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秘书长 赵国栋
大家好,很高兴跟大家做本次交流。我2010年加入证券分析师的队伍,15年离开,也算资本市场的老人了,今天跟老朋友见面交流,感到非常亲切。接下来我将以“数字经济各要素的重构和演变”为题,就最近几年对产业的看法给大家做一个完整的汇报。
我们感觉目前处在特别大的时代,我常常说“历史在翻页,时代在转折”,什么意思呢?“历史在翻页”,意味着过去那页翻过去了,新的一页马上会到来,“转折”就是一个大的拐弯,意味着很多过去的方法现在可能不灵了,过去大家通行思考认识的一些方法论在现在失去了它的指导意义。在这个时候怎么看待大潮的发展呢?
我们观察产业发展,有的产业很繁荣,发展很快,有的产业很慢,有的产业被打压,有的产业被鼓励。我们观察科技,现在区块链火的,好像不谈区块链都没办法开会,不谈区块链就要落后于这个时代了。但是这些东西跟产业有什么关系呢?我们观察金融,金融的概念也很多,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一堆概念,但留下了什么?它对我们的实体经济发展有什么帮助?它是怎么跟科技、跟产业融合的?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以后怎么把它看成一个整体,让它有效运转呢?这些问题都急需我们回答。
所以今天跟大家讲这个内容,事实上我们讲的都是趋势,我们认为产业的趋势是什么、科技的趋势是什么、金融的趋势是什么?它们之间共同构成的东西,我们叫数字生态。具体数字生态怎么建、怎么运营,这些内容我们邀请了企业家来给大家讲:薛素文会跟大家讲猪的生态怎么发展壮大;李姜元鸿跟大家讲怎么用体系的方式、数据的方式服务上市公司成长;赵敏晖老师讲怎么还原农业生态本来的面目,怎么固本清源提升农业的产量。赵老师有一个绝招,就是一亩地产量在他的方法之下不改变种植结构和养殖结构,收入提高四倍。我就负责讲大逻辑,讲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状态,资本市场上怎么看这个事情,我们怎么做投资,怎么帮企业成长。
为什么今天跟天风进行这个合作呢?天风证券在资本市场上跟大家都很熟了,是最具实力的研究所,新财富第一名里边一半都是天风证券的,他们也面临转型。我们怎么在研究领域继续引领资本市场潮流的问题,光有理论是不行的,我们还得有方法服务于上市公司,让上市公司在我们的服务之下赋能再增长,这是天风证券所追求的东西。这个理念跟联盟非常契合,我们一拍即合,就有了今天的这个会议。
我们现在把产业里边最大的要素提出来看,就是互联网的变化。这个图反映了互联网跟实体经济影响的总的趋势图。在这个图里面大家看,一个是纵轴,一个是水平轴,反映了两个变化趋势,在纵轴上看到连接的关系是越来越强,在水平轴上服务的属性越来越重。在这两个交叉之后得出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看到不同公司的发展逻辑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最早的时候谷歌、微软等以美国为代表的大的企业,他们的连接越来越强,最早谷歌没有连接,亚马逊有商业地址的连接,到了facebook社交网络的连接,微软这个层面是工作的连接。中国公司也在做一些事情,百度、阿里、腾讯也在做这些工作。
在纵轴上看到服务变重,交叉之后发现什么趋势呢?纵轴有一个小红旗,小红旗的左侧是消费,消费类的,吃穿住行,小红旗的右侧是实体经济,工业、农业这部分,越在左侧的时候连接的作用更强,连接具有主导地位,服务基于从属地位。但越往横轴右侧靠的时候,服务占主导地位,连接是次要地位。
这时候看到此消彼长的变化,谁能够率先越过消费跟产业之间的大墙到产业互联网这个地方来呢?谁能在这个领域里面独占鳌头呢?我们认为在右侧的产业空间可能比左侧的空间要大十倍。我们看到左侧的空间里已经相当拥挤了,出现了很多大型的公司,格局已定。但是右侧是一片空白,现在有一家公司越过去了,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已经开始了第一步,这就是农信互联。
在这个趋势之下,未来定义数字经济,改变经济版图的力量就在右侧这部分,只有互联网和实体经济融合才是这个时代最大的投资机遇,Tenbagger公司就会在这里产生。在这个领域,美国也没有领先的经验,美国的经验都集中在右侧,所以只能看我们中国企业自己的实践在做什么。我们一定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行人所为行,赢人所为赢。
