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听了樊登老师解读《热锅上的家庭》这本书的音频,在此分享一下。
有多少家庭的生活在矛盾、争吵中度过,像处在热锅里?又有多少家庭,为避免冲突而维持表面的和平?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或互撕或暗战,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如何解决家庭纷争,重塑亲密关系?如何还原一个相亲相爱、幸福的家?
一般家庭的共同模式
在长期的治疗观察中,作者发现接受治疗的家庭有着一些共同的模式,包括以下几点:
1.压力
所有家庭都生活在压力中。一般前来治疗的家庭,所承受的压力已超出负荷。这些压力包括突发情境的压力、人际关系中的压力和个人内在的压力等。
2.对立两极化及争吵白热化
就像治疗家庭案例中,女儿克劳迪娅和母亲卡罗琳之间的争吵,如同一场战争。一方先挑衅,另一方立刻回击,前者再发动攻击。双方每一次的攻击和反击,就会增加一些压力。在这往复的过程中,冲突或危机变得更加紧张。
3.三角关系
父母的感情疏离到一定程度,就会连累孩子过度介入他们的失败情绪。这些在困扰中长大的孩子,他们会不自觉地重蹈上一代的覆辙。
4.责备怪罪
家庭最痛苦的挣扎,在于它迫切寻求某位成员作为怪罪对象。怪罪,不仅可以使家人互相谩骂,还可以互相推卸责任。
5.认同感的扩散
每个家庭一旦产生严重的问题,所有人都会紧密、艰难地联结起来。这种“全家共生”的意图,使他们相互依赖,害怕失去对方的支持。同时,也使家人之间,陷入一种僵化的模式。他们会设计复杂的机制来保全家庭的完整,却因此牺牲了各自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6.停滞
家庭中,比失去对方更可怕的,是一成不变和静止。作者说,这其实是害怕死亡。我们对死亡的认知隐匿于所有经验之中,而这种意识也是家庭关键动力的来源。
这本书犹如一面镜子。它庖丁解牛式地再现了一个家庭治疗的全过程。
也许你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者家人,抑或你们的相处模式。
书中说到的案例,让人感叹在家庭经营方面的积极采取治疗措施的态度,与中国家庭很多“隐忍”鲜明对比。
中国的传统是家和万事兴,可是现在的家庭,长辈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哪一个容易处?
最近搬了新家,挺宽敞,在一楼也方便,兴高采烈接爷爷来和我们住。可是,才待了不到十天,爷爷就待不住了,坚持要回老家。
原因是爷爷喜欢每天走走逛逛,而我们不放心86岁的他外出,一方面耳朵不怎么好使,一方面,他也不怎么熟悉附近环境。
有一天,专门开车带他去他想去的地方,人民公园门口的市场。他去到那里后,这家店看看,那家店看看,进进出出,最后,只买了一只牙膏,一瓶眼药水。
女儿跟着他,怕车多,又怕他走丢。一直做爷爷的贴身“小保镖”。一个上午折腾下来,呵呵,最后好爱爷爷的她,说崩溃了,怕了爷爷了。
而爷爷会怎么想呢?
在家里,先生特别爱干净,而爷爷搞不清楚,洗澡的鞋,在家里穿的鞋,在院子里穿的鞋,还有出门穿的鞋。有时候,洗澡把带水的鞋穿出来;
有时候,穿了在院子里穿的鞋进屋里来;
有时候,他又穿了出门的鞋在家里。
结果,被提醒。
我想,没有人喜欢这种提醒,尽管爷爷不怎么听得见,可是他会看表情。
爷爷,先生,女儿,一脉相承,三代人同堂,原本相爱的一家人,突然住在一起,因为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反而不习惯,才发现原来的距离,产生念想。因为不住在一起,反而常想要回去看看老人家。
最终,爷爷提出要回老家。
我想,爷爷是回去找自由的。
回到老家,开一个老人车,爱去那里去那里,爱怎么玩怎么玩。
爱怎么生活怎么生活。
其实,挺羡慕爷爷,不屈就,想怎么样生活就怎么样生活。早睡早起,饮食节制,86岁了活得这么自我、洒脱。
这只是父辈关系。
还有亲子关系,好多家庭都带着“火”吧?昨天下午,给十个孩子上了两个小时的情绪课,说到父母发脾气,孩子们简直秒变“话唠”。
亲密关系中,会彼此肯定、鼓励给予价值感和归属感的家庭如果很多,就不会有那么多带“火”的亲子关系了,对吗?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庭经营,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