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

有的版本《反应篇》也称作《反覆》,原文中的解释是“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观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这里说的是一种“逆向思维”。“反”与“覆”的意思是一样的,“反”与“正”相背,“覆”就是王八打滚四脚朝天,覆灭、颠覆等词取的都是这层意思。这样坐的目的是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只有知己知彼才能定对策。值得注意的是:纵横家从来不保证学习纵横之术遍真的可以纵横天下,而是探寻知己知彼之道,能谋划则谋划,不能谋划也当保证自己全身而退。包治百病的药,只存在于江湖郎中的骗术当中。

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_第1张图片

为了搞清楚对方真实的想法,本篇介绍了四种方法:

一、象比之法

理论依据是“言有象,事有比“,我们可以简单的把“象”理解成“打比方、举例子”,把“比”理解成“类比推理”。“象”的关注点是“事”,“比”的关注点是“言辞”。

《庄子钓于濮水》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庄子在濮水钓鱼,楚王派了两名大夫前去邀请庄子做官。庄子问他们:“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岁了,国王用上好的锦缎把它包好,珍藏在宗庙的堂上。那么这只龟是宁愿死后的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还是喜欢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行?”

二大夫说:“当然是宁愿在泥巴里面爬行了!”

庄子就顺着他们的话回复道:“那你们还是回去吧,我就是那只宁愿活在泥巴里面打滚的乌龟”。

这个故事中,庄子就是采用“象比”的方法,通过乌龟的例子表明自己的志向。同时还采用了“钓语之法”,将对方的语境钓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当中,使得对方产生价值观和行动上的矛盾,哑口无言不在纠缠自己。

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_第2张图片

二、钓语之法

很容易理解这个方法,就像是渔夫钓鱼,猎户捕兽那样。先根据对对方的基本了解,布置“陷阱”、设置“鱼饵”。只要“陷阱”、“鱼饵”符合事理,一般情况下都能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大体上可以理解,通过常识、常情等内容作“象比”,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跟对方聊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使得对方先按照“一般人的常识”、“人之常情”的固定思维“堕入自己的陷阱”,之后便可以借题发挥,言归正传的“说正事”。

在《战国策》里面,有个我们比较熟悉的故事《触龙说赵太后》,触龙先用“同其情”的方法,“不着边际”的跟老太后聊了一些老年人的生理问题,从“走路”说到“吃饭”,令太后因身同感受而放下戒备之心。进而话锋一转,说到了子女教育的问题。这时候采用的就是钓语之法,成功的将太后关切子女之心,引导到为子女作长久打算这个核心价值观上面。继而根据这个价值观,促使赵太后应当令长安君为国立功的实际作为上面。从头到尾不涉及“以长安君为质”这个敏感话题。钓语之法也可理解为:循序渐进的引导对方。

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_第3张图片

三、反听之法

这个方法是针不说话的人的,不管自己如何“钓语”,对方就是不打话茬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得变换策略,采取“反听之法”。对方不说话,只能自己表演了。

先得顺着对方的意思将,看看对方的态度;然后试着反正他的意思讲,或者通过“卖拙”来表达相反的观点,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此几个来回,便能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只有知己知彼的情况下,才能临机调整“说服”对方的策略。

无论的上司对下属,还是下属对上司。要想辨明对方真伪,探明对方虚实,都以“定已”为先。先把自己怎么一回事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定见的话,很容易被对方绕进去。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对对方的威逼利诱做到波澜不惊,才能时时刻刻的明确自己。这一点在实际的业务中也非常重要,业务员被客户忽悠的云里雾里的案例数不胜数,归其原因,是业务员的立场不坚定。

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_第4张图片

四、见微知类

这也是以“知彼知己”为目的的交流技巧,如果遇上了“斡旋”高手,对方顾左右而言他,不能从对方言语中提取必要信息怎么办?考验真正技术的时候就到了。“见微知类”也很容易理解,就是从细节处着手,推理类同的内容,从而对对方做出相应的判断。比如聊天气可以探测对方心情如何,评社会热门话题可以探知对方一些观点和想法。

《鬼谷子》第二篇介绍的是一些“小技巧”,同时也申明了背后的道理。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任你巧舌如簧也不能有所施展。有一个基本的道理便是,要知人知已,这是一切业务开展的前提。大部分谈话技巧都是围绕,如何能准确、真实的了解对方这个目的开展的。在没有弄清楚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要懂得“圆滑从事”,不能让对方看到自己的底牌;一单确定了对方意图,要“以方对待”,说干就干,不拖泥带水。如果对方跟自己“相去甚远”,根本不具备“说通”的条件,要懂得“看透不说透”的道理,顺承这对方的意思,给足对方颜面,争取自己的全身而退。

白话《鬼谷子·捭阖第一》

《鬼谷子》其人其书简介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话《鬼谷子·反应第二》)