每个领域要整合成一个产业生态,那么形态会是什么?过去消费端以京东为代表是横向扩张,原来只做家电做电器,后来横向打通很多品类,变成全品类。我们认为未来不是这样的,未来每一个行业都会把生产、流通、交易、消费进行垂直的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生态,从生产端开始对接互联网,形成一个供给的优势,进而整合流通、交易等要素,这是未来称王的办法,这是我们认为这个时代产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我经常跟团队交流、跟合作伙伴交流,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时代最大的投资机遇是什么?是不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种技术跟实体经济融合?如果是,我们怎么办?我们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对这两个图的理解决定了未来做实业、做投资的方法和选择。这是我们对产业的认知。
我们来看技术,怎么理解技术的变化?在这里梳理出几个脉络来看,我们分了三部分跟大家讲,第一个,技术趋势,第二个,主要特征,第三个,应用场景在什么地方?这都是新的变化,我们把原点放在了1946年,那个地方开始之后,不同路径的演化。
最下面这条线是大的时代的划分,从大型主机、微机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万物互联这个时代,一个连接的主线。第二个线是通讯的变化,这个变化从模拟通讯、2G、3G到4G、5G了。
第三是计算的方式,过去是计算中心的建设,主机中心,后来微机的时候是分散式的计算,一个微机就是一个计算中心,现在变成云计算,目前又到了分布式计算,分布式计算是特别火的区块链来谈的,区块链在我看来是解决社会计算的方式,我们把计算中心、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区块链计算代表一个新的模式,称之为社会计算。未来既有分布式的计算,也会有中心化的计算,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这些是计算模式的变化。
最后我们看分离的趋势,开始是软硬一体化,后来软件、硬件分开了,现在是软件跟数据又开始分离,数据有单独的数据公司,软件有单独的软件公司,这也是演变的趋势,当这些趋势交叉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新的模式在产生,下一代互联网的类型,我取个代号叫“数联网”,万物互联之后数据之间的联网。
这跟过去有几个鲜明的地方不一样,我画在这里了,从底往上,终端泛化,你看到的东西都是终端,这个笔可能也是有芯片可以采集数据的,麦克风、摄像头都可以,都变成智能的终端了,很小的终端都很智能,完成很大的功能,终端的泛化。第二个是介质的融合,传输介质融合在一起了,实际上光纤之间也会有一个融合。
“设备自组织”跟“场景的自适应”这两个特征相当于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根本特征。什么叫“设备自组织”呢?比如无人机的集群就是设备自组织的雏形,一个无人机是单独的,合在一起组成各种图案,跟你说新年快乐,这是设备之间在通信、在交互,当然包括地面上的控制中心,这只是智能设备组织的雏形,未来是设备之间自组织自变化。到这时候可以看到一个很可怕的场景就会出现了,很多设备会自发的完成一件事儿,这就是未来很大一个场景的变化,我们的数联网或者下一代互联网能不能支撑这样的东西?“场景的自适应”是指设备根据这些场景的变化自动来产生行为,这是我认为技术的特征。在这个演变之下,我们认为有大量的投资机会。比如社会计算的代表,我认为是比特币,我看比特币跟所有人都不一样,我认为这种新型的数字货币或者代币看成新型的社会动员的力量,我们有空再展开这个话题,这是属于创新组织的问题。
技术演变一定要跟产业融合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价值,单独看一个技术,是无助于产业发展的。技术发展再快,它的体量目前还小,但是如果一旦跟实体经济大体量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改变世界的力量的起点就在这里。
有些人在鼓吹新时代的科技经济学,我觉得说的有道理,可以简单类比这几句话,简单的来参考一下:大数据是生产资料,区块链固化了生产关系,云计算是我们的生产工具,人工智能是生产力,5G、物联网是自然环境,最终算法定义生产方式。这是鼓吹科技经济学的人谈的话题,不能狭隘的理解,但确实能反映出来一些问题。但这些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合在一起怎么发挥作用呢?我们提出的是平台生态的运营平台EOP。未来产业不是生态吗?什么支撑这个生态发展呢?就是EOP来支撑,这是我们认为的技术的大趋势。
我们再看看金融,看看怎么理解这个变化。金融从两个角度来去解构这个事儿,一个是政治层面上、一个是技术层面上,政治层面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都很高兴,特别符合我们的预期。有了金稳会,据说三会合一之后还会成立金监局。我们看到打击“财阀”,安徽的被双规了。为什么说过去很多玩法行不通了呢?要看这些机构是不是把金融最重要的血液融入到实体经济中去了,是空转还是套利?如果是后者,在现在时代就是处在最危险的境地,就是受到打击的时候。
