。


十四年后,曼桢日子依然苦楚,带着儿子住在恶劣的环境里,和世均的家是截然不同的,那里是其乐融融,有狗有草坪有佣人。她什么都没有,一身坚强,一个儿子。


这是曼桢的半生,在我看来,她却是已经把一生过完了。


《半生缘》里人物很多,每个都很鲜活,有人说曼璐也可怜。曼璐是很可怜的,为了维持家庭去当舞女,最后走上妓女的路。但是曼璐多可恨,就算对不起她,那也是她的母亲。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母亲,维持生活不一定要让自己的女儿下海,但可能因为是捷径,就无异言。曼桢多可怜,她爱着自己的姐姐,就算姐姐有不光彩的过去,但是曼桢心里一直怀着对姐姐的愧疚。可是善良的人,一生内心无污点的人,却因为善良遭遇一生的转折悲惨。曼桢太善良,在曼璐死后,纵然她多可恶,却也因为她的死,她原谅了这个害了她一生的人。


除却曼桢,《半生缘》里最让我喜欢的还是豫谨,他跟世均不一样,勇敢。他喜欢曼桢,可以在离开的时候告诉他,他一直对曼桢处于保护的状态。抗战期间他被日本人抓了,后留在重庆,还是寄钱回来帮助曼桢还离婚打官司的债。


如果有人写《半生缘》的续集,希望曼桢能跟豫谨在一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半生缘》:有一种注定无果的初恋叫“你很勇敢,可是对方很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