我们私下聊天的时候,说上市公司领导跳楼了,2018年像下饺子一样,我们说有那么可怕吗?他说是,如果不这样的话,怎么完成转型呢?怎么在资本市场上出清呢?政府通过高压,把杠杆、套利的方式真的通过资本力量挤压掉,只有这样方式变化的时候,才能真正的把资本跟实体经济融合到一起去。
所以最后一个关键词就是“重构秩序”,金融里面这个“重构秩序”,大家对这个理解不深刻的话,就会重蹈那些覆辙,过去很多行之有效的玩法都可能受到一些波及跟影响。我们也跟他们说,这个挺好的,挺符合我们的预期,政府就是打扫屋子给我们在座的诸位入驻的,屋子打扫干净之后我们好去吃饭啊。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变化,这几年迅速演变的三种形态,第一种形态是互联网金融,第二种形态是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第三种形态是现在现取的一个名字叫生态金融。为什么这么说这个事情呢?过去有几个不同,在互联网金融的时候,大家特别强调互联网跟金融的融合,指的是去中介,那时候代表火起来的就是P2P,这个技术应用而起,很多公司一下转成P2P公司了,这个发展很有意义,余额宝、支付宝在这个时代发展起来了,这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步阶段。
前几年金融科技特别火,都在讲价值互联网、讲信任这些东西的重构。这些东西是不是这个金融的本质呢?我觉得可能未必,这东西只是在技术层面、工具层面来谈金融,到底金融跟实体经济关系是什么?金融的本质应该是什么?我们认为是生态金融能够体现这个事情,金融像水一样在生态里边流转,不要有任何的阻滞,完全的服务于生态、完全的服务于产业。
我记得薛素文说过一句话,实体经济像轨道一样,金融像车一样,金融在这个轨道上跑,我觉得这个比方很对。生态金融有五个特征,第一个,生态金融融合了产业和技术,生态金融离开了生态无法生存,在生态中紧密共生的。第二个,很重要,生态里面一般的产品,一个主产品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在这个理念下,数字货币更往前推进了一步,我们没有必要说专门发一个数字货币来做货币,来做货币的代号,在一个生态里面就拿生态主产品作为一个货币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意义来讲,货币就是计账的、结算用的,仅此而已。
在猪生态里边猪可以当货币用啊,饲料跟它相关,买卖跟它相关,交易跟它相关,消费跟它相关,为什么不能在这个生态充当一般等价物呢?过去很难,很难看到一个猪跑来跑去,现在可以了,猪被数字化了,一个猪被数字交易下来了,甚至能为分割使用了,在物理世界里面猪还是活生生的,数字世界里面猪变成好多货币,能够流转。所以这个时候看到一般等价物在生态金融里面是泛化的。
第三个,在金融里面货币形成循环的,有了货币的循环,这个经济体又开放又封闭,有很多的力量来产生。第四个,理论上不会存在通胀、也不会发生通缩,经营的时候会通缩,埋地里去了,藏底下去了,不敢花,自然而然造成通缩了,如果说在一个猪生态里边,我们用猪作为货币的时候,这个实体经济的生产跟经济的流转完全同步的,就不会有通胀、也不会有通缩。
第五个,我们认为金融就是实体,实体由于金融,只是理念上的一个变化来做这个事情。这种特征称为生态金融,产业到了这样的程度,生态金融就是服务实体经济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之道,这也离不开产业生态构建、技术的发展,没有技术做不到这种地步。
这是我们运营的问题,为什么说现在讲运营,而不是管理?从趋势上来看这个变化,围绕产业的变化分了五个阶段,过去讲战略的时候,也会讲这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能在最初级战略的时候经营一家企业,这个企业该如何发展,企业该如何成长,这是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结构的改良,区域性的结构改良,这个城市里边产业之间怎么整合整合,怎么合纵连横做一做,这是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跟第一个阶段有本质的区别,到了第二阶段有股权的转移了,跟资本市场就有关系了。
第三个阶段,涉及到放眼全国甚至放眼全球产业的重组事情,整个产业怎么做。产业重组的时候,现在见到很多耳熟能详的例子都是在产业重组里边发生的,中国整合着通讯业,一会儿三家运营商,一会儿六家运营商,一会儿又整出第四个运营商来,都是用行政的力量做产业重组的工作,老外用资本的力量做产业重组。我们现在是综合运用,也有行政力量来做,也有资本力量来做。
第四个阶段,又多了一个方式,重组的方式多了一种,在第二、第三层次的时候,产业整合的时候都伴随着股权转移,要不是你的,要不是我的,不管行政命令是你的也好还是用资本的方式成我的也好,在生态运营这个阶段又回到最初那个时候,没有股权转移,只有业务上的联合运营,又多了一种重组产业的方式,用数字来重组产业,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产业的对象是什么呢?不再是一个产业了,而是不同产业之间的联合运营。所以讲一产、二产、三产之间的联合运营的问题,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又放大了,跨行业做这个事情。
后面来讲的几个企业家都是在这个层次上的企业家,都是谈产业运营层面的事情,整个生态运营方面的事情。生态运营再往下一步是复合生态的问题,不同的生态之间怎么样整合重组,发挥效能的问题,这是我们认为未来这样。这个时候看到管理跟运营哪个更重要呢?在这个里边让整个体系运转更重要,支持是服务、是运营,而不是管理、不是控制,这个变化。
在这三个层次变化的时候,我们视野也好、格局也好,都在放大,一家公司同地域、同行业,资本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到了这个级别的时候,综合运用产业、数据、科技、资本的力量形成这样一种模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也提高了,对我们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把这个称之为什么?到了这种经营理念的时候,达到这种哲学境界,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而成弗居,夫唯弗聚,是以不去。所以说我们说它是企业站在顶级思维,也是行业的必然方向。
我们刚才讲了产业的趋势、科技的趋势、金融的趋势,它们交集是什么?它们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发生了变化,这是我们讲的数字生态,它们的交集形成了数字生态,对数字生态的理解从三个层次,产业怎么理解?科技怎么理解?金融怎么理解?所以这种生态未来形成的模式,我们认为有几个特征,大规模的提升了生产效率,全要素生产效率,大幅度降低成本,经济增长根本之道。
我们之前经常抨击互联网公司,说这些公司的发展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家解决劳动生产率的问题,他们提高了消费的效率,但没有提高劳动的生产效率,没有让农业增产,也没有让工业增产。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劳动,如果说互联网公司在这个方面缺席的话,怎么做出伟大的变革呢?真正在生产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我们一贯的观点。
刚才我们看到,产业科技金融碰撞之后是数字生态,数字生态的要素是什么?下面我们叫产业生态,今天来的上市公司也比较多,每个公司都会形成下面一个结构,以你为中心,你的上游、下游伙伴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称之为产业生态。你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核心企业。
什么叫核心企业呢?你掌握整个生态的数据你就是核心企业,如果没有掌握这个生态的数据,你可能还称不上核心企业,只能叫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跟核心企业的差别,就是我能不能掌握这个生态中的所有数据?如果你没有,你是龙头,如果有就变成核心企业了,核心企业的价值带动整个生态的升级,通过中间这一层技术、科技,把上面服务业跟这个生态有机融合在一起了,把金融、通讯、物流、市场跟生态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我们称之为数字生态,这就是未来主要的结构。
这里面画的虚线,没有边界,互相打通,这里面取了一个名叫EOP(生态运营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写在中间,在我看来都是科技,孤立的、零散的科技做不成什么,整合成系统的时候真正对生态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所以我们说谁在建这个生态,谁在建这生态的运营平台,谁就是未来那个最大机遇的捕获者,我们就是跟这些企业为伍,我们主要投资这些企业,利用所有的资源帮助这些企业成长,这些企业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非常高的溢价。
我们再放大了看,怎么理解数字生态的意义?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社会系统里面分了很多的层级,左边的技术,技术高一个层级的是产品,产品从属于业务,业务从属于公司,公司上面我们认为是数字生态,数字生态再往上是经济,经济、政治、国家博弈、全球治理。
数字生态的定位在哪里呢?就在这儿,中间这个位置上是数字生态,我们怎么认识数字生态的意义,放在整个数字经济的框架下我们来看它的结论,上一层的系统是经济,今天讲的主题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构成的最小单位是什么?还是一个个的公司吗?
我们在农业的时候,农业基本单位很简单,工业也很简单,到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最小单元是什么?怎么管理数字经济?最本质的问题没有回答的时候,你看到所有的理论都是没用的,我看了所有数字经济的书没看到一个管用的,最后我发现了什么管用呢,《毛选》管用,那个里面告诉大家怎么去做。
我们发现数字生态起来之后,数字经济的价值或者数字经济的落地的点在哪里,它就是数字经济的最小单元,抓数字经济就是抓数字生态的建设。我们有一次跟一个建行的大领导聊建行怎么超过工行。我说你看工行,宇宙第一大行,有800家大客户,成就了第一大行的地位,建行建800个生态就能超越工行了,这是基于数字经济的判断得出这个结论,未来数字经济就是一个个数字生态构成的,数字治理都要以此为基础来展开,离开这个什么都办不了,生活、工作都依托于数字生态的。
公司层面来看,产业升级的方向在哪里?我们都知道是融合。融合之后形成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是数字生态。所以说我们把这个称之为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战略的顶级思维,从此我们把数字生态定义为中观的产业发展理论,不是宏观的理论也不是围观的企业经营理论,这是时代到这一步自然而然产生的,我们这个理论不是编的,不是一拍脑门出来的,我们是根据公司的实践总结提炼出来的。我发现农信互联在养猪的行业里面做得特别全面,我根据他们的实践提炼出这个特征,进而归纳出数字生态论这个理论体系。
我们看到十九大报告说,“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这段话说得特别好,字字珠玑。我们其实也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做了初步的探索,在数字生态论中,市场机制高度有效(价格信号实时生成),微观主体都会增长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宏观调控有度(数字都在我们这里,谁干什么一目了然)。我们《数字生态论》那本书里面有一段话是这么说这个事儿的,数字生态就是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互联网、大数据跟人工智能之后,形成的基本的经济组织形式。数字生态也是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承载单元,它同时强化了市场机制,激发了微观主体的活力,确保了宏观调控有度,将会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所以这就是时代的理论,根植于我们本土的实践产生的东西。
从此我就不去硅谷了,两年都没去了,我觉得越来越没兴趣,在美国已经产生不了这样的生态结构了,他们的技术还很先进,但是他们的技术在我看来,是我们生态上的一个个插件,有了这个框架之后,可以把先进的技术插到这个生态里边去,发挥价值的作用。
刚才一个图讲了单一生态,放大了之后,不同的生态合在一起就是复合生态,复合生态里面谁唱主角了呢?金融、物流、交易市场、通信,服务性的公司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核心是数据。在单一生态里边核心企业居于控制地位,在复合生态里面谁能够掌握更多的数据,掌握不同生态的数据融合,谁就具有控制地位。
一个个复合的数字生态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全貌。接下来我就这幅图,说一说国家战略的事儿。联盟跟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承担了一个课题,关于国家大数据战略如何落地的课题研究,我们试图解释什么是国家大数据战略、什么是数字中国,事实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答案,我们抓一个个的数字生态就好了,我们把数字生态看成经济单元,也看成社会治理的单元,同时也看成数字安全的单元做这个事情。因为整个的数字中国分成三个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的领域,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和数字安全,离开安全经济发展已经无从起步了。
比如说无人机。无人机如果没有安全体系保障的话,大家会很担心,飞机在会场里飞来飞去,我们是担心呢还是不担心呀?如果是天风证券的,我们就不用担心了,肯定用来报道的,如果是别家的可能觉得是刺探情报的,这个时候就会考虑考虑了让不让它飞,如果不知道这个东西是谁的,那就很担心了。所以在万物互联的时候,这个万物没有标识,我们没办法确保整个体系安全的时候,产业也没有办法发展。所以在数字中国里面,数字安全是首当其冲的。
数字治理也是这样,你们数据都在网上,一方面隐私被大规模的泄露,另一方面你还在大规模贡献隐私,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你得不到服务。这应该是常态吗?也不应该。数字治理怎么开展?把一个个黑箱的数字生态打开,公共数据开放,那可能是一条路。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整个数字中国的总体框架,我们今天讲的数字生态论就是我们在三个框架里边讲的数字经济的国家理论创新一部分,这刚开始,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譬如说数据确权的问题,数字属于谁呢?到现在也没人说这数据属于我的、属于他的,属于谁的都不太合适,到底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怎么保证国家的主权不受侵犯,还能保证企业发展的长远前景呢?这是国家考虑的事情,我们正在联手在做。
总而言之,现在有一个很好的趋势,我们确实越来越安全、规范和开放,这是不变的。
所以到这个时代,我们该怎么办呢?投资主旋律是什么?主战场在哪里?我们投什么企业?我们扶植什么企业?我们的投资理念:第一步基于数字生态的思想首先就投生态的核心企业。第二步,与核心企业共同设立产业基金,帮他整合行业,服务于这个行业。第四步,我们投资能与生态对接的技术,要不然看到所有的技术能够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能够融合的,跟它去做投资做对接。比如我们去年投的农信互联,今年开始共同设立“X联网”基金了,包括猪、牛、羊等等。我们一起干成一个农业的愿景,这是我们的目标。这个投资理念跟过去不太一样,都是新的做法,换代的一些做法。
对于整体来说怎么办呢?我们要有什么机制服务于这个事儿呢?我们要建立起围绕公司上市的综合服务体系,我们称之为生态投行。比如说,上市公司、准上市公司形成一个生态体系,帮它把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咨询公司、公关公司、投资机构,这些能服务他的这些机构组织在一起,帮助他加快上市的进程,帮助他投资并购的进程,在生态理念的引领之下,让他尽快的成长,变成核心企业,这是体系化的工作。
今天沈局来到现场,就是为这个事情而来的,我们会在金融局的领导之下做这个事情。过去很多都有组织,零零散散的组织,有FA做财务顾问,有咨询、公关公司,到底这个东西是不是符合方向呢?是不是有人组织起来,帮你推荐资源呀?是不是能获得政府的帮助呀?你能不能成为独角兽享受绿色通道呢?所以我们中关村大数据联盟就在干这个事情,我们会建立这个综合的服务体系,我们取了一个名字叫“生态投行”。跟过去投行的区别是,我们不做通道型的业务,而是做价值型的业务。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些内容,产业、科技、金融、运营不是孤立的,不能割裂的看。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来看的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是什么?做法是什么?我们怎么做投资、我们怎么看未来?具体内容请关注后面的演讲嘉宾。
天元神农赵老师讲的4倍农业,实现了种养合一,是现代农业的返璞归真。农信互联薛素文,做农业运营商,变成了数字生态的标杆企业。李姜元鸿是因果树的创始人,讲企业关系谱,致力于发掘企业潜在联系、发现产业潜在规律。
本文来源:大数据洞察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
AI-CPS OS
“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分支用来的今天,企业领导者必须了解如何将“技术”全面渗入整个公司、产品等“商业”场景中,利用AI-CPS OS形成数字化+智能化力量,实现行业的重新布局、企业的重新构建和自我的焕然新生。
AI-CPS OS的真正价值并不来自构成技术或功能,而是要以一种传递独特竞争优势的方式将自动化+信息化、智造+产品+服务和数据+分析一体化,这种整合方式能够释放新的业务和运营模式。如果不能实现跨功能的更大规模融合,没有颠覆现状的意愿,这些将不可能实现。
领导者无法依靠某种单一战略方法来应对多维度的数字化变革。面对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颠覆性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领导者必须在行业、企业与个人这三个层面都保持领先地位:
重新行业布局:你的世界观要怎样改变才算足够?你必须对行业典范进行怎样的反思?
重新构建企业:你的企业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变化?你准备如何重新定义你的公司?
重新打造自己:你需要成为怎样的人?要重塑自己并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保有领先地位,你必须如何去做?
AI-CPS OS是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平台,设计思路是将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无缝整合在云端,可以帮助企业将创新成果融入自身业务体系,实现各个前沿技术在云端的优势协同。AI-CPS OS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与行业、企业及个人三个层面的交叉,形成了领导力模式,使数字化融入到领导者所在企业与领导方式的核心位置:
精细:这种力量能够使人在更加真实、细致的层面观察与感知现实世界和数字化世界正在发生的一切,进而理解和更加精细地进行产品个性化控制、微观业务场景事件和结果控制。
智能:模型随着时间(数据)的变化而变化,整个系统就具备了智能(自学习)的能力。
高效:企业需要建立实时或者准实时的数据采集传输、模型预测和响应决策能力,这样智能就从批量性、阶段性的行为变成一个可以实时触达的行为。
不确定性:数字化变更颠覆和改变了领导者曾经仰仗的思维方式、结构和实践经验,其结果就是形成了复合不确定性这种颠覆性力量。主要的不确定性蕴含于三个领域:技术、文化、制度。
边界模糊: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成CPS不仅让人们所知行业的核心产品、经济学定理和可能性都产生了变化,还模糊了不同行业间的界限。这种效应正在向生态系统、企业、客户、产品快速蔓延。
AI-CPS OS形成的数字化+智能化力量通过三个方式激发经济增长:
创造虚拟劳动力,承担需要适应性和敏捷性的复杂任务,即“智能自动化”,以区别于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对现有劳动力和实物资产进行有利的补充和提升,提高资本效率;
人工智能的普及,将推动多行业的相关创新,开辟崭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给决策制定者和商业领袖的建议:
超越自动化,开启新创新模式:利用具有自主学习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动态机器智能,为企业创造新商机;
迎接新一代信息技术,迎接人工智能:无缝整合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重新
评估未来的知识和技能类型;
制定道德规范:切实为人工智能生态系统制定道德准则,并在智能机器的开
发过程中确定更加明晰的标准和最佳实践;
重视再分配效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冲击做好准备,制定战略帮助面临
较高失业风险的人群;
开发数字化+智能化企业所需新能力:员工团队需要积极掌握判断、沟通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人类所特有的重要能力。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创造兼具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也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 人工智能,像君子一般融合,一起体现科技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上一次哥伦布地理大发现,拓展的是人类的物理空间。那么这一次地理大发现,拓展的就是人们的数字空间。在数学空间,建立新的商业文明,从而发现新的创富模式,为人类社会带来新的财富空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是进入这个数字空间的船,而人工智能就是那船上的帆,哥伦布之帆!
新一代技术+商业的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AI-CPS OS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历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积蓄的巨大能量,并创造新的强大引擎。重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各环节,形成从宏观到微观各领域的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引发经济结构重大变革,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产业智能官 AI-CPS
用“人工智能赛博物理操作系统”(新一代技术+商业操作系统“AI-CPS OS”: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认知计算和机器智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AI-CPS,更多信息回复:
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新产业:“智能制造”、“智能金融”、“智能零售”、“智能驾驶”、“智能城市”;新模式:“财富空间”、“工业互联网”、“数据科学家”、“赛博物理系统CPS”、“供应链金融”。
官方网站:AI-CPS.NET
本文系“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声明:由产业智能官(公众号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